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对小学生作文心态的调查中发现,对待作文,学生普遍采取的是消极态度:怕与应付。能开开心心作的只有少数作文“尖子”,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我们的作文教学将书本这个“本”抱得太紧了,没有让学生与作文、教师与写作主体、写作活动与生活实际进行亲密的接触、交流与对话,在教学中“沟通”与“合作”体现得不够。为此,我们深深感到,改革以“文”为本的旧作文教学机制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一提“作文”。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皆“谈虎色变”,怕教或怕学。能否克服这种心理障碍,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败。为此,我把它视为教学重点加以研究。我认为:只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习作兴趣,设计出好的训练内容,实施优化的教学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严格训练,作文教学才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反映一个人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从古到今,作文教学都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的老师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去教作文,学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去学作文,结果呢.收效甚微。据有关专家调查,大部分老师怕教作文,总感到“不知从何处下手”:我们大部分学生怕写作文,有的甚至于“谈文色变”。这样一种心态.怎能搞好我们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4.
我从事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学工作已十多年.从历届教学工作及参加教学调研中发现,很多学生怕作文,对作文极其缺乏兴趣。写作能力普遍较差,对作文只是应付了事。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作文教学方法陈旧、呆板,没有让学生与作文、教师与写作主体、写作活动与生活实际进行紧密的接触、交流与对活.教学中.学生仍为“观众”或“看客”。我深深体会到,作文教学改革创新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有许多学生害怕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农村小学生更是如此。“作文难,作文难,提到作文心就烦”,这是学生的心里话。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甚至形成了“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的尴尬情况。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曾经提出:“要使学生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然而,现实的作文教学却令人堪忧,不是“享受”,而是受罪,是教师怕教,学生怕写的一种“耗时多,效益低”的难堪局面。如何适应作文课改,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转变教师陈旧的作文教学观念,改变作文教学现状,这是摆在广大教研工作者和一线语文教师面前的新课题。而现在,小班化的教育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我们应结合小班化教学,充分利用其优势,在作文教学中充分挖掘快乐作文的实践因素,以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相似文献   

7.
在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怕写作文的现象,许多学生“谈写色变”,作文成了老师和学生双方都头疼的事。这种厌写、怕写的心理状态,不利于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有碍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致使写作训练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语文创新能力和言语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规定:“能具体明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然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作文“难教”.学生“怕学”的现象普遍存在。“难教”是因为我们对作文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刘敏华 《新天地》2011,(8):120-12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蜀道畏途,在农村中学中更是如此。多年的农村高中作文教学中,我最大的感触是:写作文难,教作文难,师生皆难,学生怕写,教师怕改作文,师生皆怕。有时,老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学生却无所收益,作文教学效率低。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始终处于一个“教者不愿教,学者不愿学”的两难阶段。一提起作文,许多学生都头疼。厌写、怕写已经成为了众多学生的通病。作文教学如何走出这一消极的低谷,使学生乐于动手,易于表达呢?经多年实践,我认为不妨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从总体上看,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质量仍不尽人意。从作文教学的效果看,耗时低效,学生怕作文、教师怕上作文指导课的现象依然很突出。究其原因,是忽视了学生是习作的主体。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教师要启发学生作文的愿望。”作文教学的实践证明,许多学生作文时存在的问题是内容空洞、不具体,对作文缺乏兴趣,不能“情动于中,而行于言”;学生缺乏积极学习的态度和情感及如何将习得表达出来的手段和形式。因此,要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学…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的现状告诉我们:作文教学存在“高耗低效”的现象,尽管教师在作文教学方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但是学生仍然怕写作文,也很难写出令人满意的作文。那么,作文教学的症结何在?如何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使作文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笔者对作文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如何进行作文教学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颜爱华 《新天地》2011,(9):167-168
作文教学是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不喜欢作文,甚至怕作文,这是什么缘故呢?这值得我们语文教师认真思考、研究。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主动需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消解学生写作的畏难情绪,使学生由被动习作到主动写作,由畏惧作文到喜欢作文,语文教师必须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4.
传统作文教学长期存在学生怕写、教师怕改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有: 1、学生作文读者少。主体写作、评改意识差。除极个别典型之作外,学生精雕细琢的作文向来只有老师一个读者,教师凭借个人意志掌握着评改的生杀大权。学生普遍产生“为改而写”的错觉.把作文当作被动的负担交卸,因而缺少自评自改的能力和主体意识,只重分数不重评改,评改的效用得不到发挥。  相似文献   

15.
一提到作文,很多学生就惧怕。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学生作文中最怕的有三个问题:(1)怕审题。审题不好,走题、偏题,半壁江山失掉了;(2)怕思路打不开.头脑麻木,思维僵化,甚至“短路”,没有灵感,无从下手;(3)怕没材料,头脑空空如也,不知如何搜寻,造成文章内容空洞,分析不深刻。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一个难点,而关于作文、作文教学,我们探索研究得也较多,但正如著名特级教师蔡伟所说:“写作教学依然是语文界公认的教学难题,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学生害怕写作,教师怕教写作的现象始终没有得到较大的改变。大面积提高写作教学质量,依然是水中花,镜中月。”作文教学为什么一直举步维艰,低迷不振,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看出,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是“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老师怕教作文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可能是怕批改。一则批改量大,任务重,二则老师认真批了,学生看一下了事。老师感觉费劲不小,可是付出远远小于收获。这一直是很多语文老师的一个困惑。笔者以为,如果老师在评改技巧上下点功夫,也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古人云:“趣浓劳轻,乐学不疲。”我就采用了寓作文教学于生活之中,导之以兴,启之以趣,使学生写作心理由“怕”变“喜”,转“厌”为“爱”。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为作文教学走出“山重水复”之困境,步入“柳暗花明”之胜境指引了方向。近年来,我向着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目标,边学习,学借鉴,边摸索,渐渐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尽管这条路还歪歪扭扭,甚至可能走不到成功的尽头,但我感觉蛮好:我的学生不再怕作文,而我批阅作文也变成了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寻芳”“拾贝”的惬意!  相似文献   

20.
小学中年级是学生学作文的启蒙阶段。“万丈高楼平地起” ,抓好这一阶段的作文训练将在小学阶段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小学中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积累少 ,语言贫乏 ,写作技巧差 ,提笔感到无话可说 ,无处下手 ,因此对作文没有兴趣。鉴于这种情况 ,作文训练的起步阶段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解除学生“作文难”、“怕作文”的心理障碍小学中年级学生初学写作时都有一种心理 :怕。怕写不好让老师笑话 ,怕老师批评 ,怕老师说自己笨 ,也怕同学嘲笑。这一怕 ,本来想写的东西也不敢写了 ,反来复去地掂量、犹豫 ,文章自然就“难产”了。要解除这种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