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发展网络"登记注册成员的信息为基础,从学历/学位、职称、职务、所在学科、研究/教学/行动、性别比例、区域分布和年龄分布等八个方面对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的师资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中国大陆妇女/社会性别学的发展提供一份基础性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妇女研究的历史语境:父权制、现代性与性别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杜芳琴 《浙江学刊》2001,(1):106-111
社会性别这一概念,不但有助于从性别关系角度对历史进行重新分期,也有助于发掘以往不曾注意的历史范畴和活动.社会性别,既是一种制度体系,又是一种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同时也是一种表现为多种力量的权力运作和风俗习惯,甚至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强大的惰性力量.本文侧重从纵的历史线索来探讨中国社会性别制度和关系的经权因变,分别对近代以前(所谓"传统社会")、近代以来(所谓"现代社会")进行概括性的考察,同时进行简略的社会性别分析,旨在揭示中国妇女研究的历史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3.
《社会》1992,(2)
妇女社会地位,可以理解为,妇女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中的位置。它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性别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性别分层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妇女社会地位又是一个集合概念,由妇女的法律地位、经济地位、教育地位、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等基本因素组成。妇女社会地位也是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期妇女社会地位的边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燕 《学习与探索》2005,4(4):104-107
直接或间接导致我国社会转型期妇女社会地位边缘化的原因主要有客观建构与主观认同两个方面,即劳动的性别分工、社会性别分层与科层制社会结构、性别权力关系市场化、法律政策规定的性别视角缺乏以及女性对社会性别文化的认同、女性价值观形成与自我期待等等。扭转妇女社会地位边缘化的对策是:完善市场经济,调整家庭分工,提高妇女科学文化素质,构建社会性别文化的新形态和新话语。  相似文献   

5.
陈立旭 《浙江学刊》2004,(4):215-216
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中国大陆的社会转型与妇女犯罪"的研究成果之一,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王金玲研究员最近出版了<社会转型中的妇女犯罪>一书,从社会学、犯罪学、妇女学、文化学等视角,全面分析了社会转型中的中国妇女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6.
性别视角下日本养老保险制度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养老保险制度中"离婚时厚生年金分割制度"、"遗族年金"、"第三号被保险人制度"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日本妇女的婚姻、就业、生育、抚养和护理,关系到妇女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的选择以及晚年生活质量.因此,养老保险制度中与妇女相关的内容,一直是日本政界、学术界、媒体和女性国民普遍关心并激烈争论的话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养老金制度历经多次改革,特别是与妇女相关的内容几度修改.本文是从性别视角对日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7.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妇女生殖健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萧扬 《浙江学刊》2001,(5):110-113
本文在阐述生殖健康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提出生殖健康是包含计划生育、妇幼保健和妇女地位在内的新概念,增强妇女权利是实现人类生殖健康的重要途径.文章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出发,分析了生殖健康领域中的性别差异和不平等,并从社会经济、文化观念、健康权利、医疗体制和妇女的健康选择方面揭示了影响妇女生殖健康的社会文化因素,论述了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生殖健康对于实现人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并针对我国妇女生殖健康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兴起的女性服务,是否促进了女性发展和性别平等?本文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出发,回顾了女性服务在价值取向、需求分析、介入手法等三个方面的要求,并以妇女为本、女性的三重角色、战略性社会性别需求、外化问题、互助小组、集体方式、男性参与和女性参与等八项标准来考察77个女性服务项目,以理论的透镜对我国女性服务的经验和不足进行总结和反思,探索社会性别视角下女性服务的广东经验.研究发现,女性服务的项目设计普遍缺乏社会性别理念,项目给女性带来的效果也是值得商榷的.本文认为,女性服务的使命就在于实现性别平等从而真正改善女性福祉,而女性服务设计的核心在于社会性别理念,这正是对社会工作者性别敏感度的考验.要让服务真正有利于女性,必须培养社会工作者的性别意识,并建立有社会性别意识的资助和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9.
姜振华 《浙江学刊》2002,(2):212-215
生育被认为是构成现有社会性别安排的逻辑起点 ,因此它对于妇女的意义是重大的。由于主流话语对妇女作为生育载体的再三强调 ,使得生育变成社会性别关系对妇女的限制 ;但另一方面 ,妇女也在积极寻求各种积极的策略及模式 ,以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特别是在当代中国 ,由于计划生育、社会性别关系等因素的变化 ,农村妇女在生育选择上有了更多的自主性。本文选择山东省荷泽市的闫村妇女为研究对象 ,通过观察法和深入访谈 ,分析了闫村妇女生育选择的变化以及她们在生育中所采取的自主策略 ,借以反映农村妇女在生育观念上的变化 ,以及她们如何在生育中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潜能。  相似文献   

10.
前景与挑战:当代中国的妇女学与妇女/性别社会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是对妇女学以及妇女/性别社会学这两个相互联系的学术领域在中国之兴起和发展的回顾.基于知识社会学,作者极大地典型化了中国妇女和性别议题的内客和原因,解释诸如马克思主义理论遗产、国家/政党管理、经济改革、政治变化、本地状况以及全球化等历史和社会政治因素是如何在这两个领域产生影响,形成特征以及进行知识生产.尤其是,作者根据学术地位、立场、内容、研究方法、课程变迁以及教学等因素,检视了妇女/性别社会学在中国知识发展的动态轨迹.最后,作者还论述了上述两个领域所共有的特征和议题是如何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和女权/女性主义两者动态交互影响中演变的.  相似文献   

11.
老龄化是中国面临的一大社会问题,而老年妇女是老龄化问题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领域。本文以福建省为例,依据"福建省老年妇女生存状况和需求调查"项目的数据,在对老年人口的日常生活状况进行性别比较的基础上,提炼了老年妇女日常生活的性别特征,对影响老年妇女日常生活的相关因素进行因子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经济保障、文化保障、社会保障和家庭保障是影响福建老年妇女日常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四大关键因子;最后,从不同分层分析中得出了老年妇女日常生活质量的分层特征,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试图为有关老年妇女及老年人的学术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为改善老年人政策提供一种更具针对性的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12.
葛彬 《探求》2006,(Z1):85
人类社会由两性构成,如果两性发展平等,两性关系协调,就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为此,国际劳工局于1999年提出了社会性别平等和社会性别主流化.社会性别主流化,就是"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即指政府和各级组织在政治、经济、教育、传媒、环境、消除贫困等各个方面,促进对性别问题敏感的政策和措施,要求政府在所有政策和项目中加进性别视角,在做出决定之前分析其对男性和女性的共同影响.也就是说,在制定政策时,将男女两性的利益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来考虑,并将男女两性都视为社会发展主体,协调发展,公平受益,其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性别平等.性别意识主流化目前在我国已受到各方关注,从我国提出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义来看,性别意识主流化是其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3.
胡澎 《日本学刊》2007,(5):116-127
"慰安妇"问题的实质是日本政府及其军队有组织地实施了性暴力,是一种"反人类"的罪行。在研究"慰安妇"问题上,性别是继历史、政治、国际关系、国际法等视角之外的一个新的也是重要的切入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国家的女性研究者、女性社会活动家和民间妇女团体跨越国境对"慰安妇"幸存者的调查、采访以及由女性主导的"关于妇女的国际战犯法庭"活动,使得"慰安妇"问题在性别意义上超越了国家主义的藩篱,成为一个东亚和世界的问题。本文是从性别视角对"慰安妇"问题的探索性思考。  相似文献   

14.
近代中国妇女投身革命的过程,可以理解为妇女身体政治化的过程.妇女的革命与妇女自身的解放、民族的解放交织在一起,使得原本属于个体的身体被不断建构和社会化.革命妇女剪发乃至剃光头,表明妇女解放与国家政治之间存在一种互相认同或紧张的微妙关系.在战争年代,妇女的身体与革命之间具有某种张力,一方面革命将妇女的身体带入更为宏大的社会场域;另一方面革命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消解了妇女的性别意识,让妇女在参与革命的过程中忽略或暂时放弃了自身的性别身份.  相似文献   

15.
丁小萍 《浙江学刊》2007,103(3):214-218
社会性别是旨在实现性别公正而识别性别不平等的理论和法律分析方法。从社会性别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我国妇女法,我国妇女法仍存在明显的性别盲点,主要表现为:妇女法的国际法和国内法不衔接;法律语言以男性为参照;在两性权利冲突时法益权衡的非正义性;规则缺乏或与原则相冲突使男女平等的法律原则虚化。为实现妇女法的性别公正的立法目的,必须完善妇女法,使妇女法从形式平等走向实质平等,相应的措施有:在妇女法法律体系中明确国际法的法律效力;完善妇女法的立法技术;弥补法律规则的缺失;探索男女平等原则的司法适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近15年来,妇女/性别社会学已成长为学术界中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中国大陆的学者们在这一领域中所致力于探索的最主要问题,是如何实现妇女/性别社会学的本土化、主流化和学科化.纵观十多年来妇女/性别社会学对这三大问题的探索路径,“理论自觉”和“方法自觉”是其浮现出来的两条最明显的发展轨迹和发展趋势.结合相关文献,文章对妇女/性别社会学在本土化、主流化和学科化进程中的理论自觉和方法自觉分别进行了梳理与讨论,并在最后指出,妇女/性别社会学在今后的发展仍然需要在理论自觉和方法自觉的道路上不断地对自身进行“建设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17.
中国老年妇女的经济地位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云竹 《浙江学刊》2007,(1):207-213
如何在现有的老年研究中纳入社会性别的视角、在研究分析中揭示社会性别对老年人口经济地位状况的影响是本文关注的核心问题。利用我国现有的分性别、分城乡老年人口经济地位状况的相关数据,本文勾画出了我国不同性别的老年人口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经济地位状况,并试图以社会性别的视角对其特征进行解读。本文认为,长期的性别歧视和压制使得老年妇女的经济地位整体低于男性老年群体;而城乡二元制度的分割,使得城乡老年妇女的经济地位状况也迥然不同。如何在我国未来的老年政策中弥补和填平老年群体中这些现存的性别鸿沟,确保数量巨大的老年妇女群体能够平等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这一议题应该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和关心。  相似文献   

18.
妇女观是指社会对妇女的看法.人类的妇女观经历了从"文化人"、"经济人"、"政治人"到普遍人权及可持续发展观的演变;考察妇女问题有三个维度,即分别以男人、人和妇女自身作为参照系,并对应于平等、博爱、自由三层面内涵;从总体上看,妇女问题的症结在于生理基础-分工选择-环境强化综合因素的作用,其解决需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社会文明三个层次着手.妇女问题的实质是社会分工所导致的人类异化生产的结果,其解决在于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与社会总异化的彻底消除.  相似文献   

19.
95世界妇女大会对中国妇女和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开始在性别意识的基础上,“用妇女的眼睛看世界”;NGO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群体意识提高了中国妇女的凝聚力和参与意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和妇女研究对西方的女权主义理论也有了空前的接触和了解,社会开始关注促进和完善妇女的有利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话语对社会性别的建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佟新 《浙江学刊》2003,(4):211-216
人们所说的、所写的语言符号———话语具有社会性 ,是性别化的。话语本身是一种社会行动 ,体现社会关系 ,定义社会位置。话语是历史的产物 ,叙述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意义与符号价值。话语分析是将话语视作“研究对象”加以剖析。这种研究是多方面的 ,在性别研究领域使用话语分析有助理解社会对性别气质的建构过程 ,特别是通过用词分析、叙事分析和对话语中权力关系的分析理解话语在日常生活层面构成的性别压迫。 1 949年以后 ,意识形态化的话语直接作用于中国妇女的日常生活 ,作用于妇女的行动、性别关系和社会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