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发展家庭农场首先需要解决"地从哪里来"的问题,其所需土地应满足三个基本要件:集中成片、长期稳定、规模适度。在农地权利交易市场上,家庭农场实现土地适度规模集中的路径一般是先获得众多农户流转和退出的分散的、零碎的承包地,然后进行地块归并与权利整合。传统的高度兼业化的分散型小农经营模式在向家庭农场土地适度规模集中模式转变过程中可能会遭遇瓶颈和障碍,为此,需要构建农地权利市场化配置下家庭农场土地适度规模集中的实现机制的理论框架,具体包括利益共享机制、权利均衡机制、冲突解决机制和配套政策机制。  相似文献   

2.
外出务工、土地流转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的趋势,是我国新型农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我国粮食主产区豫南的调研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农民外出务工、土地流转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发现:务农人员中生产能手数量和其所在集体内可用于规模耕种的土地数量决定了适度规模可操作的规模上限,同时,当地经济水平和土地亩均受益决定了适度规模经营的规模下限。农业规模经营的大小与土地生产率和机械化程度无关,狭小的土地面积并不能阻碍土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机械化的推进。劳动力机会成本的大小是影响劳动力城乡转移的决定性因素,进而影响土地的流转速度和集中程度,适度农业经营规模的实现取决于非农收入或者说种植业以外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相似文献   

3.
2013年,国家扶持家庭农场发展,但家庭农场主才是家庭农场的主体和灵魂。在发展外部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少数农民可以从众多农民中脱颖而出,演变为粮食规模生产者,进而发展为家庭农场主,这很大程度上是由其个人内在特质主导的。通过对国内粮食规模生产者的发展历程研究,可以看到,这些个人内在特质主要有:坚定的信念、开拓进取的精神、执著和坚韧、善思与尚学、竞争性与亲和力、较强的承受能力。这为国家引导农业生产方式转型、瞄准扶持目标、培养农业后备人才的素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规贷款、种植规模与农场绩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使用2008年农村金融调查中获得的农户数据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结构、正规贷款和农场绩效进行了分析.本文的数据显示,农户获得的正规贷款主要用于农业生产,这符合我国当前金融政策的目标.本文进一步检验了开发型金融政策在农业绩效方面的有效性.在控制了农户获得正规贷款的内生性以后,本文发现:正规贷款对于规模较大的农场才能起到提高农场绩效的作用,对于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正规贷款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5.
家庭农场是不同于种田能手、大户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从种田能手、大户到家庭农场,是经营规模和资本投入不断增加,经营管理水平不断升级的过程。以松江楠村的经验看,家庭农场需要的支撑条件有: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对应的城市适度规模需求;活跃的在地非农就业;发达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地方政府和农村集体组织在农业功能区划、田间管理和服务方面的积极作为;村集体所有权、小农承包权和家庭农场经营权的制约平衡。这一系列条件的背后,映射着从“三个集中”到“四化同步”等政策框架的渐变。家庭农场的地方性实践启示人们,经营的适度规模需要政府在完善服务、统筹管理、财政支农、地权配置等方面有适度作为。  相似文献   

6.
居民自治的有效实现有赖于适度的组织规模。当前以社区居委会为核心的居民自治造成自治单元规模过大,居民自治的直接性、群众性难以实现,进而降低了居民自治的效率、效能和效力。因此,寻找适度的组织规模是推进居民自治有效实现的关键和基础。当前涌现出的院落自治、楼栋自治都是对规模适度的探索,这些探索为我们推进居民自治的有效实现指明了方向,即在推进社区自治的同时,将自治单元进一步下沉,大力培育社区以及小区等社会自组织。  相似文献   

7.
定量定性的实证分析结果均显示,农地的超小规模经营优势渐无,超大规模时机未到,而适度规模是有效的.固守“规模经营危害论”所倡导的小农生产并不可取,但也不可不顾大规模经营必需的条件而盲目扩大经营规模.坚定地发展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应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出路所在,但“度”的选择需要因时因地制宜.只有富裕农民才能稳定农村.通过综合效率评价指标以及成本利润率差异分析,可以得出,25-35亩的经营规模应是四川这类人多地少山地丘陵地区的适度规模区间.  相似文献   

8.
外汇储备规模管理问题一直是各国政府和学者关注的问题.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管理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认识与构建,二是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控制.外汇储备规模有效管理就是正确判定适度规模并有效控制适度规模的过程.本文首先定义了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目标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外汇储备适度目标区,并就如何控制外汇储备适度规模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王治  程星 《江汉论坛》2015,(4):21-24
21世纪是现代农业创业经济时代,发达国家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十分重视支持农民创业活动,在培育家庭农场和发展规模化经营等方面颁布、实施了许多激励政策.在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鼓励、扶持职业农民创业,实现以家庭农场为载体的农民转型与创业致富是帮助农民致富,推进城乡一体化与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培育职业农民和指导家庭农场创业发展将成为解决今后我国现代农业“谁会种地”课题的重要突破口,这有利于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调整创业孵化政策,更好地扶持职业农民进行创业,进而促进家庭农场向集约、专业与适度规模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董凌芳 《理论界》2013,(11):30-32
松江粮食家庭农场因其健全的制度安排与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在实践中得以成功推行.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其经营主体与适度规模的确定“嵌入”于特定的制度环境与社会关系中,达到了政府、土地流出方、家庭农场户等主体满意的效果,在社区和谐的基础上推动农民增收,确保粮食安全.但该模式的推广性也受特定制度环境与社区关系的制约.  相似文献   

11.
家庭农场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的作用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能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在实践中生命力较强。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家庭农场的作用是其他农业组织形式不可替代的,应确立其基础地位。家庭农场的一系列特征,决定了其具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枢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农业科技推广、耕地保护、传承农耕文明等重要作用。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瓶颈,制约了其作用发挥。应通过加强对家庭农场的扶持,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强化农场主教育培训,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措施,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波 《东岳论丛》2019,40(5):129-137
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从产业组织视角看,家庭农场下一步的发展应从追求适度规模转向追求产品细分和市场势力,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收益和形成持久的发展动力;还应寻求家庭农场与现在发展迅速的双边平台的进一步融合,加大现代化管理要素的注入,从而提高家庭农场的规范化管理水平,以期取得更大发展。而作为整合要素利用的一种有效形式,土地股份合作则可以成为培育家庭农场的重要机制设计与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3.
从国内外学者对政府规模、政府适度规模的相关概念进行综述。研究发现,政府组织具有天然的不断扩张的倾向,当政府规模不断地扩张到超出了社会需求时,必将与其存在的物质基础(即行政环境)背道而驰,亦会打破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两者间原有的平衡关系,这不仅不益于行政系统的优化,更不能带来良好发展,且迎面而来的负面效应也会不容小觑。因此,只有在建立了政府适度规模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政府行政职能的有效转变。  相似文献   

14.
《新学术》2007,(5)
关于适度政府规模的研究历来是众多学者研究的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规模扩张已成为一种趋势。如何使政府规模合理适度,已经成为各国追求的目标。本文从衡量政府规模的标准出发,对我国目前政府规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构建我国适度的政府规模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东岳论丛》2018,(3):36-44
本文以371个粮食类家庭农场的施药行为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家庭农场主个体特征、家庭农场资源禀赋、外部生产环境等作为解释变量,利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家庭农场施药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家庭农场主的年龄、受教育水平、从业经历、从事规模经营年限和家庭农场的是否三品一标认证、种植作物品种以及是否与农业龙头企业有联系、是否获得政府补贴等变量对家庭农场施药行为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家庭农场主的性别、农业技术水平和家庭农场自有劳动力个数、土地经营规模、是否有完整的收支记录、是否示范类家庭农场、是否有注册商标、是否加入农民合作社等变量则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16.
<正> 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和农业生产的蓬勃发展,我国农村出现了一大批农业生产专业户。专业户的经营规模基本适应我国农村目前的经济状况,因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但如何在实践中确定农业专业户的适度规模,以获得规模效益,仍是一个需要探讨的理论问题。一般说来,经营单位的规模,是指诸经营要素的组合规模。经营要素既包括生产过程诸要素,也包括流通过程诸要素。流通过的要素既包括产前流通过程的要素,又包括产后流通过程的要素。这些要素有机组合为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经济规模,就是适度规模。专业户经营的适度规模,就是指以专业户为经营单位的、在现有经济条件下能够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亦即可以实现规模效益的经营规模。影响农业单位经营规模的决定因素多种多样,而且随着  相似文献   

17.
一、小而全家庭农业经营格局的历史局限性。 家庭联产承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其局限性愈来愈明显。一是规模小,1987年我国农户土地经营平均规模为7.5亩,人多地少的浙江省农户旱地加水田平均经营规模只有2.7亩(水田2.2亩,旱地0.5亩),是我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规模最小的超小型家庭农业。耕地资源条件与我国相近的日本的家庭农场的平均经营规模也有17亩,是我国农户的一倍以上。二是专业性差。农户不但承包小块耕地,还承包小块山林、滩涂、  相似文献   

18.
粮食安全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国家战略性问题。在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农村土地撂荒和农业劳动力不足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家庭农场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不但能够解决土地撂荒和农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还有利于提高粮食生产经营的集约化程度,从而保障粮食安全。然而通过对河南省舞钢市21个家庭农场进行调查之后发现,家庭农场呈现出显著的"非粮化"倾向,原因主要在于粮食经营投入高、收益低。因此本文在对该地家庭农场"弃粮从经"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引导家庭农场转向经营粮食作物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人口条件 ,特别是生育率水平及其变化是影响家庭户规模的重要因素。生育率对家庭户规模的影响是通过多种途径综合起作用的。若把生育率按现实生育率和以往生育率分别考察 ,并把家庭户规模分解为成年人数和未成年人数 ,可以发现生育率对家庭户规模的影响有直接影响 ,也有间接影响 ,后者是通过家庭结构的变化发生的。通过分解分析 ,可以对我国八十年代家庭户规模变化的阶段性特点作出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20.
家庭农场与合作社是政府鼓励和支持发展的两个主要新型经营主体,而二者融合发展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方向。文章基于798个种植型家庭农场的调查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测算出家庭农场的生产技术效率,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位数回归模型考察了加入合作社对家庭农场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家庭农场平均生产技术效率较低,采用PSM方法消除样本选择偏差后,参与合作社可显著提高社员家庭农场的生产技术效率,且在采用变换核心变量、敏感性分析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参加合作社对绩效水平低的家庭农场影响较大,而对绩效水平高的家庭农场影响较小。文章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支持家庭农场参与和领办合作社;提高合作社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