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一个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不断赢得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是第一执政能力,是最大的执政能力,而脱离群众则是最大的危险。因此,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 相似文献
2.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是密切党群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成功执政的根本保证,党群关系是检验我们党执政能力的根本指标,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其中,保持社会稳定是最重要的,最基础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内民主建设得好,就会在人民群众中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影响力和说服力,从而有力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要实现这个目标.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是关键。为此,必须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深化对党内民主的本质的认识,明确党内民主的实质是保障全体党员在党内当家作主的权利;二是积极探索发展党内.民主的正确途径.从我们党自身建设和发展的实际出发,按照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党内民主。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的实践表明,党在探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提高人民当家作主的能力。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应该看到,提高共产党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能力,理所当然地包括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是共产党的“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能力和民主执政的能力,一是人民的“当家作主”的能力。在当代中国,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 相似文献
6.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就需要党员领导干部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坚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7.
解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有一个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问题:党的执政能力究竟是什么?其实,对这个问题并不需要绕很大的弯子来讲,更不需要离题太远,去搞得很玄乎。开宗明义,说得通俗一点,党的执政能力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一切能力,都是为人民执政;一切能力,都要为人民执政。 相似文献
8.
解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有一个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问题:党的执政能力究竟是什么?说得通俗一点,党的执政能力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一切能力,都是为人民执政;一切能力,都要为人民执政。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启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党领导的伟大事业要把和谐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把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科技经济顾问委员会办公室 《决策咨询通讯》2005,16(6):79-80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坚持和发展了这一重要思想,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表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决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作为城区党委、政府,能否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真正落实到基层,使之成为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以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大局稳定,是区级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和具体体现。目前,影响城区发展稳定的因素很多.在城郊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其根本原因是村级组织薄弱。城郊农村随着城市的发展而财力巨增,但文化发展相对较慢.管理滞后,致使各种矛盾凸显,严重影响了稳定.影响了执政基础。城郊农村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抓好村级组织建设。二七区结合自身实际,针对农村矛盾多发、基层政权建设还不完善等问题,探索了一条“一学习四评议两规范”的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2.
领导形象是指领导者在其领导活动中,在下属和公众心目中留下的综合印象以及得到的总体评价,是一个领导干部综合素质、道德品质、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等内在品质的集中体现。领导形象是领导者在人民群众面前公开树立的一面旗帜,是其有效实施领导行为的“无形资产”。江泽民同志曾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在群众中树立什么形象,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探索和实践新时期如何塑造领导形象,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领导者应该强化形象意识,高度重视良好形象的塑造。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五不”: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在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中指出:“要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党的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则必须始终是人民利益的忠实践行者。具体地讲,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级党委是党的组织结构中的重要骨干部分。加强县级党委的执政能力建设,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发展地方经济,造福人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具有基础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礼会的能力。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和谐”将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追求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也将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调。 相似文献
17.
执政党的执政基础,即执政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而实现自己的宏伟目标,这是决定执政党兴衰的根本因素。党的执政基础牢固与否,直接关系到党能否保持长期执政的地位,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已成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课题。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把党的作风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干部作风上存在的不足,既有方法问题,也有思想感情问题,我认为首先是感情问题。对人民群众怀有深情,就必然自觉地努力改进作风,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5·31”重要讲话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善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新论断。贯彻这一思想,就要不断提高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论断,并把它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战略提到全党面前。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无疑指明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目标,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是当前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指南。那么,怎样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