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时代新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社会治理,结合新的实践进行理论思考,提出社会治理的理想和目标设计,强调通过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来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指出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培育核心价值观是提升社会治理的基础工程。研究习近平社会治理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经济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和论断,形成了完整的经济思想体系和理论架构,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理论的最新成果。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论,诠释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涵义;以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论述,展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实践价值;从法治上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制度化的方案,构成了习近平社会主义市场法治经济理论的核心体系;通过"一带一路"搭建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多重平台的宏大战略,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理论与实践的完美融合,多维度展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空间张力"。 相似文献
3.
4.
在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批判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关于社会建设、社会管理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建设思想。同时,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建设思想也根据形势与时俱进,是对国际国内客观形势以及党的执政基础变化的客观反映,具有很强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5.
6.
社会质量理论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目标及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路径.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有必要对社会建设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和障碍展开深入研究,并进行理论创新.社会质量理论作为国际社会政策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范式,可以为中国的社会政策分析提供理论依据.该理论倡导社会团结理念,也涉及社会经济保障与社会和谐的关系.这对于缓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快速经济增长所造成的各种社会问题,并设立相关的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顺利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有关社会治理的论述是对社会治理理论的创新发展,是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鲜活展现,是社会治理中人本价值的体现。它在理论维度上诠释了马克思主义有关社会共同体建设的论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理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延伸;从价值维度上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拓展了人民群众的主体积极性,坚守了共享发展理念;从实践维度上借助互联网建立生态化治理体系、提升多元治理格局、培育社会治理主体意识。党和国家对社会治理的新探索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更为宏观的层面上树立了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8.
9.
近年来,我国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走向主要呈现出从一般性走向具体性、从译介性转向研究性、从单一性趋向综合性等三大特征.同时,为拓展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新视野,就要深入挖掘马克思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的思想资源,重点关注马克思关于现代社会的理论探讨和自觉加强对现实社会建设进程的研究.尤为重要的是,要注重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研究中一般与具体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0.
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学习江泽民的社会建设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以邓小平的社会建设理论为指南,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社会建设理论.他认为,社会建设的根本出发点是有利于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建设的重点是改善民生;社会建设的目标是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社会建设的手段是构建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机制,具体包括社会发展机制、社会稳定机制、社会流动机制、社情民意反映机制、收入调节机制和社会共识机制.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的文化建设思想从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的整体性、发展性、开放性和人本性特征出发,认为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格局中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强调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以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发展,要加强与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以保持社会主义文化活力,要重视人民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地位。习近平的文化建设思想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13.
14.
习近平党的作风建设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党的作风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重视作风建设是我们党卓有成效的传统做法,作风问题是当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持群众路线、真抓实干、艰苦奋斗、批评和自我批评、克己奉公、公道正派的工作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抓党的作风建设的主要特点: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决心大;以上率下、领导带头,作表率;坚持原则、讲认真,动真格;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使长劲;综合施策、标本兼治,讲科学。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新时代美好生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美好生活"构成其思想体系中提纲挈领性的核心概念。就存在语境而言,它作为新一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目标而存在、作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一极而存在、作为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需要而存在;从主体向度而言,党和政府是其领导主体与责任主体、全体人民是其创造主体与享受主体、世界人民是其关联主体与共建主体;从时代内涵来看,主要包括国内层面的"五位一体";从实现途径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其必由之路,"辛勤的劳动"是其根本动力,"美好的世界"是其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17.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华文化和时代精神的精华。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为战略出发点,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轴,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落脚点,构成了一个科学完备、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回答,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主体性和历史主动性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文化观的统一,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性发展和原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18.
19.
20.
黄雯怡 《国外社会科学情况》2023,(2):16-26
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发展的重要方法论,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本原则之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架构主要包括生态自然观、生态历史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民生观、生态治理观、生态安全观、生态全球观等方面,其中蕴含了守正创新的哲学思维和理论品质,守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方法论之正、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守新中国成立以来环境保护探索实践之正,创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之新、创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之新、创人类文明形态之新,为新时代新征程深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