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由中国北方文艺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词典》 ,是当代俄罗斯文学研究的一项重大收获 ,这部工具书不但填补了在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而且在丰富俄罗斯文学的概念、客观描述 2 0世纪俄罗斯文学发展历程、充分评价和全面展现 2 0世纪俄罗斯文学真实面貌等方面 ,做了许多具有创见性的工作。这部词典所涵盖的“俄罗斯文学”的概念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既不是政治上的 ,也不完全是民族意义上的 ,而是就 2 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实际状况 ,泛指 2 0世纪用俄语写作的文学作品总和。这种广义上的取舍 ,大胆突破了一些传统观念上的限制 ,使我…  相似文献   

2.
张冬梅 《学术交流》2005,(8):131-133
姚斯接受美学的核心就是要以尊重接受者为中心,从强调"读者中心"到"为什么要以读者为中心"以及"如何实现和突出读者的中心地位",最终推导出文学史不应该只是作家史、作品史,而应该是包含读者接受的历史和社会性的接受美学史.文学史不仅仅是作家的文学史、批评史,也是文学接受者的文学史、批评史;文学史不仅仅是人类创造的思想史,也是人类的艺术史;文学史不仅仅是属于历史的文学史,也是当下时代的文学史.推倒文学的围墙,让文学接受者与文学本身对话,让文学艺术与文学思想对话,让当下时代与历史对话,应重新编写我们当下时代的文学史.  相似文献   

3.
据苏联《社会科学》杂志1985年第3期报道,为了纪念伟大的俄罗斯作家契柯夫诞辰125周年,苏联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和苏联作家协会,于1985年1月23—24日在莫斯科举行《契柯夫与世界文学》会议。近20名学者在会上作了报告,其中有:《关于研究契柯  相似文献   

4.
何雪梅 《学术交流》2007,(8):164-165
亚历山大·勃洛克(АлександрЬлок)(以下简称勃洛克)(1880-1921)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学象征派诗人的杰出代表,也是享誉世界的俄罗斯诗人.他从一个象征派诗人,成长为十月革命的热忱歌手,经历了革命风暴的洗礼和艰难曲折的艺术探索.在其生活道路和艺术创作中,时代的变迁,社会生活的骤变以及革命所带来的巨大变革力量都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5.
研究界注意到,在俄罗斯文化史上,启蒙时代是俄罗斯作为大国崛起的重要节点.在整个俄罗斯启蒙文化的史册上,有两个历史人物的名字特别显赫,除了早期起重要推动作用的君王叶卡捷琳娜二世之外,另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名字就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亚历山大·普希金.普希金无疑是欧洲和俄罗斯启蒙主义文化运动在俄罗斯取得的最大成果之一,这也是俄罗斯文化史的一个共识.在俄罗斯文化界的传统评价中,普希金通常被视为伟大的俄罗斯诗人、小说家、批评家、语言创新者、历史学家、文艺思想家,而近年来他作为俄罗斯文化史上一位出色的启蒙教育家的身份也得到重视.别林斯基关于普希金的抒情诗是“青年最好的教科书”的名言虽然是从文学批评角度的赞誉,但也意在强调普希金艺术经典的教育意义与功用.俄罗斯文化史大家利哈乔夫院士在其最后一部力作《沉思俄罗斯》中倾情倡议将普希金的生日作为“俄罗斯全民文化节”,这正突显了普希金在俄国启蒙文化史上无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6.
倪思然  常瀚文 《创新》2012,6(6):108-110,128
在俄罗斯文学史上,普希金不仅是伟大的诗圣,而且在小说创作中取得了显赫的艺术成就。通过剖析普希金在小说中塑造的一系列女性形象,可以从其作品所体现的善恶观、爱情婚姻观和幸福观三方面洞察作家追求个性自由独立,彰显崇高人性理想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关于通俗文学的艺术思考——从贾继红的长篇小说《断崖火鸟》谈开去○刘俐俐匈亚利文艺学家、美学家卢卡契曾对叙事性的文学有深入的研究,他意识到叙事体的作家们,他们的全部艺术描写他们所处的时代的客观现实有着复杂的关系。他说:“认识以往文学发展的伟大面貌是一件...  相似文献   

8.
一、学院派诗人 在美国文学史上,往往把作家分为“白脸蛋”与“红皮肤”两类。前者偏重欧洲传统,讲究形式。在诗歌领域,以T.S.艾哈特为首,成为威严的学院派。后者重视美国本土文化,书卷气轻,在诗歌领域,以W.C.威廉斯为主,弗洛斯特、桑德堡、林塞或金斯堡都是美国乡土气重的诗人,19世纪的惠特曼和狄更生更是开这风气之先的著名诗人.这些诗人都在非学院派之列。 至今,学院派与非学院派并存于美国诗坛。他们互不服气,各自以己之长攻他人之短。他们在动荡的60年代,争论尤为激烈,结果却使美国诗歌形成了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格局。总的来看,非…  相似文献   

9.
阿吉是贾平凹的同名中篇小说中的主人公,其性格特征与鲁迅笔下的阿Q颇多相似之处,可以说是一个阿Q式的人物.贾平凹创造这个人物时,正是想把他作为一个新世纪的阿Q来刻画的.但是,阿吉毕竟与阿Q有许多不同的地方,这体现了两位不同时代的作家对时代、社会和人生等思考的侧重点不同.另外,在形象刻画方法上,两位作家也有他们的同与异.  相似文献   

10.
林精华 《求是学刊》2020,47(1):124-136
现代俄罗斯文学之产生并非一蹴而就的,普希金只是完成了从古罗斯向现代俄罗斯转型的关键性人物。事实上,伴随着彼得一世改革,帝俄当局鼓励大规模译介欧洲流行作品,使得法国古典主义文学艺术长驱直入,以图培养俄国人欧洲贵族的风范。但是,报刊审查制度却未能阻挡流浪汉小说之类的历险记作品也随之进入俄国,并且这种看似低俗实则倡导人性解放之作,更受城市化进程中的市民读者阶层青睐。更重要的是,这种情形吻合加速学习欧洲的时代潮流,意外地启示了当时的译者也去模仿这些译作而创作俄罗斯文学,俄国第一批文学家费多尔·艾明、楚尔科夫和科马洛夫等,就创作了大量用欧洲历险记的结构去书写俄罗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小说。这种小说为1812年抵抗拿破仑的卫国战争胜利之后俄罗斯旅行记及其诗学的孕育提供了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一 1.我很欣赏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所运用的局部分析与宏观把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研究20世纪文学,迎面而来的是一大批文学大师;星汉灿烂,目不暇接,从谁人手呢?按照汤因比的看法,不论多么伟大的作家,其自身也不能是说明他的自足范围。福克纳伟大,缺少了对乔伊斯、普鲁斯特的了解,难以阐释福克纳的来源。马尔克斯卓然,不知晓拉美文学与欧洲文学的冲撞和交融,又怎能把握魔幻现实主义的真髓。看来,每位伟大的作家都是我们这个世纪文化大潮激荡起的巨涛,都是从我们这个世纪文化土壤生长出的大树.有必要从整体上把脉20世纪文学走向,以从20世…  相似文献   

12.
果戈里与狄更斯的创作——这是一个原则的、中心的问题,已经有许多研究者从各个方面对它进行了探讨,而且他们当中某些人(B.维诺格拉多夫、A.叶利斯特拉托娃等)认为,可以说有一个果戈里或狄更斯的专门的文学发展阶段。与这两个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文学发展中包含了一种深刻的叙事风格的转变,在这之后的作品中的语言似乎和过去不一样了。并不是每一个伟大的作家都能带来这种转变。在狄更斯的前辈中带来同  相似文献   

13.
俄苏汉学家善于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美学观将中国解放区文学置于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发端的中国新文学的大系统中进行总体考察和宏观把握.他们认为,中国解放区文学作家发扬光大了鲁迅战斗的优良传统,深刻理解和把握民族文学遗产和民间口头文学创作,在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创作出了充满现代内容的新型的人民文学.新生活、新人物、新思维是其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4.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对于研究作冢传记和传记体作品是一种最适当的方法,不过这种方法在阅读心理学和文学创作心理学领域尚未运用过.为了确保抽样的代表性,人们共选出137位世界公认的古典作家与当代作家的传记和自传体作品,并将这些传记资料分成5组进行分析:1)传记资料的概况;2)文学创作能力结构的基本成分;3)阅读能力结构的基本成分;4)作家在青少年时代文学能力发展的客观因素;5)作家在青少年时代文学能力发展的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15.
论因特网给文学研究带来的课题与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因特网带来了新型的文学创作方式在探讨新兴的网络文化及其对作家创作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远影响时 ,有专家认为 ,“在电视时代 ,文学在影视传媒冲击下有被边缘化的趋向 ,但在后电视时代 ,随着个人化媒介———电脑的出现 ,文学也将趋向个人化 ,从而获得新的生机 ,恢复应有的尊严。”〔1〕在网络时代 ,网上创作将成为一种新的写作方式。作家在自己的电脑上写作时 ,读者可以通过因特网同步阅读作家写作的每一章节 ,彼此能够就小说中的情节、人物、命运和语言进行交流和沟通。作家可以采纳 ,也可以不采纳 ,读者也可按自己的想法改写或续写…  相似文献   

16.
现代东北文学中出现了众多的俄罗斯人形象,东北作家们对俄罗斯人形象的描摹,一方面显示了近代以来由于种种历史政治等方面的原因俄罗斯文化对现代东北文学的深刻影响,为现代东北文学增添了几许异国风味,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生活在东北这块黑土地上的人们所演绎的独特的社会人生景观.现代东北文学中的俄罗斯人形象反映了近代以来东北地区战乱频仍的历史现实和多元文化杂糅、儒家文化传统薄弱的文化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盛唐诗人与僧侣交游的特征及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绍良 《唐都学刊》2001,17(2):25-30
盛唐是佛教与诗歌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在这个时期,诗人们不仅频繁地与僧侣相交往,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更新和丰富了传统的山水意识,由泛神主义过渡到情趣主义,完成了山水诗由谢灵运尚巧模式向浑成模式的转变;僧侣们的文学意识加强,在与诗人的交往中,传佛习诗、以诗会友,文学也成为他们悟禅明性的常用手段.慧远时代以神僧崇拜为主的诗人与佛界交往的模式被打破,佛界领袖和一般僧人都成了诗人们交游的对象,形成了诗人游佛与僧侣习诗的诗佛互补模式,为中晚唐诗僧的大量涌现创造了气氛,奠定了基础.因此,从诗歌与佛教相结合的角度来说,盛唐依然是一个不容忽略的特殊时期.  相似文献   

18.
文学传统与个人才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学传统构成了后人文学活动由以出发的必要起点 ,但文学传统也离不开个人才能 ,文学传统只有是在那些具有非凡才能和创新精神的“卡里斯玛”型天才人物手中方能生生不息地得到延传。天才人物在文学传统革故鼎新的过程中首开风气、建立规则 ,但又不将传统和规则概念化 ,他只是提供一种典范。这种天才人物所建立的典范又不与理性活动势不两立 ,它以理性为基础又超越了理性 ,扬弃了理性却又将理性保存于自身之中  相似文献   

19.
徐艳萍  谢娟 《唐都学刊》2009,25(3):118-121
如果在超越狭隘民族立场的前提下去看待世界文学或人类总体文学进程,就会发现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即整个文学发展系统是由全人类各民族文学共同交织而成的网络,是一个文学共同体或文学时空联合体.国家民族文学的本土纵向继承和不同国别、族别文学传统之间的横向借鉴的合力共同构成了文学发展总的动力.泰戈尔的诗歌熏陶了一批中国最有才华的诗人和作家,诸如郭沫若、徐志摩、冰心等,而他们的作品,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读者,从而揭示泰戈尔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移民文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苏联的解体、政局的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俄罗斯,人们开始重新评价苏联时期的文学创作。一度辉煌的一些作家被冷落一旁,而十月革命后因种种原因被打入“地狱”的作家开始被人们“挖掘”、研究、重视,苏联时期被禁止传播的作品开始出版发行。俄罗斯移民文学做为新时期的“宠儿”,成为当今俄罗斯文学界研究的热门。索尔仁尼琴的回归更引起了文学界的骚动,把对移民文学的研究推向又一高潮。俄罗斯移民文学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产物,它是俄罗斯民族文化宝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移民文学之所以成为俄罗斯文学中宝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