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生态敏感地带与环境退化、经济贫困的高相关性表现为:变动率大的界面性气候与季节约束强的种植业矛盾;粮食生产和人均耕地资源少的矛盾;居民收入低下,需求拉动效应受阻和非农产业发展对农业比较优势发挥的冲击;易变化的生态环境受到高人口增长率的拉动等。可持续发展与反贫困的可操作性对策是:充分利用非耕地生产力,发挥农业比较优势,加速兼业化过程;从扩大择业空间和提高劳动技能两方面增加农户收入;政府要承担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责任  相似文献   

2.
西部生态脆弱地带与贫困地区之间存在高相关性。缓解经济贫困与生态脆弱矛盾的主要途径是发挥贫困地区劳动力比较优势,振兴教育,调整扶贫政策,平衡贫困人口数量与资源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的科教开发式扶贫是采取适用新技术推广与教育培训紧密结合的方式 ,帮助贫困农民依靠科技进步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农产品加工与运销等二三产业 ,达到既能增加经济收入 ,又可以提高生产劳动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双重“脱贫”目标。全文重点阐述在扶贫开发工作中 ,如何实现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取代贫困地区落后生产力的基本途径及帮助贫困农民走上脱贫致富道路的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4.
[摘要]本文利用GIS对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结构进行了刻画和分析,运用2000-2010年110个少数民族贫困县的面板数据构建的贫困综合指数,对贫困的动态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表明:(1)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空间分布呈现出贫困地区、生态脆弱区和民族地区高度重叠的特征;(2)贫困重灾区和贫困重度区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四川的边界地带;(3)2000年以来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贫困度在总体上得到了很大缓解,但诸如粮食等关系到民生问题的领域仍存在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5.
作为当代著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乔纳森·休斯坚决反对西方绿色批评者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生态指责,力图证明该理论与对环境问题及其制约因素的理解是相互兼容的。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在人与自然因果关系的理解框架中,阐明马克思劳动过程概念的普遍性和生态依赖性;坚持政治经济学主要观点,在生产力、技术和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研究中,论证技术生产力发展的革命性效应需要以生态良性的形式来实现;遵循共产主义基本原则,在需要三元结构的理论模型中,展现马克思以生态制约、生产发展和需要丰富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形式。这种辩护虽然存在抛弃辩证法、缺乏政治导向、轻视生产关系、夸大需要作用等理论缺憾,但仍然从思维方式、生产方式、技术创新和消费方式等方面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绿色启示。  相似文献   

6.
针对西方学界从生态环境角度对马克思有关发展生产力理论——赞扬资本主义技术进步、“控制自然”观念、共产主义设想的诘难,当代英美生态马克恩主义者休斯等进行了辩护。他们认为,由于马克思关注增加人类福利的技术,其所主张的生产力发展的削弱性和能动性效应与生态环境的破坏没有必然联系;马克思使用“普罗米修斯”、“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自然力的征服”等语句,所要表达的是为重获自由而进行革命及修复城乡分离造成的人与自然代谢断裂的思想,并肯定自然对创造财富的意义;马克思设想共产主义自由时间的增加、财富的增长、劳动成本的降低都富有生态意蕴。这对我们认识马克思生产力发展观的生态意蕴及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研究生态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使人类更快乐地生活。生态社会主义快乐思想的实质就是将精神的不断满足与人类的解放、自身价值的实现进行有机的结合,而实现方法就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下节俭地消费与劳动,其结果也有赖于此。当前,虽然生态社会主义试图将人类的整体及长远利益与维护生态结合起来观察快乐问题,但是它却并没有对贫困给予人类的灾难予以足够的重视,因此很难转变劳动的窘迫地位。  相似文献   

8.
论社会生产力与生态生产力的辩证统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阐明狭义生态生产力和广义生态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出发,论述了生态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二者内在的辩证关系。并提出:社会生产力诸要素的第一源泉是生态生产力;人类不断认识生态生产力,并逐步将其转化直至融入社会生产力的过程,就是社会生产力落后变先进的过程;后过程的进步成果又反促前过程的扩大和深化。  相似文献   

9.
生态生产力是一种全新的生产理念,与传统生产力相比较,生态生产力尊重自然的全面价值和权利;强调人对自然的道德义务;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生产实践中,生态生产力要求人类树立生态伦理意识;履行保护环境的伦理义务;承担保护环境的伦理责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三江源生态移民定居点的实地调查,发现不少移民家庭因迁移致贫、返贫.政府所实施的社会救助能够保障贫困移民基本生活所需,却不能够促进其充分就业,所以容易引发“贫困陷阱”.为了优化三江源生态移民社会救助的贫因治理绩效,基于国际社会规避“贫困陷阱”一般经验,提出了在制度设计上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构建就业激励导向的救助策略.  相似文献   

11.
人口多、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土地利用粗放、农田污染严重、自然灾害频发,是安徽省土地的基本省情,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又在客观上造成了对土地的巨大需求,加上管理不严,致使土地被乱占滥用,耕地锐减的状况日趋严峻,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更为突出。因此,必须以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思想为指导,采取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科学合理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加强土地资源监管力度;严格管理土地;集约经营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护土地生态环境。以实现人地和谐的用地关系。  相似文献   

12.
论基于生存需要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境法意义上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权,与民法、经济法意义上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权具有显著的差别。环境法意义上的基于生存需要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权,是环境权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指农业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为了满足生存需要而对自然资源的财产权利以及从事与自然资源有关的财产性活动的权利。《农村土地承包法》已经考虑到了农村公民的基于生存需要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权优先于一般的土地经济权利的法律地位。环境法还需要进一步将农业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从一般意义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剥离出来,使其成为一项独立的环境权。当全社会出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而需要限制农民的基于生存需要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权时,政府必须代表全社会向这部分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支付足额的生态效益补偿,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存需要。我国农业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的生存条件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环境法对于基于生存需要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权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3.
构树种植是最近新兴的一种扶贫项目,构树因耐碱耐酸的特性能在石漠化土壤中生存并改善生态环境,同时自身植株的经济价值又能帮助农民脱贫增收,提高经济收入水平。黔江区拥有南方地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漠化现象逐渐严重,导致耕地资源逐渐减少,土地收益逐年降低。无论是利用构树治理石漠化土地,还是通过发展构树产业带动贫困农民增收致富的经验都相对欠缺。本文在黔江区扶贫攻坚、全面脱贫的背景下,对构树扶贫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对其遇到的困境进行简要分析,并借鉴湖北及贵州两省构树扶贫模式提出具体解决对策,以期帮助黔江地区石漠化严重的乡镇减轻生态灾害并脱贫增收。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人口环境容量是库区移民安置的基础,农村移民安置规划的核心是按照土地等资源对人口的承载力来适量安置移民。三峡库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落后,土地及其后备资源短缺,农村移民环境容量有限,影响库区移民的就近消化。环境移民是人口外迁的一种基本形式,起源于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生活贫困等物质性原因。直接映示出移民与环境、资源、生产资料的对比关系和移民对客体的渴望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都存在贫困问题。和贫困地区相比较 ,发达地区的贫困问题有其独有的特点 ;自然资源不足、土地的级差、人力资源和资金的不足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因素。而通过加大人力资本投资、进行农田基本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异地移民开发、推行小额信贷扶贫等方式可以逐步解决发达地区的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已经由国务院批复,其中对国家首都、国际城市、历史名城、宜居城市的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了北京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北京地区国民经济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蓝图,土地资源作为可以调控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和资产,在城市发展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自然资源等问题的逐步显现,国家开始实行最严格的土地政策,从建设和谐社会、宜居北京角度出发,解决北京市国民经济发展与土地需求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20年脱贫攻坚取得胜利,中国进入后扶贫时代。后扶贫时代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对于实现高质量脱贫、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提出巩固脱贫成果的“经济资源集合—经济体激活”两步发展动态模式,论述其作用机理,并提出实施该模式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8.
节约型社会强调的是资源效益基础上的经济增长,短缺性战略资源是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核心要素,经济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为战略资源节约提供可靠保障。节约型社会建设是由目标体系、核心体系和保障体系所组成的复合型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9.
农户生计过程中各种行动的选择、形成过程,是农民在特定的社区环境下与当地的自然资源互动的过程。调查发现:首先,农民在使用土地时,除了在土地上产生使其维持其生存的基本资料外,还需要保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因为土地是他们长期的生活保证;其次,农民需要某种特定的方式适应某一地理环境下的生态系统过程而达到自身生存的目的;第三,农户的生计过程不是各个生产活动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系统,形成农民从事生产、生活的生产链条;第四,当农民无力改变自然使其为自己的生计服务时,宗教作为民间文化的一部分而成为农民借助非自然力量改变自己生活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20.
我国西部生态脆弱与资源约束性贫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西部经济贫困与生态脆弱及其缓解、资源约束性贫困与扶贫政策调整等问题基础上,提出了西部扶贫政策与资源配置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