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眼镜的荣辱     
金夷 《山西老年》2014,(1):19-19
不知是遗传的因素,还是后天的保护不当,旱早便落下了近视的毛病。“文革”开始,我因家庭出身不好,虽考试成绩在全年级名列前茅,但却无缘高中。学业中断了,我上山下乡来到农村插队落户。、劳作一天后,我总在煤油灯下看从家里带来的那几本书,眼睛很快愈发近视,走在路上经常因看不清来人,不敢跟人家打招呼。  相似文献   

2.
在我的童年生活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饥饿和孤独外,那就是恐惧了。我出生在一个闭塞落后的乡村,在那里一直长到二十一岁才离开。那个地方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才有了电,在没有电之前,只能用油灯和蜡烛照明。蜡烛是奢侈品,只有在春节这样的重大节日才点燃,平常的日子里,只能用油灯照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煤油要凭票供应,而且价格昂贵,因此油灯也不是随便可以点燃的。我曾经在吃晚饭时要求点灯,但我的祖母生气地说:“不点灯,难道你能把饭吃到鼻子里去吗?”是的,即便不点灯,我们依然把饭准确地塞进嘴巴,而不是塞进鼻孔。在那些岁月里,每…  相似文献   

3.
吕立新 《可乐》2010,(9):40-40
1889年,木匠阿芝27岁。这年冬天,阿芝在离星斗塘四十多里地的赖家垅做雕花活儿,晚上就住在主顾家。晚间无事,他像平时在家一样,点上松油灯,画上几幅画。赖家的人看到阿芝画的花鸟画,惊奇地说:“芝师傅不光会画神像功对,花鸟也画得很生动啊。”这话很快传开了。有人拿着鞋帮儿,让阿芝在上面画上花样拿回去绣。  相似文献   

4.
情是老来浓     
时下,物质生活日渐丰富,城市里的老年夫妇,也热衷于浪漫情调的生活。 退休教师赵某,在他过60岁生日之际,老伴不知从哪里买了一盏老式油灯,作为一份生日礼物赠给同舟共济的老头子。这盏油灯引起了寿星心底里的一段段回忆,在那凄风苦雨的日子里,正是这心灵的灯、爱情的火,相互映照着,才走过那段难忘的历程。 部队转业老干部王某,曾在边疆军营工作,与妻子分居20年。如今一对老人来到一家饰物精品屋,选了一串精美的风铃,回  相似文献   

5.
楼梓杉 《老友》2011,(7):42-42
昏黄的油灯下,母亲一针一线地给我们缝衣纳鞋,小小的窗台上摆放着父亲用毛笔写的简单而常用的字。母亲边做针线活,边认真地识字。这一幕牢牢地刻在了我童年幼小的心灵深处。  相似文献   

6.
信念的力量     
[赏析] 信念的力量是惊人的。 身家百万的泼留希金,每天一早把村路上的所有垃圾都捡拾回家才心满意足;弥留之际的葛朗台,把超度所用的金十字架抓到自己的手中才肯咽气;气息奄奄的严监生,直到油灯中的灯草由三根变成一根才肯合眼——“只想占尽天下所有的财富。”  相似文献   

7.
欧阳杏蓬 《社区》2008,(23):36-37
黄水寺在哪里,父亲跟我说过,可是黄水寺在一九五八年被毁了,连一根毛也没有留下。黄水寺在哪里,我从一开始就迷茫,父亲的话轻飘飘的,在油灯下扑闪了几下,就像焰里灯花,熄灯的时候被一口气吹走了。黑夜里,我想,黄水寺在阙家岭,在三江交汇点,在大河边,我不能确定,我亦不敢挪一下身子,父亲在身边已睡得沉实,而黄水寺却陪着我失眠。寺庙没有了,佛却立上了我的心头。  相似文献   

8.
李兴文  杜宇 《源流》2011,(11):56-57
历经风雨洗礼,今日井冈山茅坪的八角楼显得格外凝重,那盏斑驳的油灯依然临窗摆放,砚台似乎还散发着昨日的墨香,一个伏案疾书的身影仿佛穿越时光,出现在我们眼前。  相似文献   

9.
《阅读与作文》2011,(8):56-56
爱迪生救妈妈:颠倒时代的手术 课文:爱迪生的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医生苦于房内只有几盏油灯,无法进行手术。刚满7岁的爱迪生,利用镜子的反光原理,让医生在明亮的反光下,为妈妈成功进行了手术。  相似文献   

10.
诗二首     
凌华光 《中华魂》2012,(11):67-67
访枣园窑洞忆旧——和舜皇山人 枣园今日久凝眸,人去院空简朴留。 岁月峥嵘回眼底,油灯灿烂照心头。 一身土布红星帽,满腹经纶第一流。 拯救中华尚咏雪,光辉事迹仰千秋!  相似文献   

11.
沈良懿 《老友》2010,(2):26-26
回想少年时,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盏油灯和两盒火柴的往事了。9岁那年,我要上小学读二年级,但开学时正适逢生产队的牛分给小孩喂养,父亲把一条老水牛的缰绳  相似文献   

12.
姜体发 《老友》2014,(9):21-21
正母亲年轻时,有一头浓黑秀美的头发。她总是把头发平直地梳向脑后,再盘一个高高的发髻。家人的衣裳鞋袜,缝缝补补都落在她身上。槐树下,油灯旁,母亲神情专注地飞针走线,那么认真,那么仔细,针眼密密麻麻,补丁与补丁之间,搭配得那么得体。针针线线,编织  相似文献   

13.
与母亲有关     
《北方人》2008,(5)
补丁童年最先接触这个词。母亲在煤油灯下缝合,我那些顽劣的日子捅出那么多破洞。母亲总在夜深人静时,数着有月光或无月光的针脚把泥土捻得细细,将苦涩缝合在我的衣裤上,我的蹦跳摸爬滚打母亲无怨无歇地缝补。我打破邻家小弟的头,我拆下隔壁的篱笆我敲碎阿婆的泥菩萨……母亲缝  相似文献   

14.
宁淙 《金陵瞭望》2006,(12):64-66
上世纪60年代.韩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1962年人均GDP仅为82美元.农业增加值占GDP的43%.农业劳动力占就业人口的63%。全国250万农户中80%住茅草房.只有20%的农户通电.5万个自然村只有60%通汽车。“住草房、点油灯、吃两餐”是当时韩国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经过40多年的发展.到2004年.韩国人均GDP已跃升至1.4万美元.城乡居民收入为1:0.84,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实现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他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少年时,在牛圈和油灯下练习毛笔字、学打算盘;青年时,在山村小学教珠算,一教就是17年;壮年时,调县教育局当会计,一千就是22年,并研究出“尺珠算”和新的记账法,受到各大媒体关注;老年时,研究出“珠心算法”,并编写出教材、精心培养珠心算神童,一时轰动海内外,  相似文献   

16.
记得少年时每次黎明离开山窝里的家到县城读中学,总有一大碗鸡蛋面吃。那年头鸡蛋是用来换盐的,面条是凭票供应,热面是爹爹生火妈妈掌厨共同做成的。我坐在桌前吃,爹立在桌左边,妈立在桌右边,充满希冀的眼光全落在我身上。油灯把爹妈微微弯曲的侧影映在墙壁上,连起来活像一张弓。  相似文献   

17.
特殊的承诺     
父亲离开家时,夏尔才10岁。夏尔一家住在一座远离陆地的小岛上,岛上没有中学,家里又没钱供父亲去宾塞港读书,所以他读完了小学就再也没有上学。可是父亲非常喜欢读书,在这座闭塞的小岛上,他总能找到一些书回来,点着油灯一直读到深夜。父亲走的时候对夏尔说,地球很大很大,比我们  相似文献   

18.
父亲的历书     
《老友》2003,(6)
父亲年近花甲,在乡下种了一辈子的田。他文化不算高,也不爱看什么书,但在他睡房的那张老式条桌上,却永远整齐地摆放着一叠厚厚的历书。小时候,在我不识字前,每每父亲拿出历书在昏暗的油灯下写些什么时,我都会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待父亲写完便吵着要看历书封底的猪狗牛等属相图。后来上小学了,我对历书的兴趣渐渐转为中间的记事栏。  相似文献   

19.
难老泉声     
同学聚会◎文/贾效文四十六载喜相逢,泪眼相对意蒙。湖水有意千波动,荡起当年战地情。车水马龙人如海,餐冰卧薪梦出工。劳作不忘勤学习,油灯点点似星空。苦乐年华沧桑岁,华年东逝去匆匆。喜看今朝丰衣食,改革开放意更浓。返老还童情似火,盛世夕阳无限红。二十年后再相聚,有缘携  相似文献   

20.
马成年  何杲 《新天地》2015,(2):32-33
深秋时节,落叶纷飞,又一个立冬节气到来。父母二老分别在1967年和1985年的寒冬去了天堂,从此与我们天人永隔。时光流逝,淡去我们许多回忆,却始终不改我们对二老的无尽思念。父亲的情,就像他雕琢的一块碧玉,纯洁无瑕,清澈透亮;母亲的爱,就像她身边的那盏油灯,在父亲走后,照亮前方的路继续引导我们前行。山海谆谆,逝者静静。祝愿天堂里的父母,安宁,吉祥,太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