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雪梅 《科学咨询》2010,(18):13-13
《综合艺术课程》实验在新一轮课改中应运而生,我市部分学校也积极地投入到该实验之中。并采用了岗前培训,过程交流、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教研活动对我们的艺术教师进行了业务能力提升,欣喜的是我们的学生很快地接受了艺术课并喜欢上了艺术课,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现在音乐课、艺术课包括在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的关联,通过多种活动,实现培养学生具有"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倡导"尊重学生的需要".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学只有针对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才会体会到知识的意义,才会产生学习的激情,才会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学生的个性和天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尤其是在学校教学实践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情感体验和交往需求,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教学走向成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分析了在新课改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以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情愿投入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行为,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积极学习、主动学习的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5.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精心组织、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创新性的学习活动,获得主动发展过程.它是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的基础.由此可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机会,使学生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使教学得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6.
石娜 《管理科学文摘》2008,3(3):134-135
目前高职院校的"两课"教学教育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并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不够,没有学习的动力支撑,这也成为"两课"教学实效性弱化的根本原因。因此,"两课"的教育改革,必须立足学生的迫切需求,给学生注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一、了解每一位学生 班级管理的前提是了解每一个学生,了解他的家庭成员及教育情况、了解其父母的教育思想及态度、了解他们交往的圈子等.只有了解学生,才能理解学生,才能与学生友好相处,才能看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正确引导学生.怎么才能全面了解呢?方法很多,可以通过同事、家长、学生的朋友、班上的同学、学生日记等多种途径.  相似文献   

8.
"数据库"与"会计电算化"是电算化会计专业的必修课,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总觉得前者难,后者易.笔者认为,通过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将二者综合起来,可以使"数据库"课程变得简单易懂,从而深化学生对"会计电算化"这门学科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学习数据库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滚雪球"式教学,简单地讲就是学生自学、交流、讨论,学生再自学、再交流、再讨论,教师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讲解.整个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中心、以交流讨论为特色、以教师精讲为补充.其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几个方面,他们相辅相存,多数教师对此很重视.但有的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而忽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其结果不仅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难以提高,就是对学生的书面表达(写的能力)的培养也会带来极大不利.针对有的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着重"写"轻"读",重"写"轻"说",以及"读"、"写"、"说"严重脱离现象,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以为只有注重"读"、"说"、"写"的互补训练,方能提高初中作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1.
发展潜在智能,张扬优势特长,在玩耍中,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表达生活,感悟生活,使学生在各自的起点上,激情扬长,荡涤作文情感,发掘学生之写作潜能,焕发学习动能,实现"特色学习,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历史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学生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13.
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把阅读当成一种渴求性的自我行为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教育现状,过多强调的是学生的被动接受和老师的主动讲授,忽视了学生的活动和学生的个体特征,让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样的教和学是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创造精神的培养的.针对这种过于强调老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被动接受,强调学生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教育部基教司于2001年颁布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实验稿鲜明地提出了新的语文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也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成长中的一种自觉的生活需要、学习需要.教师如果与学生一道,积极构建"作业超市",给学生自主自由的作业空间,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学生就能在开放的、民主的氛围里,根据自己的需要.能力,自主学习,选择性学习,创造性学习,真正成为作业的主人.  相似文献   

16.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九年义务教育新大纲首次提出的教学内容,要求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交际水平,这不但是学生自身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求.因此要培养好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得采用独特新颖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圣陶先牛有一句话很值得我们玩味"牛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陆游也说:"乐果欲学体,功夫在诗外."这诗外的功夫即是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和认识.作文内容只有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每个学生才有话可说,有事町叙,有情可抒,有理可讲.  相似文献   

18.
"爱屋及乌"是比喻学生因喜爱自己的老师而迁移到喜爱教师所从事的学科教学.对学生来讲,尽管他们"性格不同,各如其面",但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心愿,即希望老师对自己了解、关心、友爱,以至"东风吹来都觉暖".事实上,老师只要喜爱学生,成为学生的朋友,学生就一定喜爱老师,也一定喜爱老师所从事的学科教学.这就是学生的"爱屋及乌"行为.  相似文献   

19.
小学一年级的入学儿童,刚从幼教的学前班跨入教学班级,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十分生疏,这些学生幼稚、单纯、给班级管理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困难.即使是经验丰富的班主任老师也感到教育的无从下手.怎么办呢?通过多年对小学低段学生教育管理的观察和认识,一年级班主任要用好以下"招数".  相似文献   

20.
各科学习中都会出现一些"差生".有的是思想品德差,有的是学习成绩差,有的是两者皆差的"双差生".本文仅谈学科成绩差的学生,有时回避着"差"这个字眼,称他们"后进生"、"困难学生"或是"潜力生".在每个学科的学习中都客观存在着这类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