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眼看温州     
有人说,温州和韩国在很多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历史上一样都是一个面积狭小,交通不便的地方。一样是通过开放,创造一个个经济奇迹。一样是以精明能干的经商才能闻名于世。因此,温州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不少来自不同国家、说着不同语言、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人。在他们当中,韩国人最多,目前人数大约有400多人,主要在温从事温州和韩国间的商贸往来,这些陌生的“北来之客”在温州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生存状况,他们是否已经融入温州人生活的圈子?在他们眼中,温州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为此本刊记者走访了其中的几位,记录下他们眼中的“温州”。  相似文献   

2.
温州一直是人们有争议的地方。文革时期,温州两派武斗的惨烈震惊全国。70年代,温州又成了“复辟资本主义的黑样板”,80年代初,改革的浪潮刚开始在中国涌动,“温州模式”已驰名全国。温州偏居海隅,被丛山阻隔,至今连铁路也不通,人多地少,每人只有3分多耕地,国家投资少……但温州人却创造了高于全国、全省的经济发展速度,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哪里没有市场,哪里就出现温州人。温州人走南闯北,不仅有一百万温州人遍布全国各个角落,还有30多万温州人闯荡世界,被誉为“中国的犹太人”。他们像蜜蜂…  相似文献   

3.
据统计:在温州,平均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新温州人”他们占了我市劳动人口一半有余。其行踪遍布皮革、服装、眼镜、打火机、低压电器等行业。可以这么说,他们已经成了温州产业的支柱。  相似文献   

4.
“在消费者眼中的温州服饰很多时候还只停留在制造业的概念上.温州服装要想重新崛起.必须要扭转这种观念.必须要打造自己的牌子。”这是不久前温州服装业内人士在一次行业座谈会上发出的声音。  相似文献   

5.
从浙江温州到山西忻州,长长的2000多公里。路的这端,是大量民间游资;路的那端,是丰富的煤炭资源。仅仅去年,从温州金融机构进入山西的资本,就达40亿。这些资本引发了怎样的震荡?山西某县级市领导:“别看温州人有了钱就得意,我要他们停产他们就得停产!”温州商人很委屈:安全事故、煤价上扬,板子能都打在温州人身上?  相似文献   

6.
中国魅力城市的颁奖词这样评价温州:一座小而干练的城市,也是一个善于分工也乐于使用合力的城市,一个喜欢以小见大更会以小搏大的城市……她,四射的魅力,也引来了五湖四海的宾客,包括五大洲的洋专家。据温州市外事办介绍,目前,在我市文教、经贸、科技、卫生等领域工作的外籍专家就有186名。这些不同肤色的“新温州人”,不仅带来了国外先进的教育模式、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也把温州视为“第二故乡”,不断地融入温州这片土地。他们为温州的建设倾注辛劳汗水,播撒文明友谊。去年底,亚历山大等15位在温外国专家收到了珍贵的礼物——市政府授予的第四届“雁荡友谊奖”称号。为了表彰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我市于2003年起评选“雁荡友谊奖”。迄今,已有53位在温外国专家领此殊荣。获第四届“雁荡友谊奖”的外国专家有10人是在我市各大院校或中学工作,有5人在企业工作。这里,我们特别策划推出“洋专家的温州生活”专题,以平实的文字、生动的画面刻画了五位洋专家,他们分别是日本的铃木贵子、澳大利亚的莫瑞斯、美国的巴洛、意大利的内利亚和菲律宾的卓尔。  相似文献   

7.
牛仔“知”多少“温州到底有多少家牛仔厂,生产规模有多大?“有没有做品牌加工的企业?他们的生产水平怎么样,产品的质量,工艺都处在什么样的水平?”“水洗是否依旧困扰着这个行业?”等等,温州的服装品牌企业众多,不知道他们在四处寻找加工厂的时候,有否了解过本土的牛仔行业?对隶属同门的温州牛仔知道多少?牛仔企业彼此间又了解多少?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温州是文化沙漠,有人说温州的企业家创造的都是低技术含量、低文化层次的产品。实际上,有不少温州人已经在提升产品文化含量的同时,兼着尝试文化产业,并已开始在这些领域崭露头角。影视,就是其中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行业。比如挺宇集团潘佩聪在北京创办的“同道新文”,周星增在上海创办的“建桥飞畅”,张锡曼在北京创办的“恒达影视”,以及李美星和温州电视剧制作中心在北京共同创办的“盛世高唐”……尽管如今的企业家们或者影视从业者们都还很低调行事,但不可否认,温州影视作为一股新生力量,已在悄然崛起,它们中的不少公司,正在全国影视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温州电视剧制作中心,就是其中的一个突出代表。作为一个行业,温州影视的发展曾经经历过生存裂伤,也创造了无数辉煌,在游戏规则与潜规则的约束或激励中,虽历经挫折,却依然奋勇前行。影视,成了温州人继房地产之后所追逐的又一块可口馅饼。不少个人或企业,纷纷入股影视,大有“誓将影视产业进行到底”之态势!  相似文献   

9.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投资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人炒房,有人开店,有人囤积居奇。有“钱途”的事儿,就有掘金之人。温州人喜欢投资有实物、看得见的领域,股市太虚,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不过,最近股市的飘红让不少人已开始从实物投资转向金融资本投资。据业内人士反映,4月份温州新开户人数在600多人,5月份新开户的人数更多。他们在“谈股论金”间赚得钵盘满溢,也可能输得一塌糊涂,不过,不管怎样,“涨跌皆能赚富贵,智勇双全竞风流”。看看温州白领们都是如何做金融资本投资的。  相似文献   

10.
当“韩流”像旋风一样席卷中国各地的时候,精明能干的韩国商人开始看准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温州,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也成为他们投资、创业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在温州市区车站大道一个不到200平米的写字楼里,一群年轻人正在打造一个梦想。他们希望用网络联合全球温州人,成为地球上的“温州村”。目前他们已经用“中国温州人”(www.cwzr.com)网站联起了3万多家企业的营销信息。这个以“温州人”为号召的聚商网,正吸引着更多从商者汇入网络。  相似文献   

12.
温州人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一群,他们极具雄心、冒险精神,而这些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缺乏的。温州人都是有梦的人,敢于尝试,敢于行动,而今这个群体已经走出了地域的局限,具有了国际视野。温州人所拥有的和海洋有关的开放文化,吸纳,宽容,博大。对中国来说,他们是温州经验,而对世界来说,他们就是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13.
新温州人是不可忽视的力量。温州有777万常住人口,而外来人口有290万,平均一下,两个与你一同行走的人中,必有一位是新温州人。近20多年来,他们逐渐成为温州产业的最前沿的战斗力,为温州经济的腾飞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温州人与新温州人的关系也日益融合。新温州人是温州不可缺失的一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在这个金色的五月,劳动者的五月,我们策划了此组报道,向新温州人表示真诚的致意。  相似文献   

14.
温州新闻     
总理称赞温州人精神3月7日上午,在全国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来到浙江代表团,听取代表们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当全国人大代表、省长吕祖善在发言中提到浙江有很多人走出去创业时,温家宝总理插话说,的确是这样。每次我到国外出访,见到华人都会问,有没有温州人?温州人代表了一种精神,一种创业精神。这是温家宝总理对温州人的创业精神和温州发展的最新的一次评价。习近平批示学习郑九万3月初,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第二次批示,号召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和党员,向“为民好书记”郑九万学习。习近平在批示中说,郑九万同志是农村党员干部中勤政为民、无私奉献的先进楷模.是基层干部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突出代表,是深入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鲜活教材。  相似文献   

15.
沈阳温州商会成立已经七年,算是大哥级商会,在兄弟商会中也是有威望和影响力的商会。目前有6万多温州人活跃在沈阳市的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发展着各自的事业,也为沈阳创造着价值。温州人为沈阳到底创造多少价值?几个“城”,几个“基地”便是最有力的答案,就近两年,光“商城”就多家,“基地”数  相似文献   

16.
4月1日,温州人朱家良(化名)向公司请了一天的假,和妹妹朱家香从温州坐火车赶到了上海。一个多月之前,朱家良也是和妹妹坐同一班火车到上海。但两次到上海的目的却完全不同:前一次是为“公司”在上海买房子,而这次到上海,朱家良兄妹的肩上担负的使命是:把“公司”在上海购买的34套房子抛售出去。  相似文献   

17.
百舸争流,万马奔腾。城市之间新一轮的“洗牌”已经开始!一批曾经排在温州后面的新老城市,正在赶上温州,甚至超过温州。温州又将如何应列?作为全国乃至世界关注的温州,努力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奋勇争先,走在前列,已成为别无选择的选择。胡锦涛总书记说,浙江,要走在前列!省委书记习近平说,温州要力争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浙江“走在前列”,温州就应该“奋勇争先”!在7月25日举行的温州市九届六次全会扩大会议上,市委书记王建满说:根据温州的现实基础、优势特色和发展潜力,根据发展变化了的实际,我们要努力发展“活力温州”,提升“实力温州”,构建“和谐温州”!活力就是动力,实力决定地位,而和谐,是必然要求。发展“活力温州”,提升“实力温州”、构建“和谐温州”,是温州“奋勇争先”的重大举措,是温州“走在前列”的实际行动,也是顺时应势的战略抉择。建设“三个温州”,是又快又好发展的战略大决策。它涵盖了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体现了温州又快又好发展的战略新要求。自1985年提出“温州模式”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来温州参观考察的,近100万人次。温洲以其改革发展的勃勃态势,为全国所知,为世界所晓。今后,更富活力,更有实力,更加和谐的温州,必将更加名扬四海!  相似文献   

18.
当历史车轮来到1985年,对温州的改革开放来说,最有影响的一件大事,就是“温州模式”的横空出世。这年5月12日,上海的《解放日报》,在一版头条位置,刊发了该报记者张也平所写的专稿《乡镇工业看苏南,家庭工业看浙南——温州三十三万人从事家庭工业》,并配发了题为《温州的启示》的评论员文章,在全国首次公开提出了“温州模式”。专稿当时是这样描述“温州模式”的  相似文献   

19.
鹿城:拉开豪华建筑盛会的大幕在温州,人们已向蓝天发起总攻略。温州世贸中心,目前就是浙江建筑第一高度。温州人“摩天大厦”的情结,要从1985年元旦说起。那年元旦,被民间称为“十三层”的东瓯大厦,作为温州第一栋高层建筑,在市区望江路上崛起。  相似文献   

20.
女孩子手机链上的挂件来自韩国;男孩子身上的肥腿裤来自韩国;一些高级白领专找韩国理发师修剪头发;商场里的售货员兜售说衣服料子是韩国进口的……不管什么东西,只要贴上“韩国”这个标签就会成为一种时尚。然而,很多人对韩国的追捧都源于韩剧。那么现实中的韩国人会是什么样的?当他们与温州人面对面接触时,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