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戚豪门一般指封建社会中以高级别宫廷女性为内援和基础的家族。西汉一朝最能体现外戚豪门内涵的是早期的吕氏、中期的霍氏、晚期的王氏三大家族。他们各自有着自己的兴起原因、发展过程、时代特点,并对西汉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社会风气等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西汉一代大司马之职的考察,认为西汉大司马一职多为外戚所把持,是皇帝个人专权机关“内朝”的骨干。大司马之职是否专有军权与统治阶级内部尤其是皇帝与外戚的权力之争有着密切的关系,外戚地位的上升是西汉中晚期一个值得注意的政治现象。  相似文献   

3.
史学最普遍而有效的社会功能应是以史为鉴,东汉光武君臣就是比较成功的典型,为《后汉书》所称道。东汉较西汉统治稳定得快,兴盛要早,其因就是光武君臣能以史为鉴。首先,妥善处理功臣;其次,防范外戚;第三,限制诸王;第四,避免周边用兵。尤以妥善处理功臣最为突出,与西汉初杀戮功臣对比鲜明。这与光武君臣文化素质较高有关。然光武帝强化君权又为以后外戚、宦官专权埋下祸根;优待功臣又使豪族地主势力膨涨,激化了社会矛盾。东汉最终没有逃脱封建王朝必然崩溃的厄远。  相似文献   

4.
所谓外戚,一般是指皇帝的母族和妻族,有时也包括公主的夫族.他们是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一个重要集团.当他们凭借着掖庭之亲和椒房之宠而内擅枢机之政、外总军政之柄,此即外戚政治.一外戚集团是从西汉时期开始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的.当我们考察西汉的外戚政治时,有一个现象特别引人注目,即西汉外戚多出自微贱.赵翼《廿二史札记·汉初后妃多出微贱》中指  相似文献   

5.
两汉外戚为祸惨烈,其于政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往著述中论及甚多.由于历史的复杂性及各个朝代的具体情况有别,不同时期的外戚必然呈现不同的特点,本文试对两汉外戚特点进行较为系统的比较研究.一、两汉外戚出身不同清代史学家赵翼在《甘二史札记·汉初后妃多出低贱》一文中列举汉高祖薄姬、景帝王皇后、武帝卫皇后的出身,指出:“两太后、一皇后皆出自微贱,且多有夫者.”其后,汉成帝时,起飞燕亦由曲阳阿主家沤者得幸,立为皇后,其妹为昭仪,据《汉书·外戚传》载,西汉一代11位皇帝,共有22家外戚,其中明确记载出身微贱者11…  相似文献   

6.
西汉时,由于吕氏外戚集团的崛起,导致了西汉功臣集团发动政变彻底翦灭了吕氏集团,并将惠帝子尽数诛除改立文帝。而任何一个帝王都不会不在意人臣行生杀立废之事,所以,周勃作为政变的主要责任者受到汉文帝的打击实在是顺理成章,其结果自然是“绛侯系狱”  相似文献   

7.
巫术渗入权术是汉武帝皇权政治的一大特色。武帝时期爆发的三次巫蛊案并非偶然事件,是精心策划的家族较量、政治斗争。作为汉武帝时期影响政局变化的大事件,不仅体现出各个政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争夺,更是武帝加强皇权统治的权变之法。巫术只是外衣,以巫术这种令人恐惧、敏感的方式来平衡皇权与外戚、朝臣的关系,是武帝皇权政治的独创手段。利用新外戚打击旧外戚达到巩固皇权是武帝皇权政治的核心。透过武帝对巫蛊术的利用也为研究西汉社会信仰与国家政治的关系提供了一个观察视角。  相似文献   

8.
外戚政治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特产。从西汉吕后到东汉梁氏,从唐朝武则天到清代西太后,它如同中国封建政治的一个肿瘤,贯穿于整个封建时代,给本来就畸形发展的封建社会带来更多的畸形,使本来就踽踽独行的封建历史更加举步维艰。所以,研究外戚政治的产生,对了解外戚政治本身乃至于中国封建政治本身,都是极有帮助的。本文拟从先秦宗法制和政治联姻入手,对外戚政治的形成作一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9.
《汉书·外戚传》记载的成帝皇后赵飞燕及其妹妹谋害二皇子的案件 ,由司隶校尉解光揭出。尽管人证众多 ,但以情理推断 ,实为一桩精心编造的冤案。因为它能轻易取得物证而无物证 ;违谬帝王渴求子嗣的心态 ;无法逃逸王氏外戚集团的监视。此一冤案的幕后导演者是王莽  相似文献   

10.
汉武帝与外戚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武帝统治时,一改西汉前期的“无为”政治,实行“外攘夷狄,内兴功业”的“有为”政治,把大一统、中央集权、专制主义的封建国家推进到一个新时期.在汉武帝的有为政治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那就是他有意识地利用外戚作为维护和强化皇权的工具.一方面,他培植外戚势力以削夺、分割列侯和守旧大臣的军政大权;另一方面,当外戚势力发展起来后,他又施展阴谋,用亲近外戚打击疏远外戚,用新外戚打击旧外戚, 在汉宫中制造了一幕幕骇人听闻的阴谋与屠杀悲剧.而外戚势力也就在这一连串的阴谋与屠杀中急剧发展起来,成为统治阶级中一个位尊权重的集团,在汉代的政治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  相似文献   

11.
翻开《成语典故辞海》,第65页,在词条目录中出现“王氏五候”一成语,这里的“候”应为“侯”。再看正文,正文不错。引述如下:[王氏五侯]汉成帝时,外戚王凤之五弟,同日封侯。汉书元后传:河平二年,上悉封舅谭为平阿侯,商成都侯,立红阳侯,根曲阳侯,逢时高平侯,五人同日封,故世谓之  相似文献   

12.
灾异论是西汉经学家刘向的政治思想与历史思想之重要表述形式之一 ,这一理论内蕴的基本旨趣则是反对外戚势力 ,捍卫刘氏正统。刘向之子、经学家刘歆也好言灾异 ,但他的灾异论不反外戚 ,正统观念淡薄 ,言灾异而鲜与政治历史相结合 ,与其父的灾异论旨趣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文章还对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作了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13.
“孝宣兴于闾阎,知民事之艰难”,是一位励精图治、创立中兴盛世的有为君主。然而,汉宣帝又有明显的刻薄寡恩的性格缺陷:清除异己势力时滥杀无辜;不信赖、猜忌、甚至诛杀忠直之臣;开启外戚、宦官弄权之祸。中兴之主宣帝其实也是西汉衰乱的滥觞。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宣帝性格缺陷形成的原因和表现。  相似文献   

14.
陆贾是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和思想家,他所著述的《新语》一书,为西汉统治者提供了一整套治国安民的理论,成为汉初制定各项政策的指导原则。本文试图对其做一些初步的探讨。据《史记》所载,陆贾是楚国人,在亡秦灭项的斗争中,曾为刘邦手下的一个谋士。汉朝建立以后,陆贾曾两次被派遣出使南越,劝说当地的割据者赵佗奉汉称藩,因而被拜为中大夫。刘邦死后,吕后当权。陆贾又帮助丞相陈平、太尉周勃谋划,除掉了外戚吕产、吕禄,迎立了文帝。陆贾在西汉王朝兴国安邦的事业中是有贡献的。但陆贾最大的贡献,还在于他根据汉初政治局势的要求,著述了《新语》一书,为西汉统治者提供了治国安民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5.
《说苑》是刘向辑录西汉皇家和民间藏书中的有关资料,然后加以选择、分类、整理而成的杂著类编。刘向(公元前77—前6年)。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沛(今江苏沛县)人。他是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汉宜帝时任散骑谏大夫。元帝时,由于屡用阴阳五行推论时政得失,弹劾宦官与外戚专权误国,曾两度被捕下狱,并免为庶人。成帝即位,重新受到任用,先为护左都水使,旋升光禄大夫,领校中五经秘书(皇家收藏的典籍),后来又曾担任中垒校尉。由于他总  相似文献   

16.
论东晋外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晋时期,世族把持着朝政,也垄断了与皇家联姻的特权。外戚都来自侨姓高门大族,且同一家世族数次成为外戚,造成不少辈份紊乱的婚姻关系。东晋的外戚都或多或少地参与了政治,有的甚至执掌朝政,对政治产生了或轻或重的影响。由于各世族彼此互相牵制,任何一家外戚不论权势多么炙手可热,都不能独霸朝政,由此避免了汉代某些外戚的灭门之灾。外戚借助于与皇室的联姻,门第更加显赫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东晋高门士族的衰弱,孝武帝时期一度"政由己出",皇权有所强化。孝武帝以其弟司马道子执掌朝廷中枢军政大权。孝武帝与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之间尽管存在着争权夺利的斗争,但其压制高门士族的政策是一致的,他们利用具有外戚身份的太原王氏,排挤、压制在淝水之战中立有殊勋的陈郡谢氏家族,显示出皇权与门阀政治的内在矛盾与冲突。  相似文献   

18.
宋代后妃、外戚预政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代后妃、外戚预政的特点杨光华后妃、外戚预政擅权的现象在中国古代不少朝代中都出现过,有时还相当突出。宋代也有后妃、外戚预政,但同前代相比却有鲜明的特点。分析其特点和形成特点的根源,不仅有助于认识宋朝的政治统治状况,而且有助于了解古代后妃、外戚参政的演...  相似文献   

19.
东汉前期的皇权与外戚秦学颀皇权与外戚的关系是东汉政治史研究中的课题,它对于深入研究东汉王朝集权政治的内涵、演变及其内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因篇幅所限,本文主要讨论光武、明帝时期皇权与外戚的相互关系。从总体上看,东汉前期的外戚都出自土族,东汉王室从士族地...  相似文献   

20.
《辞海》中有关王莽代汉建新的条目,如《汉》、《西汉》、《新》、《王莽》诸条,皆说王莽于公元八年代汉称帝,改国号为新。 现行初中历史课本第一册也说:“在政局动荡的情况下,公元8年,外戚王莽乘机夺取西汉的政权,做了皇帝,改国号新。” 此外,有的大学历史系教材和普及读物,也持此看法。但是,这个年代在中西历换算上有误,极需订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