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厘清了公案的渊源与概念,以公案戏曲和公案小说为例,探讨公案文学两个方面:第一,公案文学的人文哲理语境。公案故事在对具体案件的审判中都或多或少融入对天、地、人关系的叙事。“天地”绝不仅仅是受冤个体的简单呼喊,背后有着中国传统哲学的映照与理论预设;第二,公案文学中的法律想象。公案文学是在社会民众与地域风俗等“地方性知识”的浸润下形成的,在道与技之间多层次地呈现出传统民众的法律想象。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公案小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产生了诸多作品。然而在小说史研究中,对公案小说的研究却不能令人满意,评者多半以鲁迅对个别公案小说的评价如“字句拙劣、几不成文”、“千篇一律,语多不通”贬抑整个公案小说,这显然不符合事实。为此,本文拟对我国历史上公案小说略加考察,希望得出一个比较公允的结论。 一、短篇文言公案小说:短篇文言公案小说产生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 ,一些专业的辞书、论著 ,一致认定公案小说是在宋人的勾栏瓦舍中“说”出来的。其实不然 ,中国古代公案小说始终伴随着中国古代小说走完了产生、发展、衰微的全过程。作为一种文体概念 ,公案小说是在大量的作品产生之后 ,经宋人的“说话”而定名的  相似文献   

4.
禅宗公案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本文通过分析举话活动的源流、公案集的出现以及拈颂对公案形成所起的作用,来讨论禅宗公案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公案是在宋代禅师阐释唐代禅师言行的过程中形成的。公案的形成为公案禅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公案及其背景——透视转型期司法中的民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案是民众根据个案的主题元素,经过议论、诉说和加工而形塑出来的公共事件.本文把公案归纳为六类,通过个案剖析了公案中事实的变异过程以及公案所反映的民众生活状态的社会背景,并分析了公案中的潜在的裁判者.  相似文献   

6.
禅宗公案的现代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案,是禅宗的头山门。入得此门,便有满眼般若风光现前。机锋,又是禅宗公案的众妙之门,是南宗禅的魅力所在,也是公案诠释的枢纽。公案的内部结构有如心理迷宫,充满了灵性的张力。禅宗公案用现代语言诠释时,不仅要穿透古灵机锋,还要摆脱面目骨髓都掩映在光影门中的迷境。要想有个悟入之处,就必须深入了解公案的先天体质结构与后天之存活危机,始能对症下药,得其三昧,而不落两头脱空的窠臼。一、禅宗公案的体质结构中国禅宗以明心见性为宗门法要。慧能门下的青原和南岳两大禅脉,分灯弘传为南禅五家法系,蔚为中国禅宗的主流,以“…  相似文献   

7.
王令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11):80-83
明代书坊主余象斗为了牟利,编撰、刊印了两部公案小说集《廉明公案》、《诸司公案》,相比于同时代的公案小说创作来说有所创新,客观上促进了明代公案小说的发展和繁荣。但是作为明代公案小说初创期的作品,还是存在明显的缺点和不足。这些创新和不足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其后的公案小说和其他类型小说的创作和传播。  相似文献   

8.
论晚明白话公案小说刘重一晚明,是我国古代短篇白话小说创作的繁荣期,也是我国公案小说的成熟期。从冯梦龙整理并刊行《古今小说》的天启初年(1621)起至明朝灭亡,前后虽不过二十余年,却先后出现了像“三言”、“二拍”、《型世言》、《石点头》、《醉醒石》等二...  相似文献   

9.
《古代小说公案文化研究》,吕小蓬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该书是吕小蓬女士的博士论文,原名《古代小说中公案因素的文化探析》。作者以这篇论文于2002年7月在首都师范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导师段启明先生。吕小蓬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教师。笔者关注这部“资料翔实、角度新颖、视野开阔”并且“颇有新意与创见的学术专著”(见该书封底介绍语)是有原因的。因为笔者早在吕小蓬获得博士学位三年前即1999年7月在北京师范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中国古代公案小说史论》。截止到2002年7月,笔者还曾在国内各类学术刊物…  相似文献   

10.
朱熹的《八朝名臣言行录》从南宋中期乾道八年 ( 1 1 72年 )问世开始 ,第二年就受到吕祖谦的责难 ,从此聚讼纷纭 ,而且争议的重心渐渐从取材、考订转移到“名臣”的涵义、《名臣言行录》的编撰宗旨以及朱熹的编法是否妥当等方面 ,中间再加上详略两种版本的分别 ,一桩历史学术公案 ,变得复杂多彩。本文对这桩八百年公案作了梳理和论述 ,认为朱熹的编撰宗旨和实践并无矛盾和不妥 ,只是后人的理解各有不同 ,而且有些人的理解发生了严重偏差 ,有些人做学问又过于粗疏罢了。  相似文献   

11.
1953年梁漱溟"九天九地"说无意间引发一桩公案,激化了毛泽东与他之间沉积已久的矛盾。此案集中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知识分子独立思维与中国共产党及新政府政治战略理念难以相容的历史事实。文章以这桩公案的发展脉络为基本线索,试图通过梳理公案背后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局势之间微妙的反差,进而探讨新中国成立后知识分子实际地位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2.
“左”的错误的不断出现,是中国共产党有史以来的一大难题,即使在粉碎“四人帮”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拨乱反正以后,这种难以根治的顽症仍不时发作。80年代发生在党的理论战线上的一桩“哲学公案”就是一个明证。祸起萧墙1983年是马克思逝世100周年。3月...  相似文献   

13.
由舒芜引发的《论主观》“公案”实质上是一桩“学案”,其主要内容是舒芜与胡风的思想关联问题。因此,从哲学的层面阐明舒芜的“主观”内涵,进而分析和比较舒芜和胡风的思想资源、理路、实践、属性和渊源,有助于人们客观解析和评判这桩“公案”及其劫争。  相似文献   

14.
叶青  时明清 《社会科学》2012,(1):95-102
公案是蕴含着公共性主题元素,为各界广泛参与,其处理结果具有社会导向性的案件。公案的审理受到了民意的影响。为了实现公案的司法公正必须确立相应的评判标准。公案的司法公正评判维度有理论层面、程序层面、历史层面和域外司法实践等四个方面。公案的司法公正对于中国的法治建设具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公案文学和侠义文学作品一样,拥有十分广泛的读者。然而,在研究者那里,它们却都处于被冷落的地位。近些年来,由于新派武侠小说一时异军突起,风行于海内外,使得人们不得不刮目相看,这才开始有人对武侠小说加以探究。可是大量公案文学作品,却仍没引起研究者的重视。这种状况,既影响对这部分文学遗产的整理研究,也影响了今日文坛创作的批判吸收。在当今人们惊呼许多中国产品发生“出口转内销”的怪现象的同时,小说及电视荧屏上也同样出现了这类现  相似文献   

16.
霍志军 《晋阳学刊》2011,(4):126-129
唐代御史活动与唐代公案传奇生成之间的因缘关系,可以从下述3方面论述:(一)御史活动与公案传奇故事的生成。唐代御史的监察、断案活动为公案传奇创作提供了丰富而便捷的素材。(二)御史"精察"思维与公案传奇"变故"叙述的生成。作为一种审美形态,"惊奇"是由故事的"变故"形成的,而御史断案中的"精察"正有助于公案传奇的变故叙事,形成富有"突转"性、惊奇美的叙事张力。(三)御史活动的伦理内涵与公案传奇价值取向的生成。御史活动的伦理内涵为公案传奇创作提供了明确的导向,进而培育了御史文学家"寓意于事""、借事明义"的创作理念,促成公案传奇独特的价值取向。总之,唐代御史经由特定职事活动所形成的传奇事迹、思维方式和伦理取向,成为公案传奇生成的催化剂,并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唐代公案传奇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17.
周潇 《齐鲁学刊》2006,(5):82-86
在明中叶第二次诗文复古运动中,李先芳参与的时间要早于李攀龙之外的其他六人,且有引介王世贞之功,可谓诗社先驱,却名不在“七子”之列,而被置于“广五子”之中。此事作为一桩公案被钱谦益等人借为攻击后七子的口实而加以渲染。事实上,所谓李先芳的被摈弃,有外部时空条件的限制:加入刑部诗社后不久即离京外放,在七子集团形成之前未参与活动;也有他自身的原因,一是诗文创作才力不逮,二是为人轻薄放浪,对诗社态度迟疑动摇,而并非李攀龙等人有意摈之。李先芳诗名藉甚却成就不高,然也有不少诗思秀发之作,亦齐鲁间一才人。  相似文献   

18.
明代公案小说勃兴的社会原因之一是上层统治者注重律令在民间的传播。明代初年,统治者即规定律令须"小民周知",因此社会中律令讲读、学习、刊刻之风都十分兴盛。影响到公案小说,首先决定了它的基本内容和形式:内容上紧扣国家律令和百姓的司法实践,形式上"三词"俱全。其次,也决定了公案小说的兴衰走向:当小说与律令传播结合紧密时,其传播相对兴盛;当小说与现实法律需求疏远时,则传播低靡。  相似文献   

19.
任健峰 《晋阳学刊》2023,(5):117-124
尚贤与重势是先秦时期两条不同的政治路线。慎子“势位屈贤”的思想从政治统治的层面否定了尚贤路线,开创了重势的政治道路和以“势”为核心的政治思想。韩非继承了慎子的政治路线,创造性地提出了“理—势”的认识论、“缘理而用势”的方法论、“任势治国”的实践论,完成了由“势”而“治”的理论构建。在此基础上,韩非得以在国家治理层面将“贤”重新纳入重势主义的范畴之中,让“贤”服务于国家善治所需“人设之势”的创建,并最终通过“法治”的治理模式实现“势”与“贤”的统一。法家势思想的发展过程包含了一个“势”与“贤”的辩证逻辑,理解这一逻辑是破解梁启超学术公案的关键。这一学术公案的产生与梁启超对《韩非子·难势》篇中“应慎子曰”思想归属的判定并无必然关系,而是直接来自于他对法家“法治”思想的“误读”,但这种“误读”是他对传统思想创造性转化的努力,值得今天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20.
杨建祥 《船山学刊》2010,(4):105-107
出自孔子评价颜子"三月不违仁",牵连出儒家对于颜子是至"熟"论或未"熟"论的"公案"。这一"公案"的实质,是儒家"熟仁"思想的检讨。梳理和评判诸儒在此的态度,是研究儒家"熟仁"思想的重要环节。同时也能准确把握颜子作为"复圣"的理由和在儒家系列里的应有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