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加入WTO以来,黑龙江省中心城市外经贸发展面临着大好机遇,但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其外贸依存度只相当于全国的1 5。这说明其外经贸工作还没能适应在更为广阔、激烈、复杂的国际舞台上参与竞争与合作。黑龙江省中心城市必须以提高国际竞争能力为立足点,以改革为动力,不断适应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趋势,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充分发挥外经贸对城市经济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实现主要中心城市外经贸健康、快速、高效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着重从管理体制、发展战略、法律环境、外贸主体以及产业和产品结构方面入手,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的外经贸工作。  相似文献   

2.
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黑龙江省在下岗再就业问题上与广东等沿海省份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必须从发展经济、完善市场和发展社区等几个方面合力推进 ,逐步化解就业矛盾 ,真正促使黑龙江再就业工作取得明显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型农垦企业最多的省份,也是垦荒建场最早的地区。全省共有县(处)级国营农牧场(包括劳改农场)120个,分布在全省40多个市、县的边沿地区,总人口约170万,耕地面积3,000多万亩,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40亿斤左右,在黑龙江省的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我省的农垦企业早在五十年代建场之初,就是一个独立的“社会”,从生产到生活,从企业经营到政权和社会工作,都由企业承担和办理,没有相应建立政权组织。又因是省级业务部门管理的企业,县级政权则不便领导和管理。因此,如何解决好农场地区的政权体制,是多年来各方面极为关心的课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国营农场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普遍兴办了家庭农场,因而解决国营农场的政权体制问题就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全省少数民族人口共有160多万,大部分居住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获得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长期“左”的干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还很薄弱,发展比较缓慢,有些地区的群众在生产生活上都还有一定的困难。为了开创民族地区经济工作新局面,必须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现代工业和工人阶级集中的地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只有坚决系统地改革,城市经济才能兴旺繁荣,才能适应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需要,真正起主导作用,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三十多年来,我省设建制的城市由建国初期的4个,增加到15个。要使这些城市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发挥城市的主导作用,了解研究它们的作用和特点,明确它们的发展方向,对于推动我省城市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黑龙江省是全国城市经济比重较高的一个省份。据统计全国除京、津、沪外的26个省、自治区,城市工业总产值平均占61.1%,我省为81.35%。1983年全省城市人口953.9万,占全省非农业人口1,275万的74.82%;全省工业总产值227.5亿元,其中城市为234.6亿元;全省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总额18.03亿元,其中城市为近13亿元,约占72.2%。上述数字说明,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发展农村市场既是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推进农村经济跃上新台阶和本世纪末奔小康的需要。本文从分析黑龙江省农村市场的地位、作用、现状和特点入手探讨加快发育农村市场的对策。一、农村市场的地位及现状农村市场是从区域上划分,相对于城市的一类市场,与城市和其它市场相比,具有商品供给的周期性与波动性、消费需求的刚性、市场主体的脆弱性、区域的差异性和巨大的可容性五大特点。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农村市场的发展在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城市是一个具有多重中心作用的经济综合有机体。在商品经济和城市生产社会化的条件下,要发挥城市经济中心的作用,也就是发挥城市经济综合有机体的作用,就要首先发挥流通中心的作用。一、城市是个具有多重中心作用的经济综合有机体城市是历史上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城市集中了各类经济部门和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这些经济部门和工业企业的集中,不仅是城市经济高度发展的源泉,而且也是城市经济综合发展的物质基础。一般说来,现代城市都是一定地域内的商品流通中心、工业生产中心、交通运输中心、金融中心和信息中心,也是科技中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是一个新兴的经济省份。建国三十三年来,国民经济发展很快,取得巨大成就。但是,从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可以看到,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同付出的劳动相比,效果是不够理想的。这里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与缺乏对经济发展方向的研究是有密切关系的。因此,从黑龙江的实际出发,深入研究、正确制定经济发展方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一、背景、意义与方法随着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极为频繁,进城务工人口的数量迅速攀升,农民工随迁子女数量日益庞大.南都公益基金会发起了以帮助农民工子女(新公民)城市融入为宗旨的资助项目-新公民计划,此次新公民计划公益活动由黑龙江省青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后半期是黑龙江省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以土地部分开禁为契机,黑龙江省的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并引起社会生活其他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土地开发规模的扩大,既是经济发展的起点,也是其他经济部门赖以发展的基础,同时随着土地的进一步开发,土地占有形式、阶级关系亦发生了变化。所以土地开发问题历来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19世纪后半期,开禁的土地绝大部分位于当时的呼兰地区,因此研究这一时期黑龙江省的土地开发,主要是研究呼兰地区的土地开发。清代呼兰地区,即呼兰城守尉(光绪五年后改设副都统)辖区范围很大,东、南到松花江,西到  相似文献   

11.
保持经济增长和实现产业转型是当前中国资源型城市面临的双重难题,黑龙江省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也同样面临着资源日益枯竭的现实挑战。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不仅危及当代,也直接关系到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抓住机遇,在新形势下迎接新挑战,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和经济增长,是资源型城市必须要面对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2.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县,在唐代,隶属于渤海国东京龙原府。龙原府(今珲春县八连城)是渤海五京之一。渤海第三代王大钦茂于公元785年(唐贞元元年)曾将国都由上京(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迁到龙原府,“贞元时,东南徙东京”①,龙原府遂极一时之盛。珲春境内的渤海遗迹,显示了当时的繁荣。穿过珲春境内的通往日本的渤海“日本道”,是渤海与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日本进行友好往来,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早在本世纪初,珲春的渤海遗迹就引起  相似文献   

13.
关注生活质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与现实着眼点.通过对生活质量及客观生活质量的深入理解,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省份居民客观生活质量现状进行综合评价,黑龙江省城市居民客观生活质量还有待于大力提升.其举措为:发展创新型企业,提高居民的经济能力;引导居民健康消费,满足其家庭生活之所需;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居民文化素质;完善交通通讯条件,提升城市发展效率.  相似文献   

14.
金朝(公元一一一五年——一二三四年)。是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曾统治北半个中国。上京会宁府是金代初期(一一一五年——一一五三年)的都城,为五京之一,又是上京路的治所,旧址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诚。这里是金肇兴之地,有“金源”、“内地”之称,在整个金代始终是重要的政治中心之一,曾设上京行六部作为尚书省在当地的代行机构。今黑龙江省属上京路辖区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建国 5 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 2 0多年的发展与建设 ,我国的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黑龙江省作为全国重要的重化工业省份 ,工业化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正确判断我国及省区的工业化发展水平 ,采取相应的措施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 ,是我们面临新的研究课题。黑龙江省要因地制宜确立其目标 ,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市场化进程 ,开放经济 ,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对黑龙江省投资环境的调查与研究黑龙江省社会调查事务所投资环境课题组一、黑龙江省投资环境的现状及特点资金、劳动力、基础结构、国有资产存量结构等多方面构成一个省份或地区的投资环境。一个地区的投资环境状况直接制约着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水平。为此,我们选择...  相似文献   

17.
重要性和迫切性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已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四化建设上来,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了到二○○○年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这个战略目标,最近省委、省政府反复研究,提出要重新认识黑龙江、规划黑龙江、建设黑龙江。其中一个重大方面,就是城市和县镇经济如何发展的问题,要深入开展城市和县镇经济研究。这个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十分迫切的任务。它对制订黑龙江省长远规划和开创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有着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研究城市发展战略是领导好城市经济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李小丽 《求是学刊》2006,33(6):62-6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发展,以农民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取代供销社、信用社等传统的农村合作组织制度,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已成为带动农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新农村社会发展的综合反映。文章以黑龙江省为例综合阐述了我国现阶段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概况及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分析了黑龙江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适应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合作组织制度的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9.
发达省份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其省级政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他们在本省农民合作组织的法规体系建设、扶持政策的制定和强化服务指导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很好的成效,值得深入研究.通过时经济发达的浙江、江苏两省和经济相对落后的黑龙江省实地调研,就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方面的政府行为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先进的发展规律,为有效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20.
文化产业对于经济增长与国民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黑龙江省的文化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与发达省份相比,文化产业总体水平仍较为低下.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评估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各项指标是比较低的.提升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转变文化产业发展观念;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打造区域特色;加快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