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情,是大学校园里经久不衷的话题。因生理、心理、主流文化、社会环境等影响,“90后”女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90后”女大学生恋爱心理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其恋爱心理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对策,旨在帮助和引导女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恋爱观,不断完善自我,提高恋爱受挫的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大学生恋爱已经由过去的犹抱琵琶半遮面转化为在爱河中公开徜徉。但他们的心理并没有完全成熟,责任感、道德观、价值观,以及对恋爱问题的处理能力等都是不健全的,许多初涉爱河的大学生为此感到困惑,甚至因为恋爱问题处理不当,导致人格扭曲、精神失常等恶性事件的发生。同时,恋爱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恋爱观的树立,尤其是积极恋爱动机的树立,对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根据已有学者研究发现,大学生恋爱动机具有盲目性、从众和排解寂寞等特点,且受到当今价值多元的影响出现多走向的发展趋势。不同的恋爱动机蕴含着不同的恋爱心理,会对个体的恋爱行为造成不同的影响。因此,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并为引导其建立积极的恋爱动机和正确成熟的恋爱观,顺利完成该阶段的发展任务,建立亲密感,避免孤独感提供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贾小晨  于永坤 《现代交际》2014,(11):238-238
女大学生作为未来知识女性的代表,她们的恋爱心理及恋爱观备受社会的关注。本文着眼于女大学生的恋爱问题,以女大学生的身份视角为出发点,对女大学生的恋爱心理现状进行细致的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帮助女大学生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5.
恋爱观是指在异性之间的生理以及心理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异性之间相互产生倾慕并培养成爱情过程的思想观念。由于大学生存在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不成熟的特点,导致其恋爱观容易出现很多问题,如果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或是解决对策,将会给学生本人、大学校园、甚至整个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分析,从而寻找能够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大学阶段是学生们恋爱的黄金阶段。在现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恋爱与性心理教育的开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但是恋爱与性心理教育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育》这门课程的课时少、教师不重视、教师关于这方面的系统知识不全等原因并不能在学生当中产生很好的教育效果。高校及教师层面应当提高认识,充分发挥力量以提高恋爱及性心理教育这一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高校心理教育工作的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恋爱的现象逐渐受到人们关注。错误的恋爱观及由此导致的错误恋爱行为给大学生的正常生活、事业、前途带来了严重影响。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恋爱现象做了简要分析,给出两个案例作为论据,并归纳了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类别,最后提出了培养正确恋爱观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8.
任建霞 《职业时空》2012,(6):166-167
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恋爱数量在增加,恋爱行为更开放,恋爱延续更短暂,失恋处理更随意;存在着一些不当恋爱观,如为刺激而恋爱、为玩乐而恋爱、为金钱而恋爱、为虚荣而恋爱、为浪漫而恋爱等。这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教育引导措施,帮助大学生提高爱的"德性、知性、心性、性情",树立科学、健康的恋爱观。  相似文献   

9.
中日大学生择偶心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入了解大学生关于恋爱和将来结婚的心理,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生观教育,本文通过对中日大学生择偶心理的问卷调查分析,得出中国大学生择偶心理具有“实惠型”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时代性格的负面”一文给予了更为广阔的背景,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上作出回答。处在青春期的青年大学生的恋爱问题,以及由此造成的心理问题,不能不说是高校学生的一个潜在的危机,怎样帮助青年大学生摆脱心理压抑而健康地生活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