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务派遣问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劳务派遣”制度认可度较低,“劳务派遣”方式招募的员工归属感不强。劳务派遣制员工待遇低,忠诚度不高。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有关措施和进一步处理好劳务派遣用工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以及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人力资源多元化的特色日趋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量的“劳务派遣员工”出现在不同性质的企业中。本文从劳务派遣型员工的特征分析入手,指出了劳务派遣用工方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劳动合同法》的正式颁布对劳务派遣、经济性补偿、集体合同效力规定做了重大的调整。新法对劳务派遣进行了更加严格的规范,主要从消除劳务派遣弊端出发,对劳务派遣采取了“非标准劳动关系标准化”的立法思路,对现有模式的劳务派遣进行了严格限制。《劳动合同法》通过规定用工单位义务,尤其是要求用工单位和派遣单位承担连带责任,更是提高了劳务派遣用工的成本,  相似文献   

4.
高楠 《社区》2014,(18):33-33
2014年3月1日起,修改后的《劳务派遣暂行规定》正式实施,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劳务派遣“同工同酬”将写入合同,这意味着,—直以来以“干得多、拿得少”著称的劳务派遣工,将一扫原本压在身上的就业歧视。与此同时,新法对劳务派遣用工比例、用工性质、用工期限的规定,却让不少劳务机构感受到压力。新法的实施,将对用人单位、劳务派遣公司、劳动者三方面造成不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劳务派遣的超常发展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适用范围规定的不合理是重要原因之一.对劳务派遣是否应加以适用范围的限制存在争议,对此应坚持管制立场.《劳动合同法修正案》明确了劳务派遣适用范围的指导原则,对“三性”进行了重新界定,并施以比例限制.但劳务派遣适用范围仍有待继续完善,“三性”间的关系需重新定位,应以“临时性”为核心,“替代性”和“辅助性”为补充.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源管理》2010,(4):106-108
由人力资源管理杂志社、人力资源管理全国理事会主办,以“劳务派遣如何应对后危机时代市场变化”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劳务派遣高峰论坛暨2009年度劳务派遣诚信单位评选颁奖盛典3月13日-14日在北京京燕饭店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部起草并通过的《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于2014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个劳务派遣领域的“国家规章”,《暂行规定》一经颁布就引发了劳务派遣用工领域的广泛关注。不同的角色,站在不同的立场和利益层面,对未来之路,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预测。有的忧心忡忡,认为劳务派遣市场大势已去,严冬已经降临;有的喜笑颜开,认为机遇难得,  相似文献   

8.
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的《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劳务派遣这种用工形式和规则进行了具体化的规定,包括禁止企业以外包等名义按照劳务派遣的形式使用劳动者。《规定》第27条提出:“用人单位以承揽、外包等名义,按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使用劳动者的,按照本规定处理”。这些规定有助于规范劳动市场,维护被派遣劳工的合法权益,但也对用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劳务派遣的问题和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劳务派遣与传统的直接聘用模式相比具有提升组织灵活应变能力、节约人力资源成本等优势,改革开放后获得迅速发展。近年来,由于相关法律的缺位,劳务派遣三方主体间的复杂关系经常导致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并引发劳动争议。2007年6月29日出台的《劳动合同法》明确了劳务派遣三方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了三方行为,必将给劳务派遣行业带来巨大影响。新法即将实施之际,劳务派遣单位如何调整自身经营战略,有效实现被派遣劳动者和用工单位的需求对接,向双方提供相应的增值服务,推动劳务派遣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即将正式施行的《劳动合同法》修正案里,劳务派遣得到更为完善的法律规制.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务派遣单位资质、劳务派遣范围、劳务派遣薪酬等问题被修正案给予重点关照.用工单位须依据修正案的规定,调整自身的人力资源战略和劳动用工管理制度,以切实承担相应的雇主责任.作为央企代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推介.首先,将多种用工形式统一规范为“劳动合同制用工”和“劳务派遣制用工”两种;其次,制定主体工种目录,改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再次,规范劳务派遣,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上述完善劳动用工管理的做法收到了明显的成果,构建了“统一员工称谓、优化用工形式、简化劳动关系、统一合同形式,规范用工管理”的用工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了符合法规要求,体现市场化方向的用工格局.  相似文献   

11.
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于2014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它的颁布实施,对于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用工行为,明确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和被派遣劳动者三方的权利义务,维护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修正案施行在即,城市燃气销售企业劳务派遣用工存在着派遣单位经营不规范、岗位超“三性”、同工不同酬、派遣协议隐含合同陷阱等法律风险,各燃气销售企业应当尽快采取措施,通过改用直接用工或“用好劳务派遣”等方式切实防控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源管理》2011,(12):20-20
北京冠华英才劳务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注册资本5007/元,由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成立,经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认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劳务服务公司,是北京市最早从事劳务派遣专业服务的企业之一。十余年来,公司始终秉承“以人为本,客户至上,锐意进取,追求卓越”的经营理念,坚持“专业化管理、规范化服务、职业化培训”的服务宗旨,在用工单位和劳动者之间架起了一座便捷、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分析劳务派遣用工形式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劳务派遣用工管理的建议,为今后的工作中规范劳务派遣用工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继《劳动合同法(修正案)》于去年7月1日实施后,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简称《规定》),已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规定》对劳务派遣的适用范围、“三性”岗位中辅助性岗位的确定程序、用工比例、员工退回、跨地区劳务派遣的社会保险等问题予以明确。这部新规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实务操作势必产生重大影响,需要引起企业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劳务外包虽然缺乏统一、专门的法律规定,但相比劳务派遣自身的局限性,更符合企业追逐利益的需求,致使在司法实践中频繁出现“假外包,真派遣”的情况.通过规范分析和对比的手段,指明企业“假外包,真派遣”的法律风险,进而结合司法实务法院的判决,归纳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的区分标准中的主要因素.由此,提出解决企业劳务外包的法律风险的有效途径:宏观层面,完善现有的法律制度体系;微观层面,加强企业内部资格审查及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在不断健全成熟,但是,由于劳务派遣制度在我国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对于当前我国的劳务派遣员工来说,很难得到权益上的保障,导致一些劳务派遣员工在工作上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对当前我国劳务派遣员工的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并对劳务派遣员工权益的维护提出几点建议性措施。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福建正在大力发展劳务派遣,并且在法律制度框架体系上彰显出自己的特色,甚至在多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起着引领与示范作用。特别是政府政策的扶持以及对派遣员工的权益保护两方面比较突出。为了促使劳务派遣能够更加规范健康的发展,宜在派遣公司的准入、派遣岗位的“三性”界定、派遣员工与第三方实行同工同酬、同工同时、同工同权等几个主要问题上进行创新,进一步完善劳务派遣法制。  相似文献   

19.
清敏 《人力资本》2008,(2):36-37
彭嘉毕业才两年,却一下子背上了30万元的债务。这个债务不是因为他没找到工作,恰恰是因为他找到了一份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的销售工程师的工作。事情缘起于2005年夏,西门子旗下的自动化与驱动集团A&D开展一个“Sales100”项目。该项目已经举办5期,每年西门子在京沪等几十个城市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与当地的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协议,然后由派遣公司派遣到西门子各地分公司,他们被称为“培训生”,小彭就是其中一员。  相似文献   

20.
2013年7月1日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中,针对劳务派遣做了专门的修改,修改的主要范围在经营许可、岗位性质、用工比例、同工同酬、法律责任等方面。本文重点研究了在新劳务合同法实施以后,企业劳务派遣面临的风险,以及如何对这些风险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