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用家当>是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自从1973年作品面世以来,<日用家当>的主题一直成为中外学界探讨的焦点,其中绝大多数研究都是围绕着小说中母女三人对待美国黑人民族文化遗产的态度分歧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2.
蒋庆先生认为“读经”运动在于培养文化自觉,以培养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但笔者从能否全面认识自己的文化、能否达到对自己文化的自觉认同、能否具备文化的世界眼光这三个方面进行考察,认为“读经”运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觉”运动,而只是“文化自尊”的反映。笔者同时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中,我们应以理性的态度早日从文化自尊走向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日用家当》三个主要人物之间相互关系以及他们对待家庭文化遗产的态度的分析揭示美国黑人文化遗产的实质及美国黑人对待自己民族文化遗产所应采取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非裔美国人被看作区别于美国主流文化的“他者”。莫里森认为美国黑人既是“他者”又是世界的人类。在《所罗门之歌》中,黑人主人公“奶人”的成长是小说的主题。通过对奶人成长过程的描述和他的性别意识、种族意识和生命意识的进步,莫里森表达了消除两性对立、获得种族身份认同、回归传统文化的文化理想。  相似文献   

5.
自谭恩美作品问世以来,其对华裔美国家庭中对立矛盾的母女关系的描写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一直以来,人们总是片面地以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和代际矛盾来解释母女之间发生的激烈冲突。本文拟以《喜福会》、《接骨师之女》以及《灶神之妻》三部小说为参照,从中美文化不同的家庭伦理、创伤后遗症和对文化身份的自我认同等三个方面,来探讨母女关系痛苦互动的原因,从而发掘出理解母女关系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6.
[摘要]在北部侗族地区,随着鼓楼、花桥、侗族大歌等侗族标志性符号的丧失,人们逐渐失去了族群记忆的文化依托。三穗款场是整个侗族地区唯一明确以“款场”作为地名的的乡村集镇,承载着侗族北部地区侗人对款文化的全部记忆。以三穗款场为中心,建立“款文化空间区”,对款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深入发掘与保护,必然会推动侗族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唤醒北部侗族地区日益淡漠的族群认同意识,从而促进地区文化与经济的共生与共荣。  相似文献   

7.
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短篇小说《外婆的日用家当》是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美国黑人权力运动为背景。在美国的非洲黑人已经融入美国社会,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国黑人文化,因而忽视或放弃整个文化遗产中的任何一部分都是对祖先的不尊重。作者正是通过对母亲、迪伊和麦姬这三个黑人女性人物的塑造和矛盾冲突关系,来凸现文章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最蓝的眼睛》反映了在白人文化意识、价值观念侵蚀下对美国黑人心灵扭曲的过程.拉康的“三界论”学说能够更好地诠释宝琳身份认同的迷失与焦虑.  相似文献   

9.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嵌入于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历史文化空间与现代城市空间、社会文化变迁之间构成了深层的交互关系。以武汉市五大历史文化街区之一的昙华林作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学科交叉的基础上,综合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文化遗产学和心理学的理论,采用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和问卷分析的方法,基于作为“我者”的居民、经营者与作为“他者”的访问、观光、游学等活动人群的视角,深层次地探析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工作的现状与困境。研究表明: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正在面临开发及宣传力度不足、市场秩序混乱、相关部分监管不力、建筑和空间已经无法承载当今城市生活等困境;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对地方经济发展有拉动作用,对地方文化认同有激活效应;通过提高协同发展能力,满足“他者”的认知需求;着力完善基础设施,保障“我者”的生活需求;巩固文化核心地位,统筹“我者”“他者”利益,以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从文化具有历史延续性的前提出发,肯定和尊重历史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从理论建构和实践行为两个维度思考和践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革新创造,形成了辨析文化遗产精华与糟粕的人民性、时代性和科学性取舍标准,阐释了以古为今用为核心要义的对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态度,明确了以创造新文化为最终目的的古为今用目的论,最终建构起了毛泽东文化遗产观,为在新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正确的文化遗产保护态度、增益文化自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相似文献   

11.
[提要]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是提升国家凝聚力和竞争力的核心。明晰我国民族文化研究发展的历程、形态和趋势,对凝铸中华民族文化向心力意义重大。文章运用Citespace软件,以1998-2020年间655篇CSSCI期刊民族文化认同研究主题文献为样本,通过文献量分析、高被引文献分析、关键词聚类分析、关键词演进分析和研究前沿分析,对国内民族文化认同研究的总体思路、方法和路径进行可视化展示与剖析。研究发现:第一,民族文化认同呈现出多学科、常态化的热点研究态势;第二,民族文化认同研究经历了“起步→爆发→常态”的三阶段发展模式,“文化自信”是最热的前沿主题;第三,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是民族文化认同研究的根本落脚点。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意义在于借由小传统的维系,确保大传统的文化认同。这种意义决定了"非遗"的法律保护应当以公法保护为主导,并在区分文化商品与文化公共品、文化的表达与文化的"文法"的基础上,侧重于文化公共品的提供和文化"文法"的保护。这种保护方式和对象的特定性又决定了政府主导的"非遗"保护应有适当限度,尊重"非遗"的文化本位性。我国"非遗"地方保护制度尚未提升至《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思想高度,在保护实践上还存在忽视民间文化小传统形成的规律性、挟制民间文化认同的弊病,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文化认同的形成,应在尊重"非遗"规律性的基础上,调整公法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3.
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首先浸润到幼儿生活中的文化,但对豫南X地区幼儿教师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同状况调查发现以下问题:幼儿教师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模糊、情感认同淡薄、行为认同没有落到实处等。幼儿教师的地方非物质文化认同不仅关系到教育的民族性、文化性、特色性等的发展,而且影响着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文化选择,强化幼儿教师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认同、增进幼儿教师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情感认同、增强幼儿教师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为认同是新时代幼儿教师和教育发展的应然取向。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解决问题之途径,可以将地方文化分为三个层面:即文化资源层面、文化态度层面和文化实际工作层面。在目前的实际情况下,更需要加强的是处于中间环节的文化态度这个层面,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地方文化遗产中哪些一定要保,以什么形式保,哪些可以不保,哪些不要保,以及对某些地方文化如何赋予新的功能与如何创新等问题。以永定河文化研究为例,同样存在地方文化在保护、传承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离不开加强对其中文化态度层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鲁迅对待文化遗产一贯持正确的态度,其观念系统深刻、独具特色:早年对中外文化遗产都有丰厚积累,提出“取今复古,别立新宗”原则;五四时期侧重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否定,却也敞开了“将彼俘来”“自由驱使”的襟怀;后期对中外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多有辩证论述,提出了著名的“拿来主义”。鲁迅对待文化遗产态度源自其对反封建现实斗争的执著:以现实斗争的需要决定对文化遗产的继承,以丰富的文化思想经验帮助和指导现实斗争。鲁迅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对我们建设新世纪民族文化富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延续和流传后世的关键,传承性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征之一。重庆市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区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渝东南地区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予以整体性保护的文化生态区。在建设渝东南文化生态区初期,重庆市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丰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模式,在传统传承模式“家族传承模式”和“师徒传承模式”下又衍生出“群体性传承”“教育性传承”“生产线传承”三种传承模式。本文通过调查渝东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的现状,对五种传承模式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传承和在生产线模式传承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潜力做了深入分析,总结出在渝东南文化生态区建设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多采用混合、多元传承模式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京派经典性的代表作家,几乎都是外乡人.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废名笔下的“竹林”,都距北京很远,最多像周作人那样,作为一个外乡人写几篇小文,谈谈“北京的茶食”之类.这些人之所以走到一起,之所以叫“京派”,并不是他们对北京地域性的认同,而是一种更为宽泛、更为开阔的超越北京地域特性的文化认同.对京派文学来说,文化认同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历史文脉的认同;二是精神谱系的认同;三是审美追求的认同.对京派文化认同的理解,是认识京派本质内涵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根性”载体之一,其价值和意义不仅关乎人民生产生活与各类文化遗产,更关乎民族的尊严与自信,关乎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身份与认同.传统村落及其生产生活方式的“非正常”消亡与瓦解不利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文章通过中国传统村落普查与审定的背景综述,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解读传统村落普查与审定这一当前文化行为.  相似文献   

19.
在面对学校主流文化由内向外的“规训”时,学生不仅会接受与内化,同时也会派生出独具“风格”的亚文化与之“抗衡”。 研究以参与式观察为主要研究方法,深入班级,倾听学生关于校服的“言说”,记录他们通过改造校服“抵抗”学校规定的具体事件。 在此基础上,以社会分层理论为分析框架,深入挖掘学生对待校服的“态度”与“行动”背后的社会意义,勾勒出销匿在学生亚文化“风格”中的社会分层图景。 在对原生家庭阶层文化认同的“自甘”态度下,学生以校服为载体采取“对峙”的行动方式与学校主流文化相抗争,最终在结构性的制度壁垒与自致性的能力抉择的双重“施压”下形成具有生产性的学生文化。  相似文献   

20.
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语境中,遗产旅游与身份建构和民族文化认同之间关系密切。通过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唤起植根于旅游者的心理意象、情感能量和文化记忆,从而维护和强化道德感、归属感和认同感。文章基于互动仪式链的视角,分析遗产旅游与文化认同的内在关联,认为遗产旅游在促进文化认同方面与互动仪式链呈现耦合状态,并作用于主体塑造、情感能量、集体兴奋和行为实践。遗产旅游的互动仪式有助于创新旅游体验,凝聚认同符号,激发情感依恋,汇集情感能量,塑造文化认同。在新的发展阶段,遗产旅游需要嵌入创新性互动实践,借助于数字技术优化文化遗产场景,在互动仪式中建构民族文化认同和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