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城市化动力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城市化的关键在于不断完善城市化动力机制。本文从城市形成的历史和城市化发展的现实角度,剖析青海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并对制约青海城市化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探讨构筑和优化城市化发展动力系统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旅游城市化现象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旅游城市化的概念,提出旅游城市化的内在驱动力来自旅游需求的拉力和旅游供给的推力,外在驱动力为城市化的带动、政策制度、区位交通、资源环境等。 相似文献
3.
广西区域城市化进程的动力机制及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观广西城市化的发展演化过程,整体上表现出一种先降后升再徘徊继而持续增长的发展变化规律。影响广西城市化过程的因素主要体现在政府干预、经济发展和人口三方面,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使得广西城市化进程面临着不少问题,为了推进广西城市化进程,我们必须对症下药,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4.
转型国家往往在如火如荼的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有别于以往的经济社会发展压力和政治制度约束。本文以地方层面的治理模式为视角,透过对当前中国三种主导城市经济发展类型--资源分配型、溢出效应型和科技金融型的分析,以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作为实现与地方层面政治权力良性互动的切入点,依据各地经济发展的动力差异,因地制宜,以合理的地方城市发展模式与政治制度改革和经济发展相得益彰,成为巩固改革成果、最大限度激发社会的内部活力,成为追逐现代化转型的可期待途径。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释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城市化一词的出现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理解不同。其实质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受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多变的软硬件系统化过程,是从传统向现代全面转变和变迁过程。不仅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并向城镇的聚集,而且是城镇在空间数量、区域规模、功能作用诸方面的扩大,以及城市经济关系、居民生活方式改变的过程。城市化与城镇化、农村城市化、农村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等相关新概念有所区别。从区位论、结构论、人口迁移论、非均衡增长论到生态学派论,从梯度推移、增长极与地域生产综合体论到产业集群论的演进,体现了城市化发展理论的深化。不同学者对城市化“推拉”动力机制认识不同。不同阶段和同一发展阶段的不同地区,动力机制相异。中国现阶段城市化动力机制包括农业工业化推动、比较利益驱动、农业剩余贡献和制度变迁促进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研究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农村劳动力转移包括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它们分别构成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内容.从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关系及其演进过程入手,通过对工业化国家发展历程的剖析,进而得出在不同发展阶段,产业变迁与劳动力转移速度、规模之间的关系;根据这一规律,对中国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劳动力转移的特征与模式;并使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与阻力. 相似文献
7.
从全球范围看 ,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阶段不同 ,发展水平也不平衡。但城市化作为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转变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 ,有其自身的一般规律和动力机制。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到了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历史阶段 ,要加快推进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 ,必须研究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动力机制。一、农村城市化演进的一般规律一国城市化推进当然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度条件、历史文化传统、自然禀赋等都是影响农村城市化的因素。但是我们运用抽象法探索世界各国农村城市化推进的轨迹 ,可以发现… 相似文献
8.
9.
10.
11.
产业结构转换与城市化存在密切的关系,城市化的发生与发展受到三大力量的推动与吸引:即农业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崛起,其中,农业发展给城市化提供基础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核心动力,第三产业发展给城市化以后续动力。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聚是产生规模经济和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城市化对产业集聚具有推动作用。本文研究了城市化带动产业集聚理论,实证城市化带动产业集聚的作用并分析出城市化带动产业集聚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加快城市化进程带动产业集聚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论近代杭州城市化的创新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近代杭州城市化进程的实证分析 ,论证了政治制度创新是近代城市化的重要前提条件 ,经济技术创新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 ,外部创新因素的输入是城市化的助推力。文章进一步提出在今天根据新的历史条件通过创新推进城市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分析——基于我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达49.68%,也就是说近半数的中国人都已进入城市生产生活,这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同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对我国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了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机制。并得出结论,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长期动态均衡关系,只要通过有效的管理,二者就可以实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郝英奇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6):61-66
从人的基本需求和人性假设人手,系统分析科技进步的影响因素、组织体系和动力机制,结合我国科技进步动力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为此类问题的研究开辟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城市商业银行的成长,是一个量的增长与质的变化有机演进的过程,规模经济的特质决定其在成长过程中必须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城市商业银行成长动力机制表明,城市商业银行必须保持鲜明的地方性特点,其成长性与地方经济、地方政府有密切关系.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城市商业银行必须通过优化公司治理、提高资本充足率、提升金融创新能力和内部管理能力来提升核心竞争力,选择适合的成长模式,实现城市商业银行持续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经济发展动力机制是经济系统运行演进过程中的动力获取及其作用方式。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主要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要求,着力解决资源相对匮乏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为此,应尽快建立和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建立配套的政策体系以及绿色技术支撑体系,使我国循环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的形成机制是推动城市形成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动力机制、实现机制和推动机制三大机制。产业的发展是驱使城市化发生和发展的动力机制;规模经济的实现和聚集以及对周边地区产生的磁场效应是城市化的实现机制;制度变迁和比较利益的推动是促进城市化发展的推动机制。三大机制的综合作用,促进了城市化的不断推进。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的动力机制就个体的人性层面来说,包括动因的开发,即不断满足人的合理需要;就社会层面来说,包括动能的开发,即社会应为人的创造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发挥提供机会和舞台。平衡机制是社会达到和谐、有序状态的重要机制。通过平衡与整合,达到社会的和谐与有序,要靠公正理念的贯彻和执行。以人为本的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两者在理论逻辑上是统一的,在现实当中,两者有时是分裂的,表现为机会、分配和结果三大公正的缺失。其根本原因是权力至上的社会层级结构和“官本位”的政府权力运作体制。 相似文献
20.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企业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目前现代企业的技术创新应当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但是我国的企业技术创新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那样的主体地位.因此,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的机制,尤其是研究企业技术创新机制中最为重要的动力机制,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