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海鹏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155-156
进入新世纪,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手段、内容、环境也都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作为高等院校思想政 相似文献
2.
王健飞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3):116-118
“思想道德修养”课对培养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要讲授好这门课程必须对教材、大学生群体思想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调整教材讲授内容。教学中应改进教学方法,探索讲授艺术,增强“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配合教学内容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解决思想深处的理论是非问题,使思想道德修养课真正达到转变学生思想、塑造灵魂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吴小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Z2)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 ,使教学内容为大学生更好地接受。为此 ,笔者专门组织了一次教学实践活动 ,对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了一次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浅谈思想道德修养课案例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教学现状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认为运用案例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成效、有利于师生思想的沟通和交流 ,还有利于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指出精心选编案例、科学分析案例、在考核中体现案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教师而言 ,深厚的理论功底、精湛的教学技巧、更新的知识储备则是成功进行案例教学的必备素质。 相似文献
5.
梁清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Z2)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审美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模式 ,其核心是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将诸多教学因素转化为审美对象。把教学过程真正视为一种审美活动。审美教学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的需要 ,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各种审美构成因素 ,并将形象化教学、启发式教学和情感化教学作为思想道德修养课实现审美教学的主要形式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兰敏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Z2)
“求学先求德”。思想道德修养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 ,但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改革 :一是对现在的教材结构作调整 ;二是在教学前应进行两个研究 :对学生的研究和对教材的研究 ;三是提高和改进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四是注意教学的语言艺术。通过这样的调整和改革 ,使思想道德修养课能更好地发挥其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三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伟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4):106-107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质量 ,应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不失时机挖掘现实中思想教育的崭新资源 ,稳定教师队伍和提高教师的素质 相似文献
8.
杨天华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3(2):65-66
思想道德修养原具有政治性生,实践性等特征,但由于还存在着学生厌学、教师难教,理论脱离实际等现象,因此,应当把握其特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林木明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13-15,12
本文认为,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其主要方略在于做到:明确一个目标、找准两个结合点、实现三个互动、改变四种模式。 相似文献
10.
11.
吕文硕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4):84-86
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重在实效。要增强其实效性,必须加强其针对性。教学的针对性是为教学的实效性服务的。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的针对性是由其教学目的和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的。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加强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和加强成绩考核的针对性,是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针对性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典范教学法是根据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目标,针对农业院校的专业特点和学生思想实际,在学习借鉴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创设的,本文对典范教学法的涵义、具体应用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王淑芳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3):22-28
为了有的放矢地改进《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要做好调查研究 ,掌握学生的学习现状、意见及需求 ,发现我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是对东华大学《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状况调查的分析及总结 相似文献
14.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实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义庄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25(1):136-137
一、转变教学观念是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质量的前提 转变教学观念是指改变原先对教学的看法、思想.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策动,就有什么样的教学实践.重视教学观念转变,其目的在于改革教学实践,在实践中考察转变教学观念才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需要 ,真正有效发挥“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育引导作用 ,本文结合高校教学和学生实际 ,从课程建设、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谈及对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6.
以辩论为主的讨论式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是一种效益较高的教学方法。运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施自我教育,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质量和思想道德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7.
张晔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3):150-151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程之一,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应该围绕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创新和考核方式的改进来进行,使其教学更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思想道德修养》课实施主体参与式教学法的可行性、该教学法采用的主要内容、方式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并对实施该教学法 4年来取得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案例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彩莲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26(2):106-108
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改革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时效性,是<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任课教师在他们的教学实践中运用了案例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曾学龙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4):360-362
拓展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实践参与功能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思想道德修养课自身建设的作用 ,实施德育实践教学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科学化、系统化三个原则 ,拓展思想道德修养课实践参与功能有社会考察实践、课外社团实践、假期社会实践、课外科研实践和具体管理实践等多种途径 ,当前拓展思想道德修养课实践参与功能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