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我国综合科学课程发展的羁绊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世纪80年代末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第一次综合科学课程实践到本世纪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综合科学课程,我国综合科学课程走过20多年的历程。笔者通过对东北师大附中、浙江等地的综合科学课程改革进行考察,认为评价体系、教师素质、理论研究、社会环境等是制约我国综合科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需从创建与综合科学课程匹配的评价制度、增强科学教师素质、增强综合科学课程理论研究、寻找社会的支持等方面促进当下《科学》课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在我国初中设置"综合科学"课程的迫切性、紧迫性进行了简述,集中探讨了我国初中综合科学课教师培养的三个途径。并对三个途径的各自忧缺点进行了分析,并主张:鼓励师范院校在办好师范原有理科专业的基础上,适当对原课程体系进行改造,用这种保守的改革办法来弥补初中科学课程师资的不足是更稳妥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是课程改革政策执行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通过采取组织与宣传、协调与支持以及评估和督导等措施,有效地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综合科学课程试验的开始,我国综合科学课程研究也随之兴起。研究内容主要涉及设置综合科学课程的必要性、国外相关理论的介绍、基本理论、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实施以及评价等方面的研究。目前,我国综合科学课程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研究团队、研究内容缺乏连续性和深度、许多基础性的问题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评价体系重在运用,为此要构建地方政府内部和外部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主体,做好思想认识、制度构建、机构完善、技术准备等多项配套建设。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评价可分为制定评价计划、确定评价主体、收集评价资料、实施评价方案、分析评价结果等多个步骤,评价结果对提升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力、促进政策的有效执行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多是在原有师范院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师范教育是其传统专业,也是其优势专业。但随着地方本科院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师范生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师范教育受到冷落,教育学课程作为师范生的公共必修课面临许多问题,如课程定位偏差、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手段落后、课程评价机械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一些改进策略:重视教育学课程的实践环节、改革教育学课程内容、探索尝试新教学方法、实施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等。  相似文献   

7.
对于理工科地方高校而言,构建和完善文科(尤其是政治学科)研究生实践课程群体系,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理工科地方高校文科(尤其是政治学科)培养定位、培养方案、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等几个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构建实践课程群的改革对策。可以说,建设与理工科地方高校相适应的文科(尤其是政治学科)研究生实践课程群体系,一方面是满足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中高级公共行政和社会服务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使得学生获得良好社会适应性和工作适应性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长久以来国外学者已经对中国的反腐败制度形成了这样的刻板印象,即中国的反腐败是由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主导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反腐败模式。根据“地方创新性程度”和“对中央廉政策略的影响程度”两个指标,将反腐败制度划分为三种类型:由地方自我创新,并已经被中央所采纳和推广的制度;由中央在地方进行试点,鼓励其他地方进行学习和借鉴的制度;地方已经在酝酿和尝试执行,但中央仍然持观望态度的制度。影响不同地方廉政创新类型的主要原因是中央鼓励地方廉政创新和改革的程度、地方主要领导的廉政创新意愿以及在廉政过程中遇到的地方部门利益阻力和民众的态度反馈,由此可见,应在腐败治理策略中重新找回地方力量。  相似文献   

9.
在目前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我国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启动及运行还存在诸多问题。地方决策-执行体制过于行政化,地方决策执行前各方参与度不高,地方对决策-执行体制改革的主动法治观念也不强。基于此,就有必要创建多层次、有区别的"决策-执行体制",力推民主化、科学化的执行前机制,及时以法治原则来规范地方执行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浅析政策执行中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执行是政策方案变为政策现实的重要过程。在政策执行中,中央是政策的制定者,民族自治地方是政策的执行者之一,由于双方存在利益冲突且民族自治地方拥有特殊的自治权,导致民族自治地方在执行中央政策时既有法定的变通执行要求,又有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产生的变通执行的愿望。文章从政策执行中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的特殊关系成因的分析出发,对政策执行中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不足之处,并提出完善政策执行中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由于体现特色、提升质量的需要,学报选择地方学研究做特色栏目,由于传播和发布的需要,地方学研究选择了高校学报这一载体,二者因地域之缘而结合,各用其长,各扬其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相得益彰.从学报的角度看,地方学研究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和稳固的研究队伍;从地方学研究的角度看,学报有载体优势和策划组织引导优势.地方学研究与高校学报结合的内在机理是彼此之间相同的地缘性、综合性以及服务对象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课程体系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体现着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向。地方院校哲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紧密结合自身特点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广西大学哲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本着“宽基础、强能力、综合发展”原则,采用“素质教育基础课程——哲学专业核心课程——哲学核心课程群——综合选修课”的模式,努力探索地方院校哲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地方理工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英语教师调查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大纲、课程规划的执行、实现和教师对其的理解有很大关系。文章旨在通过调查,了解地方理工类院校英语教师对英语专业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的观点、对学生学业水平的评价和就业需求关注度,以便为此类院校的人才培养、课程规划、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提供信息、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于2006年启动“农村小学教师专项培养计划”,由省财政设立专项资金,采取减免学费等优惠政策,吸引优秀学生(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优秀初中毕业生)报考师范专业,为农村尤其是“老、少、边、穷”的农村小学定向培养师资。因此,改革师范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实行新型定向委托培养教师教育模式,构建新的课程方案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5.
社会需求与地方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之间依旧存在不对称问题,地方高校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和改革相应机制,提升艺术设计教师的教学水平.在高校漆画教学领域里,要把漆画课程教学与有大量需求的装饰画市场相结合,这既有利于提升提高艺术设计教师的教学能力,又有利于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就业率,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通识教育的原本意义和地方普通高校实际出发,讨论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通识教育的推动力量、实施路径、核心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配套改革等五个关键问题,提出了理念推动与行政推动相结合、统一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学校立项建设为主与教师自主开设相结合、本校培养与院校间共享相结合、推行通识教育与教育教学其他改革相结合的思路及其路径。  相似文献   

17.
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地方师范院校转型和发展的关键。地方师范院校应该先从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入手,理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和原则,立足本校实际,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地方文化融入课程的哲学基础主要涉及以下哲学理念:生命哲学,以历史一文化倾向的狄尔泰和提出"文化循环论"的斯宾格勒为代表;哲学人类学,包括生物哲学人类学、心理哲学人类学和文化哲学人类学;卡西尔的人类文化哲学。地方文化融入课程的过程需要重点思考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应生态文明建设和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改革要求,传统城乡规划学已成为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行业变革重塑新时代城乡规划师的价值观,相应地,地方高校需要在城乡规划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教学目标、方法、内容等方面适时调整。在此背景下,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既是地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孕育土壤之一,具有“望得见,摸得着,共参与,接地气”等特点。基于此,本文以城乡规划学核心课程《国土空间规划信息技术》课程思政为例,探索将信息技术下的绵阳市地方资源和绵阳市在长江中上游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具体实施等思政元素深度融入课程思政,以期为当前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乡规划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从广东省搜集的地方反腐创新案例作为分析样本,探讨以地方为基础的廉政管理的策略意义及其对反腐制度转型的推动作用,提出“以地方为基础的廉政管理”这一概念.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廉政管理”指的是加强廉洁建设、防止腐败和其他有违廉政的行为所实施的管理措施和活动.廉政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预防腐败,即防患于未然,而不仅仅是抑制已发生的腐败情况.它可以是自上而下地按中央指令进行,也可以通过以地方为主自下而上的创新探索方式推进.前者需要在执行中央法规和命令时兼顾和协调不同地区的差异性,而后者则允许地方在廉政建设的机构、过程和方式上进行变通和调整.最近几年,地方廉政创新开始陆续出现,并且逐渐获得中央的认可和鼓励.这是行之有效的廉政建设途径.在大力治标的同时,必须综合施策,强化治本,才能有效确保治标之成果,提升国家法治建设之水平,奠定社会长治久安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