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胶南市的成功新医改,极大地促进了医疗卫生机构持续、快速发展,使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功能更加完善,大大推动了地方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政府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建设地方服务型政府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也是解决突出的社会矛盾、有效预防社会风险的迫切需要,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区建设与社会建设——一种社会学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要正确把握社会建设和社区建设的关系.社区建设是中国社会建设的新起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微观的社区建设是宏观的和谐社会构建的切入点和抓手.社区建设与社会建设的结合,将有力推动中国社会发展.改善民生既是社会建设的重点,也是社区建设的重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就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社区服务、社区就业、社区保障、社区学院等充分体现了民生"五有"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医德的基本原则,是医务人员应该遵守的根本指导原则,它统帅着医德的一切规范和范畴,贯穿于医德发展的全过程。毛泽东同志历来十分重视医德医风建设,对社会主义医德的形成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5周年之际,重温毛泽东同志对医务工作者的谆谆教导,对于提高医务人员的道德水平、促进医疗卫生领域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就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作者分析了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严峻挑战,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论述了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并对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行了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主要任务.传统美德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在承接传统美德、奠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提高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促进各方面关系的和谐、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有重点、分层次地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和手段,有利于这些作用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老病死,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小岗村医疗卫生的现状,透过现状归纳出小岗村医疗卫生方面既有各地特殊存在的问题,也有普遍性.就这些问题从体制管理、财政投入、卫生资源、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既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点,也是中国共产党社会公信力得以提升的主要途径.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通过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来进行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五个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建设和谐社会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的核心职能,也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社会工程。公共关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广泛的同一性,公共关系的思想理念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作用。树立公关理念、增强公关意识、运用公关方法对搞好和谐社会建设意义重大。把公共关系的方式方法充分运用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工程中,提高形象意识,努力工作,勤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树立起来,人民就会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就有了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就有了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实际蕴涵着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的政治理念,预设了我国政治发展的理论起点与归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社会主义宪政制度建设的过程.社会主义宪政建设乃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意,现代宪政的价值追求也契合了和谐社会的内在诉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宪政精神的支撑.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医德医风建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建设和谐社会,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意义重大。因此,必须采取对策,切实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它包括建设内容、建设队伍和建设途径与手段等几大要素.在这个系统中,反腐败活动是重要因素,它既是提高建设者建设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内容和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邓小平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过程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走勤劳致富之路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防止两极分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任务,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防止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资金的筹集与保障是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核心问题.通过深入分析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运行现状及原因,提出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关系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发展观,是新阶段党中央提出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构想,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为贯彻科学发展观而做出的战略决策.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只有不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保证科学发展观的真正落实和科学发展目标的真正实现.二者统一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中,统一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15.
农民素质的提高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新农村建设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紧密相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针对目前我国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以及身体素质普遍不高的现状,需要从农村教育与培训、农村文化事业、农村普法工作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四个方面着手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16.
文明是人类社会要达到的有秩序、公平合理的高级发展阶段,制度文明是国家文明建设的核心.邓小平是我国强调从文明的层次上和文明发展的要求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人.他提出的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以体制建设为保障的制度文明建设思想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把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作为制度安排的核心,注重体制与制度的统一,把可操作的具体制度建设作为制度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许立新 《金陵瞭望》2008,(14):27-28
构建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同时也明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改革进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既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点,也是中国共产党社会公信力得以提升的主要途径。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通过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来进行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五个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然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全面协调地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如何提高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问题,系统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努力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规律性认识,力求取得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