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健 《南方论刊》2010,(3):100-101
读《红楼梦》,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感悟,因为人生是饱含酸甜苦辣的,是丰富多彩的。红学家段启明说:“《红楼梦》之所以伟大,之所以感动万千读者,主要是它最真诚地写出了人生的真象和真情,是一幅千古罕见的人生图画。”最近,我阅读了吴月明著的《红楼人生解码》,感觉作者作为茂名市教育局、茂名市语委的干部,作为公务员,潜心研究《红楼梦》而能出版专著,感到惊奇。惊奇于作者对《红楼梦》解读的深透,对现实人生领悟的深刻,  相似文献   

2.
刘梦溪在《内蒙古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上发表的文章《红学五题》中的第五节《马克思主义与红学》,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通常有一种说法,从一九五四年批评俞平伯先生的《红楼梦研究》以后,开始了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红楼梦》。这种说法对不对呢?我认为是对的。因为在一九五四年之前,《红楼梦》研究的主导的观点和方法,不是马克思主义的……。” 国内两本“红学史”专著,一本是郭豫适的《红  相似文献   

3.
肖鹰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6(12):24-28
《红楼梦》是一部浓缩了中国文化的人生感、宇宙感、历史感的大诗,是一部中国传统人生的百味诗、中国传统审美文化诗美的结晶.读《红楼梦》,一定要以诗意的眼光去读,它的基本情景都是一个又一个的诗景.《红楼梦》的诗意的核心就是"情",是对人生世界无名的感触和关爱.无论电影还是电视,均对《红楼梦》的诗意误解遗失处处,《红楼梦》这样一部大诗,有很多场景,是任何电影或者任何具象不能演绎的,我们不可能通过电影电视来保持经典.经典只存在于经典当中.  相似文献   

4.
首先,让我热烈地庆贺我省红学讨论会和江苏省红楼梦学会成立大会的开幕!我来讲话,是“逼上梁山”。为什么这样说呢?第一,我不是从事《红楼梦》研究的人。我读过《红楼梦》,也喜欢《红楼梦》。但把我看作研究者,不敢当。第二,在座的有很多老同志,也有很多中青年同志,都是在《红楼梦》研究上有成绩的。我在这里讲话,更是班门弄斧。所以要首先声明一下。既然叫我讲,我就把一些不成熟的意见谈出来,求教于大家,求教于前辈和后进们。  相似文献   

5.
伟大古典名著《红楼梦》成书过程是怎样的?至今仍是个谜。不过,《红楼梦》毕竟留存下十多种抄本和稿本,也有不少有关《红楼梦》的记述,因此,只要我们从事实出发,还是可以勾画出成书过程的基本轮廓的。爰作《红楼梦》成书边程新论。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是改出来的杰作──试论《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与诸本的关系花美云《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简称《梦稿本》)的出现,是中国红学史上的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它不但为我们研究后四十回提供了确凿的佐证,证明它不可能为高鹗所写,也为我们从文学上研究《...  相似文献   

7.
1997年,杨海明教授应邀来我所任教的学校讲演,题目就是《唐宋词与人生》。作为讲演的主持人,我在小结的时候说:从多少读过若干篇唐宋词的人,到像我这样读得比较多的大学教师,我们都有一种隐隐约约的感觉,那就是唐宋词对我们的人生(特别是情感方面)有着一种无形的浸染作用。但是我们或者说不出来,或者虽然说了,但没能说得清楚,像杨海明教授说得这样动情,这样有理论深度,而且描述得如此全面,我还是第一次接触到。2002年5月,杨海明的新著《唐宋词与人生》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读后的感受,自然要比听讲演更进一步。关于文学与人生,一般认为,文…  相似文献   

8.
资产阶级的文艺理论家,只考证“红楼梦”的作者与版本,只承认“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叙传”,完全不去注意研究“红楼梦”的时代背景,不去注意研究“红楼梦”里所反映的清代社会经济制度的特点,这样就完全抹煞了这部巨著的思想内容与社会意义。资产阶级文艺理论家们的这种研究“红楼梦”的方法,乃是一种领导人们去“钻牛角尖”的方法,我们必须反对。我们认为要正确地认识“红楼梦”的人民性,就必须首先从正确地认识“红楼梦”的时代背景着手,从研究“红楼梦”里所反映的清代社会经济制度的特点着手。但这一工作也正是非常艰巨的工作,毛主席指示我们说:“我们必须时刻记得列宁的话:对於具体的事物作具体的分析”。我认为:我们要研究“红楼梦”也必须如此。  相似文献   

9.
学者们向来认为,乾嘉时代汉学独盛而思想沉闷,但至少在小说创作方面,它还是个尚思考、究人生的时代。别的不说,陈端生的《再生缘》和李汝珍的《镜花缘》对女性解放问题的探索就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再生缘》塑造的杰出女将相孟丽君与皇甫长华的形象,是对《红楼梦》的富贵佳人而难逃悲剧下场问题的一种反思。至于《镜花缘》则更是和《红楼梦》有密切关系的作品。本文着重谈的就是后者。  相似文献   

10.
一、《红楼梦》社会 地位的升级 小时候读《红楼梦》是背着大人们读的,后来我发现大人们也背着我们读它。《红楼梦》在我家并未列为禁书,但它在社会上被普遍视为“闲书”,或者说它是“淫书”。我跟某些同学一道偷着读,又怕自己父兄责骂,更躭心的是“社会舆论”。稍长读清人及近代人著述,方知《红楼梦》一书问世后,专门研究它的所谓“红学家”们便“应运而生”,现代文学界科学地誉之为中国文学名著。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说按劳分配有弊病,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说按劳分配有缺点,现在有的政治经济学教材说按劳分配有历史局限性。弊病、缺点、历史局限性是同义词。按劳分配的弊病是什么?人们向来是这样说的:它以同一的尺度——劳动应用于不同的劳动者,因而出现事实上的不平等,出现劳动者生活富裕程度的差别。大家认为这样理解是符合原著精神的。可是联系我国三十多年来的实践,我觉得对按劳分配的弊病要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必然出现劳动者生活富裕程度的差别。这是明摆着的事实。对这一事实究竟应该怎么看?我认为,这不是按劳分配的弊病、缺点,而是按劳分配的一个特点、优点。按劳分配具有两个明显的本质特征:一个是它的平等性,另一个是它的不平等性。按劳分配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也不承认任何  相似文献   

12.
一、“红学”的内涵:也可说,什么叫“红学”。我们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研究《红楼梦》的科学。也可以说:是用科学的发展观来研究《红楼梦》,才称其为“红学。”这是我个人的认识,也是我研究《红楼梦》几十年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清代乾隆年间,《红楼梦》这部伟大的小说一出现,马上便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反响。嘉庆刊本《京都竹枝词》云:“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说明它在当时社会上是有广泛的影响的。远在《红楼梦》以《石头记》抄本形式开始流传时,就有人怀着极大的兴趣对它进行研究和评论。“脂砚斋”和“畸笏叟”等人,均曾在抄本上留下了评语,这些评语已成为我们今天研究《红楼梦》的最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至光绪  相似文献   

14.
尽管把《红楼梦》视为哲理小说难免会引起种种争议,但《红楼梦》具有丰富、强烈的哲学意味则是一个公认的事实。哲理,既使《红楼梦》走向深邃,令人百读不厌;哲理,又使《红楼梦》走向迷幻,令人百解不透。所以,已故俞平伯先生就曾极力呼请展开《红楼梦》的哲学研究,把它与文学研究作为未来红学研究突破的两个方向,作为一次初步的尝试,本文是想通过对小说主角贾宝玉符号意义的哲学阐释,以解开《红楼梦》的悲剧之谜。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评论》是王国维早期一部美学著作.学术界一般认为,王国维这一著作,完全套用叔本华的美学理论,歪曲了《红楼梦》的伟大的现实主义内容,其中浸淫着的唯意志论和悲观主义,充满着地主资产阶级的没落情绪,是应该给予批判的.我在细读了这一著作后的感觉却相反.我认为,如果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进行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观察,这部著作应该说是王国维美学著作中最有朝气、最具进步意义的一部.其中自然也有糟粕,有曲说,但也有对《红楼梦》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极有见地的分析.诚然,《红楼梦评论》一文,以相当多的篇幅,介绍了叔本华的人生观和艺术观,  相似文献   

16.
陈望衡 《船山学刊》1994,(2):174-187
《系辞下传》云:“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读《周易》的确感到有一种深沉博大的忧患意识贯串于全篇始终。《周易》决不是—般的卜签之作,也不是一般的哲学著作,它仿佛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用占卜的方式,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给你指引人生的道路。 《周易》与一般的占筮之作的根本不同在于它不认为,人的命运是先天铸就的,人在这铁定的命运面前只能束手就擒,无能为力。《周易》总是精辟地、细致地帮助你认识你目前的处境,帮助你选择最适当的行动。  相似文献   

17.
近一、二年来,出现了一些评论脂砚斋的文章。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两篇:一篇是郝延霖同志的《没落贵族的哲学——论<石头记>的脂砚斋评》,一篇是徐迟同志的《如何对待脂砚斋》。脂砚斋是最早批评《红楼梦》的人,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位红学家。这样一位人物的美学思想,当然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因为《红楼梦》是我国最优秀的一部古典小说,而脂砚斋的美学正是以《红楼梦》的创作实践作为自己的前提和基础的。事实上,脂砚斋的小说美学中也确实包含有不可磨灭的合理的内容,其中有的直到今天也没有丧失它的意义。令人吃惊的是,郝延霖、徐迟二位同志的文章却在脂砚斋头上加了一大堆罪名,将脂砚斋的美学一笔骂倒,全盘否定。这是我们所难于同意的。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如此丰富,其广博如浩瀚无边的大海,其深奥如涧壑幽邃的群山,具有永恒的认识价值,《红楼梦》的艺术形式如此完美,其壮阔如雄奇浑厚的交响乐,其精微如勾勒细密的工笔画,具有永恒的美学价值。德国的大文学家歌德说过:“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红楼梦》就是达到了这样深度的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不朽作品之一。 唯其如此,便产生了我们探究它的困难。如果我们不能把握住一条明确的探究线索,那么往往会陷入这座艺术迷宫,而偏于一隅之见、一孔之得。为了从整体上了解《红楼梦》的思想和艺术,我们不妨把《红楼梦》的构思作为探究线索。在《红楼梦》的构思中,我们又应当着重研究:作家创作的出发点是什么?构思围绕着什么样的中心进行?怎样形成了主题思想的丰富性?本文试就这几个问题略说一二。  相似文献   

19.
对于《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向来有不同的说法。现在比较通行的说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高鹗续书说,一是程伟元、高鹗合续说。前者已得到许多红学专家的赞同。虽然如此,也还有人认为,高鹗或程、高仅仅是《红楼梦》一书的加工整理者,而不是其任何一部分的作者。这种说法也许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前些时,我在阅读脂本系统的影印本时,偶然注意到“脂稿本”后四十回的文字歧异,似乎有助于探讨后四十回的作者这个问题。这里记下我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0.
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既是属于本民族的,也是属于全世界的。因而,它才能对世界各民族的文学创作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红楼梦》就是这样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这部杰出的现实主义传世之作,虽用汉文字写出,但它的影响却极为深远。在此,我们想就《红楼梦》对蒙古族文学发展所起的巨大影响,作一个初步的探讨与评价。 一、《红楼梦》与蒙古族古典长篇小说的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