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民众的社会心态发生了巨大裂变,出现了压力增大、焦虑增加、心态失衡、社会信任度降低、社会情绪恶化、道德滑坡等一系列不和谐因素。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矛盾高发期。社会心态嬗变,关乎民生民意,关乎和谐稳定,关乎社会转型发展。我们必须努力减轻民众压力,提升安全感,重建社会信任,消解不利的社会情绪,关注人民幸福,弘扬正气美德,为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心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肖守渊  邹正芽 《老友》2013,(7):19-19
我们从事老龄工作10多年,因工作关系,常常和退休及临近退休的老同志接触。许多老同志都能坦然地面对退休,退休后的生活也过得有滋有味。让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他们都能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因为退休后的晚年生活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态。人都是要慢慢变老的,无论您退休与否,都不要感到遗憾,心里千万别有那么多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证了安祥是主体美妙至善的心态,具有统一和谐、宁静安适和明彻透悟三重有机联系的特征;分析了安祥心态对于主体有效获取健康、财物、荣誉等,并从中得到幸福体验的重大积极意义;讨论了适度欲望、大公无私、自我概念、认识方法、自我反省与安祥的关系,指出了主体建设安祥心态的必要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新城花园小学创造一切条件,实行人性化管理,提高每位老师的幸福指数,为老师们创设一个温暖的家、温馨的办公环境,让教师们充满激情地工作,充分感受到工作是快乐的、美丽的,积极为老师们打造幸福人生。老师们感到幸福了,自然以更积极和光明的心态、更饱满的热情关注自己的专业成长。等到大家的专业发展了,在工作中感到举重若轻、游刃有余、左右逢源、胜任愉快,就更能从工作过程中感受乐趣,  相似文献   

5.
正人常说: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只要得到一二就足矣。换句话说,无论贫穷还是富有,只要幸福就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想得到的未必都能得到,只要自己的心态摆正,轻松生活、轻松工作,别总和自己较劲儿,苦了累了自己又能怎样呢?这样折磨自己又何必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世界各地频发的自然灾害表明人类的生态文明面临严重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在于实现心灵环保,以良好的心态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感恩心、尊重心、觉醒心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生幸福快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一些宗教教职人员走进农村,农民信教人数不断增加,农民已形成包括崇高神圣的敬畏心态、信则灵验的接受心态、正邪有别的认同心态、信心增强的入世心态、亲爱和谐的交往心态、幸福平安的祈愿心态等内在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宗教等方面,对农民的宗教文化心态进行调适。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个人的幸福追求营造了氛围,创造了条件。在和谐社会条件下,大学生要增强幸福体验、获得幸福,只有不断提升自我,树立崇高理想,敢于承担责任,保持积极心态,培养综合能力,才能把握幸福的真谛;只有正确处理物质利益与精神追求、享受与创造、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真正树立科学的幸福观。  相似文献   

9.
真正的幸福     
幸福是没有样子的,所以你看不见,摸不着,只能兀自感觉去。有车有房那不代表幸福,车里常有关怀、房里总有笑脸,那才叫幸福。好吃好喝那不代表幸福,吃着她哼着小曲做的手擀面、喝着他特意泡好的菊花茶,那才叫幸福。穿名牌衣踩名牌鞋那不代表幸福,衣服有人笑骂着烫熨、鞋子有人嗔怪着擦洗,那才叫幸  相似文献   

10.
刘而汉 《老友》2008,(4):63-63
人到老年,人世的繁嚣都已远遁,只望晚年过得快乐、充实、幸福。如果拥有"五有",就能延年益寿。一有副康体享晚年。人到老年有副好身板,不仅可以免去疾病的折磨,还可活得潇洒,活得开心。老来如何达到身体康健,那就要保持心态平和,做到合理饮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教育者,只有以平和的心态接纳每一位学生,以朋友的身份理解每一位学生,把无私的真爱洒向每一位学生,播种幸福的教育,才会真正享受到教育的幸福!  相似文献   

12.
徐如涛 《社区》2011,(27):61-61
跟周围的人交流,发现大家大都说自己不幸福。听多了,我渐渐发现,他们所谓的幸福,实际上指的是物质丰富。财富多就幸福吗?每个人都有亲戚、同事、朋友,在这些圈子里,总有比自己物质条件好的人。  相似文献   

13.
正幸福是什么?小时候,幸福是一件东西,得到了就感到很幸福;长大了,幸福是一个目标,达到了就感觉很幸福;成熟后,幸福是一种心态,满足了就感觉很幸福。从理论上讲,幸福是人们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得到统一满足时的和谐感。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双方体验幸福、享受幸福的过程。什么是幸福教育教育的对象是人,幸福教育就是要把教育的目的回归到人,定位在人的情感上,体现出教育对人的关照,其目的是培养人的幸福情感和幸福能力,培养能够发现幸福、创造幸  相似文献   

14.
丁亚楠 《新天地》2011,(10):25-25
赏识教育所追求的是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让孩子“追蝴蝶”的那么一种教育境界。认为生命的终极目标是幸福,成长过程的最佳状态是快乐。是生命的体验、思想的继承,是心态的回归,心灵的解放、舒展,是观念的更新、语言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正每个人都会拥有一颗不同寻常的心态,心态对于每个人的所作所为都是一种有约束的存在,是很关键的。我们必须拥有一颗宽容、体谅、善良、正义的心态去做每一件事情,要做一件好的事情他的背后是需要一件成功的事情,最主要的成功之径是取决于心态的细节。心态是决定成功与失败的一种素质,评论一个人的素质良好,关键也在于它的心态,心态好,做人处事也会来决定。所以,需要成功之前必须保持一颗好心态。  相似文献   

16.
郭志辉 《新天地》2011,(12):123-123
我常听人说,人的一生中能遇到一位好老师是莫大的幸福。我很幸福,因为在我的学生时代就遇到了许多好老师。老师对我的爱和关心使我萌发了一个强烈的愿望,那就是:我也要做一名人民教师,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17.
奥尼尔笔下的女性人物大都对人类最崇高的情感——爱情及幸福的生活抱有美的渴望,然而她们的命运却都注定具有悲剧色彩,面对悲剧她们失望、痛苦、迷茫、挣扎,最终甚至以扭曲的心态结束生命。研究、探讨这些女性悲剧人物的命运,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奥尼尔的悲剧美学和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18.
离退休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告别了昔日的掌声、欢呼、忙碌和充实的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如果调适不好,就会感到从辉煌走向失落,从充实走向空虚,从群体走向孤独。做好离退休教师管理工作,切实解决好离退休教师心理问题更加迫切和重要。本文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感恩的心灵是快乐之源;平和的心态是健康之源;快乐的奉献是幸福之源。  相似文献   

19.
正幸福教育的校本解读与内涵前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过:"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这种以人的幸福情感为目的的教育就是幸福教育。宿豫张家港实验小学确立"幸福"为学校的办学主旨,即从教育的内在本质和人之发展的时代要求出发,在教育心态上,强调教师爱教;在教育状态上,关注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充分实践师生身心和智慧都获得自由充分发展的教育本质。幸福教育旨在通过成就幸福的学校、幸福的教师、幸福的  相似文献   

20.
分析幸福指数提出的背景,并对当前幸福指数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评述,提出今后在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科学构建幸福指数评价体系过程中,应辩证处理好的五大关系,即:辩证处理好政府与社会主导的关系,辩证处理好指数评价中的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的关系;辩证处理好幸福指数具体指标的柔性运用与刚性运用的关系;辩证处理好GDP指标与GNH指数之间的关系;辩证处理好持续行为与短期行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