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度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史,社会主义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至今也有了几十年的历史。作为两种根本对立的政治制度,它们之间有何本质区别呢?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对中国与西方两种对立的政治制度很少用比较方法进行研究,不仅对两者的区别不甚明确,而且还有人认为我国人大与西方议会的性质相仿;我国的全国人大、国务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关系,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政府和最高法院的关系相似,是一种“三权分立”的关系。显而易见,这种观点是对我国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曲解,  相似文献   

2.
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是一个很大的题目。这几年,我国法学界、伦理学界、社会学界都进行过多次的讨论。为什么这几个学术部门都很关心这个大课题呢?道理很简单:一是社会治安与国与民关系都非常密切;二是社会治安问题为法学、伦理学、社会学共同研究的对象。本文的意思,是想从社会约制的若干手段之地位、作用和它们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之间的关系方面,发表一点管见:  相似文献   

3.
人大监督是树立宪法权威、维护法制统一的关键,更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实现法治的具体要求。由于人们观念的偏颇和立法对人大监督制度的规定过于原则,人大的监督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人大监督工作缺乏可操作性,监督方式存在着程式化和形式化弊端;监督内容也不够全面,阻碍了人大监督作用的发挥。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立足现实,提出具体加强和完善人大监督职能的措施,对于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宪法、法律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政体在七个方面的成长,揭示了它们在政治学和宪法学研究中的意义,并就如何进一步促进这一政体的成长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毛泽东奠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的基本框架,而将这一理论具体化、制度化和法律化则主要是由董必武完成的.董必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思想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并且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权建设理论.研究和学习董必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思想,对今天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人民代表大会的质询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询是人民代表大会发挥监督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现行质询制度的实际效果并不能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质询制度的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人民代表的代表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论人民代表大会公开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代表大会公开原则是建立在人民主权思想、市场经济的平等观念和权力监督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基本内涵包括人民代表大会的议事活动及其过程公开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或决定的文件、资料、信息情报公开两方面.实现公开原则的途径是建立旁听、报道与转播、刊载和查阅等制度.  相似文献   

8.
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这一点,人们已经形成了深深的共识。加强的途径主要在健全和完善。因此,结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际运行状况,系统地探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无疑具有极为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政治话语语境中,共和主义有古典与现代之别。尽管现代共和主义打着"复兴"的旗号,但它并不是对古典共和主义的简单"接续",其中也蕴涵着"断裂",对古典共和主义的探究将有助于我们对共和主义的整体性把握。通过对古典共和主义的"历史考古学"分析,我们发现在古典共和主义传统中存在着精神和制度两个维度,即公民共和主义与制度共和主义,公民共和主义主要体现为整体主义思维、注重美德、强调公共利益、主张平等以及提倡积极公民观念等一系列内在精神;而制度共和主义则主要表征为混合均衡政体这一外在形态。  相似文献   

10.
基于民主宪政体制关于代议机关权力的合法性来源与合理性运用之普遍诉求,从赋权和限权两个维度,对代议制度的起源和西方分权理论作了历史考察,论证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以往民主制度的超越。这种超越主要表现在民意代表的选拔体制、民意表达的渠道体制、政治协调的体制、政治权利运用以及社会监督的体制四个方面,既吸收了人类以往政治文明的合理内核,表现为开放的形态;又呈现出严密的逻辑结构,克服了古代代议活动和近现代资本主义立宪民主制度的弊端,将最终保证中华民族和平崛起。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几年,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反复强调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不仅是对全党全国人民以及各级人大提出的新要求,而且也是对宣传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如何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宣传,既是一项严肃紧迫的政治任务,也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据此,本文拟就这方面的问题作一些研究和探讨。所谓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宣传,我们认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宣传。主要内容有,人  相似文献   

12.
13.
王里 《理论界》2008,2(4):25-26
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是应对我国社会急剧变化、矛盾冲突丛生的特定背景下的特定需求,它试图通过协商和调解等方式来化解各方矛盾与冲突,而要有效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一种特殊理念来指导:具有宽容、妥协、协商与合作的共和精神。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可以通过培养公民协商意识,建立和完善以民主、法治为核心的共和制度,以及拓展共和社会生存空间等方面,来达到弘扬共和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政治思想是伴随政治权力的形成而产生的.在共和主义政治哲学中,政治权力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始终是共和主义思想家们关注的重点.回顾共和主义从古典到现代再到当代复兴的坎坷发展历程,其政治权力观经历了从至善到非道德、从分立制衡再到无支配的历史演变.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来考察共和主义政治权力观,有助于深入探究共和主义这一古老的西方政治传统.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胜利后,在孙中山等人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推动和主持下,中国形式上建立了一套以法、美为榜样,以三权分立原则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这是中国人完全照搬移植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经过几年的试验、运行,它逐步蜕化、变质,最后成为封建军阀争权夺利的工具.民初民主政治实践是我国政治从传统到现代发展的一件大事,对之重新进行审视、反省,总结经验教训,对于今后我国的政治发展和政治现代化有重大裨益.  相似文献   

16.
公民是伦理治理或善治的主体和关键要素。一个有效的、持久的和正当的伦理秩序,是公民施行的治理,也是对公民实行的治理,因而就可以理解成是公民的"互治"。公民身份的共和主义解释所涵括的积极生活、爱国主义、勇敢、宽恕和承诺等伦理美德能够极大地克服当下以个人权利为导向的"公民私人化"倾向,更加符合当代政治社会的公共性和重叠性情境。  相似文献   

17.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立法程序的健全与完善,直接关系到我国地方立法的质量和效率,是确保地方立法公平、公正、科学、高效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我国现行地方立法程序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对我国的地方立法程序提出一些改革和完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 随着专门委员会工作程序化和制度化的不断加强,制定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议事规则已经提到人大自身建设的日程上来。本文就专门委员会的议事原则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途径。提升“人大民主”水平,一是理顺党与人大的关系,落实宪法赋予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二是加强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真正发挥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三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制度,保证人大代表真正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受人民监督。  相似文献   

20.
共和革命与法律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中,1911年辛亥革命所引发的第一次法律革命,旨在实现从封建专制主义法律秩序向近代民主主义法律秩序的历史转变。本文考察了这次法律革命的形成背景,探讨了这一法律革命在国家制度、权力架构、价值取向及法治机理诸方面呈现出来的新变动,从而揭示这一法律革命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