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难点及对策刘长青当前,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我们总结了专业银行体制多年来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教训后得出的结论。国有专业银行必须向商业银行转变,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经济实...  相似文献   

2.
浅谈专业银行企业化经营中的信贷管理刘英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专业银行企业化经营的改革方向,已成为必然趋势。而作为专业银行主体业务之一的信贷资产管理工作怎样才能适应,乃至促进银行经营体制的发展,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仅此谈点粗浅看...  相似文献   

3.
试析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变李晓兵目前.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是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热点。但认真研究一下我国的国情及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情况,就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的专业银行尚不完全具备向商业银行转轨的条件。本文试对此问题予以简单的分...  相似文献   

4.
银行储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选择岳万国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也是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金融市场的必然趋势。储蓄做为专业银行的主要融资渠道,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面临着新的挑战,银行储蓄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我们亟...  相似文献   

5.
关于专业银行商业化几个问题初探周永刚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金融体制,研究我国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必要性、现实环境...  相似文献   

6.
向商业银行转轨完善贷款资产风险管理机制揣秀兰在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过程中,贷款资产风险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是专业银行商业化的核心和难点。因而,贷款资产风险状况和风险的防范就成为当前搞好金融体制改革和建立新型信贷资金运行机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本...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化银行转变已成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无法回避的课题。众所周知,要将我国现在的专业银行转变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商业化银行,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对这个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却一致认为是个难点问题。而无论怎么难也得转,这是历史的要求。在我国这场经济体制变革中,金融业是极其重要的。专业银行怎样转为商业银行,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首当其冲的问题是资本金问题、明暗亏及…  相似文献   

8.
建立国有商业银行制度的几点分析薛峰在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后,如何把国家专业银行转变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国有商业银行,以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是90年代中后期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对国家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改革对...  相似文献   

9.
为保证建设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顺利进行,必须下大决心,花大气力解决上述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找出我行商业化的出路。一、澄清对商业银行的认识偏差,更新思想观念。1.正确把握商业银行的本质属性。明确商业银行的目标模式。商业银行在西方国家也称作普通银行,清算银行,存款银行,国民银行,它是以经营工商业贷款为主要的银行,是以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经营目标的综合性银行。我国国有专业银行转变为商业银行,依搬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对商业银行的解释,这个商品银行至少应包含如下的本质属性:一是具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实…  相似文献   

10.
一、专业银行是经济实体,向企业化方向改革,已承受不了统管企业流动资金的能力。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执行国家金融机关职能对专业银行实行业务领导和管理之后,专业银行职能的主体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那就是它已变成真正的金融企业性经营,以债权、债务人的地位经营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承担信贷业务所发生的风险。作为经济实体,它的行政性的干预手段,将要逐渐地更主要的被经济办法所代替,按照经济效益发挥信贷  相似文献   

11.
对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中政策性与商业性业务分离的重新认识魏巍曹宝全近几年,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的分离一直是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造的一个主要突破点。通过设立政策性银行,将国家银行以往要承担的执行国家政策性目标和计划管理资金配置任务的那部分业务分离出去,...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为银行商业化的改革指明了方向。专业银行商业化的新体制之核心是,减少信贷风险、提高经济效益。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必须运用法律手段加强信贷管理。本文拟就专业银行信贷管理法律化的客观必然性、具体内容,以及必要条件等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既定目标。但对许多基层专业银行来说,由于背负着沉重的不良信贷资产包袱,距离这一目标又比较遥远。因此,能否卸掉不良信贷资产包袱成为关系金融体制改革成败的焦点。本文就这一问题谈几点初步认识。一、不良信贷资产的界定及成因何谓不良信贷资产?我们认为,有广义不良信贷资产和狭义不良信贷资产。广义不良信贷资产包括逾期三年以上的催收贷款、欠息较高的亏损企业占用的贷款、挤占挪用贷款、被企业“悬空”起来的贷款、资不抵债扭亏无望企业占用的贷款、走死逃亡及关停、倒闭、破产企…  相似文献   

14.
农业银行转轨中的三点启示王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必须要求金融机制与之相配套。目前改革的重要目标已确立,把政策性银行分离出来,建立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作为国家专业银行之一的农业银行,面对日趋完善、发展、成熟的运行机...  相似文献   

15.
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是金融改革的必然趋势,这一发展方向完全符合建设银行的实际,是建行实现管理体制和业务发展方式两个根本转变的迫切需要,也是更好地与国际惯例接轨,真正把建行办成具有国际先进管理水平的现代化大银行的现实选择。从建设银行的现状及面临...  相似文献   

16.
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疑难论要王莹王瑾王辉才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将促成国内经济运行的新格局。金融作为时代变革中的一方领域,有自己的发展和目标定位。随着投资环境的发展和市场规律的完善,以及一系列金融新法规的出台,金融市场向着主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17.
银行转轨与培育资本市场王晶国有专业银行的商业化转轨是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融资体制的必然要求。目前,为实现这种转轨,国家在金融体制改革上已经迈出关键性的几步:其一,把中国人民银行改组成国家的中央银行,使之成为货币银行、银行的银行...  相似文献   

18.
合理配制资源调整农行组织结构体系的构想●贵国祉段文峰农业银行完成“一分一脱”,解决了“一身三任”,可以集中精力搞商业化经营,一心一意走集约化经营路子。但过去专业银行体制下,机构设置的不合理性严重制约着农行的商业化进程,一方面资源紧缺、资源告急,一方面...  相似文献   

19.
对工商银行实施集约经营的探讨王士恩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也在逐步深入,各专业银行正在加快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的步伐。工商银行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在整个金融体制的改革中具有突出的意义。本文仅就工商银行实施集约经营的几个相关问题作进一...  相似文献   

20.
公司制改造中贷款停息转股初探刘国相当前,专业银行贷款沉淀部分一般达到1/3左右。这些沉淀贷款是在计划管理体制下形成的,让商业银行背着这个包袱去闯市场不仅不合理,而且使商业银行“四自”机制受到破坏。这是一个两难的现象:一方面,依靠传统体制无法把信贷资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