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制造的西方媒介形象——对2007年、2008年《华尔街日报》的内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国家产品的形象,是该国国家形象在经济领域的折射.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从报道总量、报道侧重点、报道态度等维度进行测量,基本勾勒出2007、2008年<华尔街日报>上中国产品的媒介形象.<华尔街日报>对中国产品的刻画以负面居多,善于通过横向扩大辐射面和纵向延伸时间表来表达其隐性的偏见. 相似文献
2.
约翰·巴思醉心于叙事艺术30多年来,媒介融合在其创作中发挥了重要功能。本文以其自传体小说《曾经沧海》为例,分析这部作品的媒介融合特点:歌剧化和网络化文本。作家运用媒介融合打造新的小说,既是对后现代小说生存困境的突围,也是对媒介变革深刻影响到文学的演进方式和形式这一事实的积极回应。笔者最后指出巴思的这种创新对小说形式史具有一定创新意义,且为当下电子媒介所培育的文化之弊病提供了一种抵抗的可能,但是以媒介融合为创作手法的小说与作家所期望的创作一种具有愉悦功能的纯文学尚有距离,其影响未能走出学术圈。 相似文献
3.
梳理总结国内外关于媒体融合的研究,以《人民日报》为例探析媒体融合视域下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在媒体融合视域下,《人民日报》推动媒体融合向移动化、微平台转型,提升移动传播力;应用互联网思维,推动语态创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最新技术,提供高质量的新闻信息产品;树立一体化发展观念,塑造品牌合力,传播主流声音。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新型主流媒体建设更趋向内容主流化、深度融合化、社交个性化、影响国际化。 相似文献
4.
图书出版业与影视业的互动,是一种跨媒介的营销模式,该模式被广泛运用在好莱坞电影产业当中,电影导演将畅销的图书选为剧本,随后改编成影视作品,影片的上映也会促进原著销量的增加,两者可谓互惠互利.在往年上映的热门影片中,由小说《地狱》改编而来的《但丁密码》可谓是图书与影视互动的经典案例,图书与影视的跨媒介营销模式日臻成熟,但... 相似文献
5.
“积极老龄化”是全球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理念和政策基础。日本作为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在践行积极老龄化理念、建设适老化社会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日本《朝日新闻》借助于积极老龄化媒介话语的建构,在社会动因、媒体环境视角及其老龄化报道等方面阐释了积极老龄化内涵,发挥了媒介赋权功能,并构建讨论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和谐。这些经验和做法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应结合中国老龄社会特点,在积极老龄化媒介话语建构中创新报道理念,充分了解群体需求,完善信息功能;丰富报道话语,强调参与共建意识,提升群体成就感;挖掘报道价值,增强舆论引导功能,推进形象建构。 相似文献
6.
《思维创新》是一部有关创新问题研究的力作。《思维创新》抓住了创新的支点,找到了创新的源头,揭示了创新的本质;对创新进行了全面、系统而又深刻的阐述;在理论上实现了对创新方法论研究的突破,并在实践上提出了创新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7.
颜娅娜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3,(1):83-87
音乐性和历史性是丽塔·达夫诗歌的主要艺术特征。从跨媒介的音乐视角,追寻诗集《托马斯和比尤拉》在结构上模仿音乐的“对位”结构,剖析诗集中布鲁斯、“变奏曲”以及和声音乐技巧在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的有机结合,展现一个以个人成长史与移民史共鸣为主题的音乐诗集。 相似文献
8.
9.
10.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一书提出经济学思维方式与秩序,并对秩序的延伸——产权、产权深化——资源优化配置以及经济学的常规思维——边际、经济思维的政府与市场进行深度剖析。该书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广为人知的社会现象,与经济学严谨的思维方式结合起来,展示出一种特殊的"经济学想象力",从而引导读者学会经济推理方式,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分析问题。经济学思维有助于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所面临问题的根源。读《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用这种思维方式结合中国现实问题作一些思考,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如何顺应新媒体时代下媒介发展的规律,在媒介融合的新趋势下进行媒介互动的积极探索和突围,已成为摆在地市级党报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作为地市级党报,应顺应潮流,通过开拓新媒体领域,延伸受众范围;结合新媒体优势,实现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权威性的统一;实现“报网互动”,使读者本身成为新闻来源;抓牢传统报业具备的“思想性”优势,形成地市级党报的“核心竞争力”与“品牌效应”等途径,促进媒介互动,从而提升主流媒体的影响力,营造实现“中国梦”的良好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2.
13.
《西游记》作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作品,有着繁复的改编史,而近年来蜂拥而现的影视改编使《西游记》再一次成为热点。在改编过程中,从人物形象的颠覆可以看到西游电影的主题重塑,而这种主题的变化是由单纯的打杀式的惩恶扬善,上升到了对于人性、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探讨以及对自我意识的挖掘。通过对西游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剖析,找出人物形象颠覆和主题重塑的原因,从而促进中国传统文学与电影艺术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经济学并不是完全排斥或对立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契合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深邃思想,这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最为有利的文化根基。因此,进行现代经济理论的创新应从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中去吸取理论智慧,集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思想与西方经济学的精要,以再造指导中国市场经济实践的经济学。这既是一个文化融合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汉代<左传>的地位经历了巨大的转折,西汉时,它是受到官方排斥的私学;在东汉,它的地位逐渐上升,最终成为对<春秋>的权威解释.它受到排斥的原因有两个:首先,它始终达不到学官争立的标准;其次,它对<春秋>的解释与汉人对孔子与<春秋>的普遍信仰相去甚远.而它在东汉时地位的逐渐上升,则主要得益于东汉学术思维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政治意识与人性的悖论、融合-解读《红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婧磊 《延边大学东疆学刊》2002,19(2):77-79
文学和政治的关系复杂微妙。文学既不能单纯成为政治的传声筒 ,又不能成为脱离生活意义的纯文学。产生于特定年代的《红豆》既囿于一定的政治环境 ,又对人性有所丰富和发展。为此应给予《红豆》客观的评价。在题材上 ,既是对 30年代“革命 +恋爱”主题的延续 ,又是对十七年文学中 ,描写革命战争或现实生活 ,迅速及时地配合政治需要的文学主潮流的一种背离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前后的政治舆论动员涉及"革命"学理论证。《民报》作为话语系统,其对革命的表述策略在政治宣传中有集中的表现。《民报》被查禁本属媒介事件,引发巨大反响,并迅速演化成政治事件。查禁前后的政治语境及其相联系的舆论氛围尤其值得重视。章太炎主持下的《民报》逐步改变了早期激进与和缓的折中的办报路线,益发地偏左。这涉及革命阵营内部老同盟会与原光复会之间的分野,特别是孙中山与章太炎之间的矛盾。后来者常据此将《民报》停刊完全归结革命思想分歧的产物,实际上,《民报》的停刊有着更为广阔的政治背景,它关联世界范围内远东政治格局的变迁。面对中美、中日、美日关系联动中的利益抉择,为避免将清廷推向美国的怀抱,日本对清廷及革命者采取了均势外交策略。这亦是《民报》第二十四号暂时停刊的重要原委。《民报》被查禁事件发生在辛亥革命前夕,《民报》被查禁的历程及局内、局外人解读,反映出革命元首与政治资源获取、日本外交策略及其对华政治舆论控制等种种联动关系造成复杂纠结的历史变数。 相似文献
18.
于丹从《论语》中悟出了许多道理——天地人之道是“神于天、圣于地”;心灵之道是“三省吾身”;处世之道是“不抱怨社会不公,不抱怨处世艰难”;君子之道是“不是苛责外在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来‘苛责’内心”; 相似文献
19.
《中州学刊》2019,(6)
电视媒介在戏曲经典艺术的传承发展、创新性转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戏曲经典《桃花扇》的传播案例来看,电视媒介助推戏曲经典成为文化资源,使其从文学文本和舞台文本转化为电视媒介文本,并形成多样化的跨媒介文本形态。电视媒介不仅提供了戏曲经典再传播的媒介空间,更是以全新的媒介文化冲击、消解和融合戏曲经典,使其从精英文化、古典文化的代表朝大众文化、现代文化转向,提升了戏曲经典的文化价值。戏曲经典的电视化不应该满足于现代媒介语言的传达,而更应该倡导电视媒介美学观念的吸收,从而增强和创造戏曲经典的美学价值。我们应该充分重视电视媒介及新媒介,扬长避短,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20.
张艺谋执导的《英雄》作为一个英雄的话语,一方面反映了当今世界求和平发展与统一安定的主流意识形态,另一方面透露了突出的求生意识、帝王崇拜情结与法西斯强权逻辑等暧昧不明的意识形态内客,可谓是一个崇高与崇高暧昧的集合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