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贺不可能参与永贞革新,但通过交游,李贺确实有与闻永贞时事之可能,他的某些诗也确实与顺宗朝政有一定关系,如《马诗》(二十一)。关于李贺诗歌寓意的问题,学术界有肯定和否定两种意见,平心而论,李贺集中有些诗确实是别有寓意的。李贺毕竟生命短促,阅历有限,不可能指望他所有诗中都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寓意  相似文献   

2.
唐宪宗登基后,仇视其父顺宗所用之人,对永贞党人大加贬逐.但在确定元和国策时,他却继承并发展了永贞党人的未竞之业,并因此成就了"中兴"之美名.从这方面看,永贞革新对元和政局的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3.
饮酒诗是白居易诗歌作品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贯穿了其诗歌创作的始终.白居易的诗歌,无论是讽谕、感伤诗,还是闲适、格律诗都散溢着醇醇的酒香.白居易纵情诗酒以避祸消忧,体悟人生.从他的饮酒诗,可以看见一个血肉丰满的真实的白居易,并能够窥见其思想发展历程,发现其人生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4.
永贞革新的诗文,包括直接言及革新的,革新对刘禹锡、柳宗元二人的心理状态产生了影响的。刘、柳绝大多数的文学作品都创作于贬谪之后,他们成功地采用文学创作的手法,细致地反映了二人贬谪期间的思想和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5.
韩愈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他是人们公认的杰出的文学家;但对他的思想与为人,却有不少人持否定的态度,主要的根据是:韩愈“仇视”“永贞改革”。早在五十年代,就有同志认为,韩愈“反对王叔文及其领导的政治集团”,“是一个维护大地主世族地主利益,而始终和旧势力妥协者。”七十年代初期出版的《柳文指要》,则更猛烈地抨击韩愈勾结方镇、疏附宦官,把韩与当时政治上最反动的势力联结了起来。韩愈与“永贞改革”的关系究竟怎样?如果我们尊重历史事实,并对它进行具体的分析,那就会发现上述说法似是而非,是经不起推敲的。  相似文献   

6.
唐代是汉语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而初唐到中唐缺乏像敦煌变文那样集中反映当时口语的作品,因此,唐诗就成为研究唐代词汇的一项重要资料。白居易诗歌语料通俗、丰富可靠,无疑可以作为唐诗词汇研究的典型代表。回顾了白居易诗歌词汇研究的概况,按时间可以分为唐宋至明清、20世纪初期、20世纪40年代、20世纪50—70年代、20世纪80年代至今5个时期,并对其中比较重要的成果进行了评介,试图通过这种回顾和评介,勾勒出白居易诗歌词汇研究的概貌。  相似文献   

7.
白居易现存有两千多首诗,其中有大量以女性为题材的诗篇。在这些诗篇中,他关注各阶层的女性,以人道主义精神对她们种种的不幸遭遇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并为之呼吁。但白居易毕竟也是封建社会里的文人士大夫,由于时代、阶级的局限性,因而也延袭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某些传统观念。我们要客观评价白居易对妇女态度,既不能过高赞扬,也不能否定他的先进女性观。  相似文献   

8.
白居易的政治思想,是他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白氏的世界观,是矛盾的,复杂的,这是由于他所处的特定历史环境和社会现实的复杂矛盾所导致的;是与他的家世出身,所处的社会地位和他幼年所受的前代传统思想有关,更是与他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和他个人的际遇分不开的。但究其思想实质,自始至终是以儒家思想为其主流,四十四  相似文献   

9.
被誉为“广大教化主”的中唐杰出诗人白居易,诗歌推重写实通俗,平易流畅,甚至不避浅切,其诗歌在中晚唐的流播达到风行的程度.它的流播对当时诗坛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方面为当时诗歌创作树立新的审美范式,即元和体与元白体;另一方面对我国古代诗歌派别意识的觉醒产生积极影响.同时,随着晚唐政局的昏暗,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对白居易诗歌的接受进入更深层次,以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刘驾、罗隐、杜荀鹤、黄滔等为代表的寒门文人重新审视白居易诗歌中讽谕之作,并部分继承了白居易新乐府济世讽谕的精髓,使晚唐诗文创作在“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与锋芒”.  相似文献   

10.
11.
韩愈、柳宗元二人与永贞革新的一重公案,向来聚讼纷纭。尤其是韩愈对革新运动的态度,更是争论不休的焦点,毁之者斥为保守、反动,站在宦官集团一边,誉之者又极尽开脱、辩解之能事。平心而论,二者都难免蔽于一曲之讥。对这一问题的讨论近来又趋热烈,纠正了前阶段的某些偏向,出现了不少为韩愈辩诬的文章,认为韩愈并不反对革新,王叔文集团也有许多不惬人意之处。然而多数文章似尚未说到本原处,因而未能  相似文献   

12.
韩愈,元稹、白居易都是永贞革新的经历者.虽然韩愈于贞元十九年因奏论天旱人饥状被贬阳山令;元、白二人官卑职微,没有直接参与革新,但他们都表示了对革新的态度,这就是:同情革新与八司马等人,否定王叔文、王(亻呸).韩、元、白三人的政治主张与革新集团很有相似之处.他们对永贞革新的上述态度,含蓄地表现在他们的诗文中.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考证并结合诗文作品,分析中唐诗人元稹、白居易诗集中的大量艳诗,意在探索文学创作与作家生活、审美观念、时代风气等方面的关系,研究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并作为当今文学之借鉴。分析认为,元稹、白居易的艳诗或铺陈情爱细节,或对歌妓戏谑调笑,或表现悲欢离合的艳情感受,多与其艳情及狎妓经历相关。这反映出中唐诗歌强烈的主体化倾向和写实色彩,同时这种主体化倾向、写实色彩与其诗歌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15.
白居易对文人诗歌创作的影响,是接受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白居易的接受付诸于诗歌创作之中,是一种最为创造性和艺术性的接受方式。白诗中的艺术形象、思想情趣,白乐天本人的性情风仪,甚至与他相关的事件人物,都可以成为中唐以来至明清诗歌创作的题材和艺术上的模仿对象,这就是白居易对于文人诗歌创作的影响。白居易对于文人诗歌创作的影响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以诗歌的形式对其诗作进行评论,二是在创作过程中对其艺术创作技法的学习,三是对其诗歌理论和思想精髓的继承,并融会于诗歌创作之中。  相似文献   

16.
分析指出,六朝时期,文学迅速发展,进入文学自觉阶段。认为文的自觉是人的自觉,诗歌表现诗人的内心世界,是诗人情感的真实流露。"诗缘情"、"情者文之经"等文艺理论的提倡,对文人的创作颇具影响。特定的时代背景,文艺理论的影响,文人的自觉,使六朝诗歌呈现了尚情倾向。  相似文献   

17.
白居易诗歌流传至今者近三千首,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数量最多的一位。白居易的作品,在唐穆宗长庆年间由好友元镇协助,编成《白氏长庆集》五十卷,当时白居易将他的诗歌分为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四类。前三类都是古体诗,又按题材分为三类:讽谕诗注意反映种种政治社会问题,向帝王和当权大臣进行讽谏;闲适诗表现暂离政务休闲在家时的悠闲恬适心情;感伤诗表现亲朋聚散丧亡等使人悲悼之事。杂律诗即是律诗,它重  相似文献   

18.
包世臣是身历清乾、嘉、道、咸四朝的安徽籍学者、诗人,其诗歌的显著特点就是具有强烈的经世倾向。包世臣所处嘉道时期,国运趋衰,危机四伏,有识之士议论朝政,以国医自况,欲以诗歌讥刺现实、挽回世风;以顾炎武《日知录》为代表的清初实学在嘉道以后得以再盛,以常州今文经学为代表的儒家经世之学取代了康、雍时期空谈心性的理学;同时,这一时期的宋派诗与复古诗交相呼应,力矫乾、嘉以来的萎靡诗风,以扶人心、正诗格。包世臣经世诗正是特定的社会及文学转型时期的产物,也标志着同代作家(包括诗歌以外文体作家)共向追求新的文学风尚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一谈及韩愈的政治态度,论者们必谈“永贞革新”;一谈韩愈对“永贞革新”的态度,论者就又必然谈到韩诗《永贞行》——它似乎已成为韩愈反对“永贞革新”的铁证。毋庸讳言,在对待“永贞革新”的态度上,韩愈是有错误的。但他是否就是“永贞革新”的死硬反对派呢?仔细分析一下《永贞行》这首诗,再结合一些其他材料深入探讨一下,觉得似乎也不尽然。  相似文献   

20.
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在唐代,中国文学对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在日本文化史上呈现出灿烂的繁荣时期。《源氏物语》就是在这文化繁荣时期开放的一朵鲜花。它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展现出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画面。据考证,《源氏物语》所涉及的中国文学作品就有白乐天诗集、史记、文选、游仙窟、楚辞、刘禹锡诗集、元稹诗、刘元叔诗、毛诗、淮南子、西京杂记、庄子、老子、列子、论语等二十余种、引用(直接和间接)次数,竟达二百多次。其涉及面之广和理解程度之深是惊人的。其中,白居易之诗占据最明显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