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和加拿大都是多民族的统一国家,都秉承优秀的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中国和加拿大的政治、经济、民族文化教育制度虽然迥异,但是民族高等教育制度,尤其民族高等教育招录政策方面存在共性。中国和加拿大的民族历史政治、文化语境、价值观不同,推行民族高等教育招录政策的背景、目的、内容等方面也存在不同。从民族高等教育发展轨迹来看,中国和加拿大民族高等教育招录政策的形式和内容比较丰富,差别化支持是政策发展的趋势和最终的价值追求。在差别化支持视域下,基于比较角度分析中国和加拿大民族高等教育招录政策的理念、内容、具体操作,对中国和加拿大的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相互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近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中国在内外交困和举步唯艰的发展中基本上完成了高等教育近代化,但这只是停留在“内容层面”和“制度层面”,而“理念层面”的近代化却相对较少。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在大学里相对充分的实现,将是中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  相似文献   

3.
民族院校的跨文化高等教育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院校作为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机构,应遵循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以传承和创新高深的少数民族文化为其文化使命.民族文化的多元冲突与整合、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化的调适是民族文化发展中的两对基本矛盾,是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根基.民族院校发展除了坚持作为大学的普遍意义上的文化逻辑,还应以少数民族文化为其特殊的文化逻辑,深刻把握民族文化发展中的基本矛盾,以传承和发展高深的民族文化为核心,构建跨文化的民族高等教育理念,走跨文化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等教育理念近代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近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 ,以往学术界也多有研究。中国高等教育从产生那天起也就面临着这样一个课题。值得肯定的是 ,经过清末到民国 ,我国已基本上完成了高等教育近代化 ,但这只是就“内容层面”和“制度层面”而言 ,而“理念层面”的近代化却相对较少引起人们的注意。中国大学要想获得根本性的发展 ,其理念近代化的完成 ,即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在大学里相对充分的实现 ,将是其发展中一个不可超越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正>第二届亚太地区原住民及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于2018年6月29日-7月2日在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圆满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南开大学、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及纽卡斯尔大学合作举办,来自国内外3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的近80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围绕"全球化、现代化、城镇化背景下原住民及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改革"这一主题分6个专题展开了广泛的交流与热烈的讨论。一、高等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传承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能离开其存在的土壤,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自然离不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6.
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在华相继创办了一批教会大学,传播和实践近代西方文化,力图对中国进行文化教育侵略,但在客观上却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进程,促进了中西文化的衔接,顺应了近代中国变法维新和社会经济近代化的历史要求,引进了近代西方新兴的教育模式,为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变提供了样板和推动力,开中国女子高等教育之先河,刺激了中国新式公私立高等教育的兴起,在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早期现代化、人才培养及中西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特殊的历史过程。目前学术界对此尚有一些模糊认识。要弄清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与西方教育对它的影响,首先必须解决"三个如何"的问题,即如何界定中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化与现代化;如何划分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历史界限;如何认识教育交流与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这是探讨问题之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是国家文化与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其发展提供基本动力,高等教育的自主发展在维护国家文化与学术安全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的自主发展具有特殊的文化使命。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自主发展面临着两大核心任务:一是进行高等教育制度和学术制度的自主创新,实现学术自主;二是正确对待中西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做到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9.
法、德两国在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其高等教育体制经历了不断变革与创新的过程。由于不同的国情和文化传统,这种变革和创新又具有各自的特色。通过法、德两国与中国高等教育的比较,论述法、德两国高等教育在办学理念、管理机制及运行机制等方面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西方文化传播对中国文化观念变异的影响入手,探寻文化传播对近代中国"国家"、"民族"观念形成的作用,认为西方文化传播对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乃至其后的现代化历程准备了思想观念层次的变革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16~18世纪欧洲高等教育发展与政治近代化相互作用的背景下,政治与教育显示出相关性。本文将从高等教育发展对政治空间的需要及欧洲政治近代化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所奠定的制度基础这两个方面,来对这一时期的欧洲高等教育之政治前提作一番考量。由此可以发现,政治近代化的核心是世俗化程度的加深。随着世俗化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日渐显性化,欧洲高等教育繁荣发展的时机便愈益成熟。  相似文献   

12.
文化转型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我国文化价值领域的深刻变革,文化转型期的中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一种特殊的文化境况。高等教育作为促进文化转型的重要力量,应该弘扬以马克思主义价值系统为指导的主导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依托于市场经济的文化价值观,从而促进文化价值观的重建与整合,这正是中国高等教育所担负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民族高等教育对环境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系统内部运行及外部环境状况,决定其发展不能按照高等教育的一般发展规律去规划,只能是在国家干预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条件下的发展;民族高等教育应是“多层次、低重心”的,要与民族基础教育相协调;民族高等教育是以传播现代科学文明为主要使命,必须注意对民族文化传统进行扬弃。  相似文献   

14.
教会大学与中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传统观点,西方差会在华创办的教会大学因其宗教与政治目的而不能成为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源流。本文认为:教会大学为其生存与发展计,必须面向中国而解决它所面临的两大矛盾与冲突:即中西文化心理之间,教会大学政治目的与其教育内在规律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由于历史的合力作用,解决的结果只能是前者以自由、平等、博爱、科学与爱国主义溶为一体;而后者之政治目的却不断为其教育内在规律所冲淡和排挤。因此,教会大学被迫性的自觉和不自觉地成为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推进工具,从而也就成为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源流和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文化的国家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并介绍了中国民族高等教育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6.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建设和谐社会需要高等教育和谐发展,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才。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在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文化中承担着重要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属文化的范畴,文化是每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每一个民族高等教育的演变都与这个民族的文化发展紧密相连。以游牧文化为根基发展起来的蒙古民族文化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变迁性。从历史文化的视角看,蒙古民族高等教育的演变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在民族文化系统中处于基础地位。本文分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特征及其成因,阐述了传统文化心理特征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并指出实施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国际化,本质上是一种高等教育的全球发展战略.它打破了传统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各国高校通过学习和借鉴它国的经验,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本国的教育事业,促进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但对于具体的国家、民族、乃至高等教育学术而言,国际化思想必然面对国际化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冲突.深入分析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中华民族特色与国际化文化的冲突,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 ,清政府为维护其封建统治而被迫进行了三次改革 ,这些传统内的变革却开启了超越传统的变迁 :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的工业化 ;戊戌变法扳动了中国社会意识近代化的阀门 ;清末新政迈出政治近代化的步伐 ,但三次改革却没能使中国近代化持续地“化”下去。原因在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才是近代化的保证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封建统治者进行的自我更新有其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