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雁阵模式产业升级是推进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文章立足于大国效应,以制造业为例,通过构建基于企业-消费者-政府三方的数理模型,得出如下结论:大国效应决定了中国可以通过产业集聚与扩散的动态循环推进雁阵模式产业升级进程,而地区间分工经济的实现提高了雁阵模式产业升级的经济效率与质量。中央和地方政府需要依据不同的决策区间,科学选择扶持与调控模式,合理定位其不同角色,从而推进大国效应下的雁阵模式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2.
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一直在非均衡结构变迁过程中进行,这种超多层级的市场结构、超宽度的产业体系、多层次的地区经济结构、多元的所有制结构诱致了经济结构转变的严重滞后。随着经济全球化,新技术革命和国内短缺局面的缓和,我国经济已经到了一个不经过大幅度结构调整将难以获得进一步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与前两次大的结构调整相比,新一轮结构调整的目标,一是通过“升级型”调整和“适应型”调整,使我国经济获得在较长时期维持较高发展速度的动力,二是通过调整,逐步形成能够对结构问题作出积极反应和调整的新机制。因而可供选择的路径,一是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关联度,在加快存量调整时选择吸纳更多就业与技术进步相结合的产业组织模式;二是通过制度和政策创新建立能允许要素自由流动的统一市场,建立城乡之间、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3.
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王庆功教授、杜传忠教授合著的《垄断与竞争:中国市场结构模式研究》(2006年11月第一版),以垄断、竞争及其效率理论作为研究基石,在对西方市场结构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剖析了中国市场结构的演进、模式选择及其实现机制,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经济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4.
保持产业组织结构合理化,应做到既不损害规模经济.又保持适度竞争.我国产业组织结构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无论产业组织规模结构,还是产业市场结构都十分不合理.因此,产业组织政策首要任务是反行政性垄断.  相似文献   

5.
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一直是西方微观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争论问题之一.从20世纪30、40年代开始,在旧产业组织理论的框架下,对技术创新的最优市场结构进行了研究,围绕熊彼特假说、阿罗假说和曼斯菲尔德U型假说的验证进行争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在这一问题的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的新进展,从新的视角、新的因素和新的方法研究和探讨了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全面系统地综述微观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技术创新的最佳产业组织选择,可以对提升中国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促进自主创新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建立一个内嵌企业家精神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说,利用2003—2017年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家精神、产业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我们发现:企业家创新精神或创业精神在全国总体层面抑或分地区层面上对经济增长起正向促进作用;寻租活动在总体层面或在分地区层面上皆显著抑制了经济增长;中国市场营商环境建设尚不够完善,在总体层面抑制了产业技术创新。本文不仅为中国动态产业技术创新进程中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分析机制,还为市场化程度改善和促进产业技术创新等方面提供了新的理论诠释。  相似文献   

7.
推动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经过长期的市场实践,产业金融已成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当前环境条件下,经济发展的要求指向增强实体经济发展韧性、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实体产业循环效能等方面,这更需要产业金融的系统性支持。产业金融的立足点是金融,是金融的一种模式,实体经济是产业金融服务的出发点与终点目标,产业金融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坚实的市场和技术逻辑。大力发展产业金融就是要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实现资金直达实体经济的目标,同时要促进资金在实体经济体系内保持健康的流动,形成产业金融资金正向良性循环,促进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共同发展。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不断完善金融结构体系,提升产业金融赋能实体经济能力;持续创造产业金融发展条件,增强产业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动力;强力打造产业金融发展生态圈,加快产业金融赋能实体经济供给效率;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持产业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可持续性,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金融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一国经济增长模式的选择,应根据本国之情,充分发展本国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在宏观、市场运行、微观等方面制定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健康发展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9.
采用CR和HHI指数,测算2010-2019年浙江电影产业的制片、发行和放映3个环节的集中度,分析市场结构,结果表明:2010-2019年浙江省电影的制片、发行以及放映的CR4指数平均值分别为6.62%,62.13%和6.84%。电影发行环节的集中程度较高,市场结构属于高中寡占型;制片和放映环节的集中度较低,市场结构均属于竞争型。浙江省电影产业总体市场结构不合理,集中度偏低,产业资源分散。因此,浙江省需制定相关政策,支持与引导电影产业的稳步发展;鼓励电影企业间进行并购重组,大幅度地提高市场集中度;发展区域内的产业集群,建立以龙头企业带动中小型电影企业协同发展的有效竞争格局,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形成垄断结构下适度竞争类型的市场结构。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或将迎来翻译的新高潮,翻译产业所产生的翻译经济效益将是巨大的。 本文基于产业组织学的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SCP)及新实证产业组织方法(NEIO),探究了中国翻译规模经济形成的必要性和翻译产业的发展状况,指出中国翻译规模经济的形成和翻译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需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合理调整翻译市场产业结构,优化翻译资源配置;改善翻译产业市场行为,建立有效的翻译服务企业资质评估体系和翻译服务标准;提高翻译产业市场绩效,采用翻译项目管理,取得最佳的翻译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文章根据经济全球化发展规律,借鉴国外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以发展教育产业为核心、以资本国际流动为手段、国际国内市场相统一的经济结构调整思路,发掘我国的经济增长潜力,形成具有弹性的、与国际生产力和世界市场紧密相连的多层次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2.
产业振兴是发展乡村经济的根本之策。从乡村产业的发展历程看,乡村产业发展模式主要包括:以农户为主的“合作社”模式,以市场为核心的“龙头企业+农户”模式,以政府、农户、企业多力量联合的“政府+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和以政府为核心的“产业园区”模式。根据不同发展模式要素需求与禀赋结构的一致性,构建“要素 组织主体 利益博弈 产业发展模式”的分析框架,深入剖析主体与要素耦合性下产业发展模式的形成机理,即在要素与主体耦合下资本形成,在资本形成与利益博弈匹配下产生异质性产业发展模式。基于其耦合性并根据具体案例探究“主体 要素”的产业发展模式选择框架,为乡村因地制宜地选择产业发展模式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分析了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形成的历史原因,即深受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指出在制度与产业技术的双重约束下,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具有高度刚性.提出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思路,即尊重市场和产业演进的一般规律,将原有的资源性产业、相关的供给结构与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结合起来,要考虑区际分工,尊重市场对产业的选择.最后探讨了资源性产业的两条退出途径,增量型退出和存量型退出;概述了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模式,包括新型产业对原有产业的替代模式,产业链扩展与延伸模式和多元复合模式.  相似文献   

14.
依据基本的经济理论,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产业贡献问题,着重探讨三次产业的速度贡献和结构贡献。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的产业结构贡献开始逐步发挥出较强的正的作用,而产业增长速度却产生了较强的负的贡献。同时,实际数据也证明了产业增长速度总贡献和产业结构总贡献具有一定的负向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15.
广西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各国均地处亚热带和热带,经济发展水平接近,产业结构相似。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在开展国标经济贸易合作的过程中,既不可避免地面临激烈竞争,又有广泛的合作领域和优势互补的基础,可以通过产业开放与合作,增大产业内相互投资,优化产业分工,形成“组合优势”,朝着既改变原有不合理结构,又增加本区域产业内贸易,提升产业竞争力并共同扩展国际市场的目标努力。  相似文献   

16.
"新常态"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红利加速消失、硬约束增强、结构转变压力加大的时期,经济活动和行为规则回归市场逻辑。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与改革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同步,以往的高速发展在相当长时间里都源自于享受政策偏好带来的红利,市场与行政规制的双重低效甚至失效、产业发展势大力薄的现状始终未有本质性的改变。一旦整体经济下行,这种矛盾尤为突出。因此,规制改革的目标和手段也应符合新常态的本质,包括以激励性规制手段完善市场结构与产权结构、建构经营者激励机制、提升传媒市场的有效竞争等一系列举措。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县域经济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六大以来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点。国内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基础、发展模式、产业选择与结构演进、政府的作用,以及县域经济竞争力。本文是在对现有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特点与不足的总结与评价。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产业结构升级、产业转移与产业空洞化理论,阐析了中国产业空洞化现象在经济中的映射及其所呈现出的有别于梯度产业转移的"技术空心化"、"区域经济空心化"与"中小企业组织空心化"特征,从产业转移中生产结构和需求结构的不对称、生产要素不能实现在不同地区之间的顺利流动、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在不同地区的转移、产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失衡以及国际产业转移角度分析了中国产业空洞化的形成原因及路径,提出了借鉴国际经验同时结合国情实际的治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国际货币体系中谋求话语权的必经之路。人民币升值同时面临着内部经济转型提升的动力和外部贸易摩擦的压力。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的有利影响包括拥有比现在更强的购买力、更好地扩大内需、改善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及尽早偿还中国的债务;其不利之处则在于使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进一步丧失、影响外国对中国的投资、引发失业潮。权衡利弊,选择人民币循序渐进地升值会帮助中国改善国际贸易环境,优化中国的产业经济结构,让中国的经济得到良性的增长。  相似文献   

20.
众多与港1:3物流相关的企业绕港而居具有明显的产业聚集特征。文章从繁荣港1:3物流产业聚集的立场出发。提出了港1:3物流产业聚集的观点,并分析了港1:3物流簇群的优势、条件模式对产业本身及地方经济的影响。认为港1:3物流应打破上游企业的垄断,警惕强势企业形成垄断链。创造中小企业易进易退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