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秋海棠》作为1940年代通俗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被冠以"民国第一言情小说"之称。作者秦瘦鸥以平民视角展示了世相人情,借伶人秋海棠的人生经历,对近代社会进行细致描摹,抒发了呼唤尊严的家国情,也呈现了生活悲喜的人世情。该作品兼具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对当今类型小说的创作与开发亦有启发。  相似文献   

2.
刘呐鸥在其小说集《都市风景线》中塑造了摩登女郎的形象,这种形象实际上是都市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产物,因此具有明显的异域特征。这种特征既表现在她们的外在形象上,也体现在她们的行为方式上。不仅如此,作家还通过这类形象巧妙地拆解了男性霸权与男权意识。  相似文献   

3.
都市文化理性与刘呐鸥的都会小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刘呐鸥的都会小说置于20世纪30年代大上海这一现代都会背景,置于都市文化与创作审美、作家创作与都市言说方式的研究层面,我们将会“发现”:性爱剥离,迷恋与逃逸,叙论合一,是刘呐鸥都会小说的主要特性。刘呐鸥都会小说所显现的都市文化理性,是刘呐鸥小说的新姿态,也是现代中国都市文学应该具有的表现方式与文学视角。  相似文献   

4.
前苏联作家利金从真实的生活出发,平实、自然、逼真地描绘生活中的善与爱,揭露人性中的恶与丑,呼唤人性美、人情美。作家描绘出了一系列栩栩如生、情感丰富的人物形象,向读者展示了五、六十年代苏联普通人的生活状况和道德追求,在短篇小说《虹》与《黑头鸥》中尤其突出。作家以独有的视角勾勒出富有时代气息的人文风貌,表现出无私无畏的济世救民的精神和深刻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5.
新文化运动以来,《墨辩》研究有用西方学术为依据而成就的"新墨辩",如《墨辩》的科学思想、《墨辩》的逻辑学等;也有欲建立一个"逻辑"学科,基于此学科比较西方逻辑、中国逻辑、佛教逻辑之同异,如虞愚基于"论理学"学科下的因明、中国名学、逻辑比较研究;还有不少学者用因明理论解释《墨辩》,如张纯一的著作《墨子集释》中的《墨辩》研究、谭戒甫的著作《墨辩发微》等。从张纯一、谭戒甫的《墨辩》研究看,就因明而言,具有整体性,是与唯识学连为一体的;就《墨辩》的因明研究而言,是碎片化的,是剪裁"百科全书"《墨辩》的因明内容。  相似文献   

6.
刘呐鸥小说通过作品主人公之间的关系,将作为想像性存在的现代性成功地编织成一份可读的文本。其小说中的现代性成为影响人物选择和故事发展的根本因素,对现代性的强烈和自觉认同,导致了小说主人公幻象的产生和异化的可能,加深了他对现代性及其表层的都市生活的困惑。鉴于从近代以来,对自身文化普遍焦虑的中国思想文化界来说,刘呐鸥小说具有较为典型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绘画中,"墨戏"是一个耳熟能详,颇具民族特色的审美范畴."墨戏"从多方面对中国绘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使得中国绘画在几千年的历程中保持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8.
通过详细考证和分析,认为滁州大学张铉博士所发现之《程氏墨苑》中的"笑笑生"可能是徐渭。彭好古此信当写于万历十六年(1588年)至《程氏墨苑》最后出版时的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之间。此文通过对《程氏墨苑》版本的分析考证,提出《程氏墨苑》最早的版本基本上是与《方氏墨谱》同时筹备和出版的,最早的一版应筹画于万历十一年(1583年),完成于万历十六年(1588年)。彭好古的信可能写于《程氏墨苑》初版后不久。另外,笔者发现一封徐渭致"小彭先生"的信,可能与彭好古、程大约和方于鲁有关。  相似文献   

9.
在整体美学风貌及品格上,《庄子》对唐宋以后形成的古典诗歌"意境"论、宋元以后逐渐成型的文人画美学标准,皆影响至深,此点前人已多有论及。文章拟从创作心态的角度入手,通过梳理传统画学对绘画功能的认识、宋元时期逐渐成型的文人画从传统绘画的"形似"发展到宋画之达理适意、再渐至元画之"意趣"入手,分析文人画对绘画功能认识的逐渐转变,在此基础上渐渐蕴生了文人墨戏,并探讨贯穿于前述整个艺术史过程中的《庄子》对文人绘画创作心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记者:这次"双甲之约"赴港演出,您做了哪些工作?李宏图:香港是"双甲之约"走出内地的第一站。经过院领导和梅葆玖先生的考虑,一共策划了三出戏,分别是《四郎探母》《穆桂英挂帅》和《梅华香韵》。其中《梅华香韵》是梅派几折戏的经典荟萃。在这三出戏中,我演两个杨宗保和一个裴力士。经过这次演出,  相似文献   

11.
屈氏家族从屈瑕授封屈地为侯开始,世代享受“莫敖”的殊荣,春秋战国500年间一直是楚国的支柱。屈氏家族涌现了一大批人才精英,特别是产生了世界文化名人屈原。从《鄂君启节》有关铭文和汉寿县沧浪水畔楚墓群“武王之童督”铜戈、“郢室畏户之玺”铜印等文物的出土,沧港镇的遗存遗迹及相关文献的记载分析,屈原的故乡不可能是湖北的秭归,很可能是洞庭平原中心的汉寿县沧港古镇。  相似文献   

12.
欧阳修词作为婉约的典型,但它并不流于纯粹的花前月下,而是有一层浓郁的生命意识。这一对时光的感叹和对生命的审视,体现了欧阳修的深情和博大,并给我们今天于生命的意义以某种启发。  相似文献   

13.
诗歌的语言设计是特别的,艺术的,具有张力的。诗歌本身就要求诗歌语言承载或可以承载作为诗歌语言张力代表性元素的丰富意象。区供教授的诗歌《对话》(Dialogue)讨论了诗歌语言的选择和设计,特别是虚词或模糊语言的频繁使用,使得诗歌语言较其它文体语言更具有模糊芙学的要素和张力。即使表面没有意象的诗歌,有时恰恰也可以承裁或通过诠释承载更加丰富的潜在意象;这种现象取决于诠释者/读者/译者如何根据自己的个体经验具体诠释或翻译来填充诗歌的意象虚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鲍照与左思的简略对比开头,从鲍照山水诗中山诗与水诗的差异入手,进而探析出鲍照诗歌在四方面对屈骚艺术有着杰出的继承与发展:独特的爆发式抒情方式;浪漫倾向上的表现主义创作方法;象征体系中自我象征形象的完成;语言形式上的改革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5.
大学校长是大学的灵魂,其创造品质对大学创造性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大夏大学校长欧元怀较早提出大学创造思想,并践行之。欧元怀对大学创造的文化内涵、学术追求、功能定位、社会指向的深刻认识对今天大学发展仍具启示之功。  相似文献   

16.
游国恩是我国著名的楚辞专家,现代楚辞学的奠基人。1946年、1953年、1963年、1980年他出版过四个版本的《屈原》。通过比较四个版本的差异,分析游国恩对屈原形象、屈原思想以及对其作品认识的差异,勾勒出他学术思想发展演变的轨迹,并对四种不同版本背后的社会文化原因及游国恩个人的学术背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屈大均以光大三闾之业为己任,其《骚屑词》多"香草美人",表明其对屈骚精神的仰慕及追随。在词风上,《骚屑词》既有"要眇宜修"的婉约词作,也有不少"豪气轶生马"的词作,还有倾向于南宋骚雅一派的骚雅词风。屈大均词的屈骚之风即其词之最主要品质。  相似文献   

18.
潘文国以美文美译为指导思想,通过协调韵律、调整形式、对应语义,在《赫兹列散文精选》中使用了大量的骈偶句,实现了译文的对称和谐美。从荚汉对比的角度,从韵律、形式、语义三个方面对《精选》中的例子进行描述分析,以找出英语译戚骈偶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笔者十几年来研究屈原楚辞的精要概括.全文以屈原辞七个相对独立的域境为线索,深入细密地诠显出诗人屈原内在心灵结构的前后转化和心灵境界依次升华的前后次第,并在史前与三代的总体文化背景上,确立起诗人屈原在中华文化史上的真正地位,而文章的核心之处,是在于从哲学的角度,阐释祖国的诗人之父屈原和诗这种文化符号形式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20.
元代著名曲学家、曲作家周德清的曲学名著<中原音韵>中的曲论部分<作词十法>,首次对北曲文辞创作的要领、规律、禁忌、法则等进行研究,其观点多发前人所未发,被时人及后人悬为定例.然而他本人的曲作却不能完全达到他自己提出的作曲要求和标准.这表现了他的曲论的某些局限性,以及他分别作为曲论家和曲作家时客观和主观的差异,也体现了当时文坛的风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