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攻击性行为,又称侵害性行为,包括对他人、自身或其他目标有意伤害的任何行为。他既可以是具体行为,如随意打人、抓人、咬人、踢人;也可以是语言文字,如随意出口伤人,写谩骂信等,有这种行为的学生往往做事不顾后果,情绪波动大,暴躁任性容易走极端,尤其是个别男生受到委屈或挫折后,表现出心烦意乱、焦躁不安、易于动怒,从而出现过火行为,甚至大动干戈。有的还要和家长、老师对立。这种行为的结果必然导致物  相似文献   

2.
沈顺福 《江淮论坛》2021,(6):103-109
传统儒家认为,人区别于动物之处是人性尤其是仁义之性.传统儒家的人性论是一种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人性概念到了宋明理学时期发展为天理概念,人性论转变为天理说,理学家用超越的天理来定义人的本质.理是普遍而永恒的实体,是超越的存在,这个超越实体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自然好恶行为.自然的好恶行为是产生于人心或人性的自然活动,这种自然行为在超越天理的主导下转变为超越性行为,并因此而成为人类的本质性行为,人从自然物转变为依据超越天理的人.  相似文献   

3.
攻击与暴力的问题普遍存在,影响着人际关系、群体关系和整个社会.因此,通过更深入地研究影响攻击性行为发展和表现的生物学变量(基因、生化、神经回路)、个性因素和周遭环境之间的复杂动态关系来了解人类攻击性行为,具有重要意义(Nelson and Trainor 2007).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不少前所未有的同性性暴力案件。按照我国现行法律,如果男性违反女性的意志,以暴力、胁迫等方式与之发生性行为的,构成强奸罪。如果男性违反另一男性的意志,以强迫、威胁等方式与之发生性行为,1997年修改后的刑法并没有对奸淫同性行为作出任何规定,按照“罪刑法定原则”,司法机关不能对奸淫同性的行为人定罪处罚。按照现行法律,如果受侵害男性不满14岁,构成猥亵儿童罪,但超过14岁,侵害人反而构不成犯罪。笔者认为,在刑法中应规避奸淫同性行为,这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如何对同性性暴力进行法律规范是我国亟待解决的立法问题。本文立足于法理学、刑法学和现行法律规章,结合社会实践,从同性性暴力作为犯罪的必要性、完善立法等方面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处于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偏差行为的出现不仅严重扰乱了学校秩序,而且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冲击着社会道德底线. 主体视角下青少年偏差行为的特点 学生对欺凌概念认知模糊,行为方式存在性别差异 部分青少年对校园欺凌的定义不明确,男女学生在行为方式上存在差别.女生产生偏差行为的比例逐年升高,主要表现为言语攻击、孤立等非暴力行为.此外,"嬉闹"与"欺凌"行为没有明确的标准,难以界定,而"小孩之间小打小闹"的传统思维往往使成年人(包括父母)忽视了事件本身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而不予以教导.  相似文献   

6.
在监管改造罪犯的实践中,诸如狱内重新犯罪、一般的抗改造行为、押犯与押犯之间的吵架纠纷等侵犯性行为时有发生.本文从押犯的侵犯行为概念出发,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提出几种减少押犯侵犯行为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人的一生中,儿童时期是初始阶段,也是关键时期.中国俗话说: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的行为、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可以追溯到其童年生活,追溯到他童年时期的亲子关系状况.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非理性融资行为严重损害了债权人和中小股东利益,扰乱了证券市场的定价和运行秩序.其非理性行为主要表现为非理性股权融资偏好、将募集资金大量闲置等.行为金融学针对传统理性模型的缺陷,基于"非理性人"和"非有效市场"两个前提假设,认为人们在决策和判断时会出现诸多行为偏差.行为金融学为观察我国上市公司资金大量闲置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并解释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过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交通肇事罪中的多发现象,是一种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我国刑法却将它定位在危害性一般的犯罪范畴,法定刑和司法处理都很轻.<刑法>和<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逃逸行为"的规定,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概念上的误解和做法上的偏差,成为刑事司法与理论关注的焦点.有鉴于此,文章试图对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因逃逸致人死亡、指使逃逸致人死亡等问题进行研究,参照其他国家的做法,提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应该单独立罪,并加大处罚力度.  相似文献   

10.
动词是汉语最重要的词类之一,它是句法结构的核心,也是语义结构的核心,因此,儿童动词的发展对儿童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运用分类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纵向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说汉语儿童冬冬(ZHZ)1岁零4个月至1岁零11个月的动词习得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真实的语料数据在习得种类、习得顺序、及动词结构使用等多个层面考察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动作动词是最早出现及数量最多的动词;心理动词中,描述认知行为的动词比情感动词更早被习得;使令动词在儿童2岁之前没有出现;动词词序出现零论元现象。  相似文献   

11.
1934年葛成训在《新儿童文学》中首次提出了“图画书”这一儿童文学文体.新中国儿童文学在1949—1959年出现了第一个十年黄金期,而作为儿童文学中低幼读物的图画书也出现了一个出版高峰.在当时,儿童文学是纳入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行为问题儿童的心理教育与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行为问题儿童的心理教育与治疗□胡苏平在儿科临床上经常会遇到这类问题。一位家长说她的小孩:张勇,10岁,在大部分时间总是闷闷不乐,绷着脸,怒气冲天。从小就经常大发脾气。失望时,有时大发雷霆,疯狂地攻击他周围的人,以致小朋友都对他敬而远之,不愿意和他交往...  相似文献   

13.
离散中的弥合——农村流动家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分散流动和生产、人口再生产的城乡分隔,使得农村家庭出现"离散化"现象.离散化带来家庭在生产、抚育、赡养、互助、安全、情感和性的满足等诸种功能方面的障碍以及带来角色紧张、冲突.但目前尚无充分的数据证明离散化已导致家庭出现结构性破损.多数家庭通过一系列适应、维系、修复性行为,顽强地维系着家庭基本功能,使其在离散中呈现弥合效应.但是为了维系离散家庭的相对完整,个体特别是儿童、老人和妇女付出了痛苦的代价.  相似文献   

14.
容许行为论     
容许行为是行为人不得已致人损害,以免本人或第三人更大损害的利害阻却性行为.创制本概念,旨在为纠正德国法系传统民法和中国民法通说有关利害阻却性行为理论上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唐代举子科考旅费的来源途径,除家庭财产的支撑外,还有亲戚朋友馈赠、朝廷和地方政府资助、民间资助、丐食和举子自挣钱财等.朝廷的资助多发生在安史之乱以前,属于象征性行为,并不能从实质上解决举子的经济困境;而地方政府的资助则多发生在中晚唐,资助金额可观,并形成了一定的资助制度,但地域一般局限于南方;民间资助则属于个人的自发行为,没有形成固定的资助组织和资助形式.  相似文献   

16.
网络欺负是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普及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欺负形式,它与传统的欺负形式一样,都属于侵犯性行为.本研究选取武汉、北京、重庆等地四所高校进行取样研究,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网络欺负行为的现状,从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探讨了大学生网络欺负行为形成的原因,进而从“绿色网络”建设、行为主体、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网络道德建设和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居民环境行为受到文化、政治、经济、地区差异等因素影响显现出较大差异。在公共领域,环境行为表征为"自上而下"的规制性行为;在私人领域表征为"自下而上"的弥散性行为。这种行为差异的原因不仅由于心理因素,而且根源于社会结构、文化的差异,进而影响中国城市居民环境行为的逻辑。通过对CGSS2013数据分析,尝试阐释两类不同环境行为背后的逻辑。中国城市居民的私域、公域环境行为游离于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纠缠中,孕育了感知与行为的"统一"与"脱嵌"。制度信任和社会信任构成城市居民环境行为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将人置于历史的宏大叙事中,指明人以实践的方式,实现、确证自身存在.生成历史的人,体验因差异而产生的个体存在感,并由所归属的族群、生产社团、政治联结中获得群体的归属感,最终作为人"类"成员,获得对生命本体的认识,进而在认同自身与他者后产生安全感.游走在个体、群体、类三个存在形态划定的历史边界里的人,在与他者的"共在"中,完成自身的存在.被抛入世界中而存在着的人,由于出场时的被动和被先天决定的共在生活境域,对意味着摆脱"非我"束缚的"自由"格外执著.在意志语境之外的自由,尤其在现实的社会-行为的角度上,自由总是与"他者"不可避免地联结着.人的"共在"状态下,自由,总是在个体与类、自在与共在之间,有着不可割断的内部张力.  相似文献   

19.
正年年有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以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为特征。该病于每年春季多发,4~5月病例增加明显,5~7月发病形成高峰,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儿童感染此病,一般都能治愈。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即EV71)最常见。若EV71感染后,一般仅有轻度不适,多以发热起病,一般在38℃左右,除皮疹外,部分患儿会出现咳嗽、呕吐、咽痛等感冒症状。  相似文献   

20.
经济外部性与道德约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外部经济负效应是"利己"理性驱使下的不道德行为.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并不能消除外部性.伦理道德规范属于制度中的非正式约束范畴,具有更加广泛的调节领域和更为持久的生命力,也是制约经济外部性行为初始的、一贯的基本力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能在法制建设与道德教化同构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