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明清艳情小说作为一种特殊的"欲望叙事",其内容所呈现出的对于性态度的矛盾性与明清时期特定的"知识型构"相关,它既受这个时期正统文化和市民文化的双重影响,也受作家群体的心理特征以及价值选择的制约,并最终凝结为诸多文化规则,直接影响到艳情小说的叙事结构和叙述者态度。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我国古典小说达到成熟时期,由于纵欲、享乐的社会风尚及市民阶层成为文化消费的主体,使当时社会产生了数量可观的以写性爱为主要内容的艳情小说。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开始有学者关注艳情小说这一领域。台湾所出《思无邪汇宝》丛书,可称历史上第一次中国艳情小说的大结集,总计收录明清艳情小说共56种47册,它的价值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思无邪汇宝》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它使一批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保存传承;使"艳情小说"这一名称进一步推广应用并定型;使小说《姑妄言》面世,为中国文学又添一巨著,其价值与影响不可估量;为明清小说研究开辟了广阔的领域和空间。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实际上存在着性别的歧视和性别的不平等.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土壤,滋生并繁衍了男权中心文化.张爱玲的著名中篇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从解剖"对的世界"、逆转"红"白"世界、以及颠覆"既定的世界"等三个方面,质疑并颠覆了男权中心文化语境中的性别观念.作品中的"红玫瑰"(指王娇蕊)与"白玫瑰"(指孟烟鹂)的相互转化,使男权中心主义者的婚姻指向和"性"期待互相矛盾、严重冲突,使男性自我中心主义的统治地位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和消解.  相似文献   

4.
"天使"与"妖妇"是男权社会中在男性作家笔下经常出现的两种不同的女性形象.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塑造了娜塔莎和艾伦这一组相互对立的人物形象.这两种形象都体现了男权社会的男性们对女性的期待、仇恨、恐惧和丑化,是不真实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女性的男权中心主义偏见.  相似文献   

5.
"丽"是汉魏六朝文学观念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文学审美特性的重要体现."文章"于原初意义上具有源于"文"、"章"含义的含美特性,文学所追求的"丽"是对"文章"原初意义上含美特性的延扩与发挥,"丽"观念是伴随着文学的自觉而形成并臻于成熟的.汉代辞赋的"铺采扌离文"标志着"文章"观念之趋于明朗(自觉),标志着"丽"观念的初步形成.魏晋曹丕、陆机对文体及其体貌的辨析标志着"丽"观念的深入.南北朝时期,以刘勰及其集大成之作<文心雕龙>为代表,对文学形式美有了全面深刻的探讨,标志着"丽"观念在文学自觉中臻于成熟.  相似文献   

6.
由于生理、生活环境以及社会束缚等因素,明清女性呈现出"红颜薄命"现象。在"男女大防"的社会伦理下,女性虽可以通过家庭医疗、女性医疗者和男性医生等途径获得有限医治,但效果不佳,甚至酿成悲剧,呈现红颜薄命的现象。这种现象是男权医疗话语下的产物。当近代先进医学传入中国,医学技术科学化、医疗伦理观念人性化,才能消除"红颜薄命"的悲剧。  相似文献   

7.
试论明清人情小说的因果报应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因果报应,原本是佛家用来解释世界,说明世界上的一切关系,并以之支撑其宗教体系的宗教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均由各种各样的因果关系构成,而人的任何思想和行为,都必然地会导致相应的后果。这当然是带有浓厚宿命观念的唯心主义理论。因而许多批评者对明清人情小说中普遍存在的此类因素一律加以否定。但却失之简单化。综观明清人情小说,因果报应思想的具体存在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其一,作者的主观意图是借助小说的因果报应思想说教,其中不同程度地反映出人情世态,如《续金瓶梅》和《醒世姻缘传》等。前者主要以吴月娘…  相似文献   

8.
两晋南朝志怪小说中的"不可杀生"故事,受佛教影响,形成了其独特性.具体表现为佛教的"不可杀生"思想在传入人过程中,由于本土重生观念的影响,故接受时显现出艰难及不彻底性特点;同时,其因果报应观混合了本土的"承负说";再者,其叙事呈现出由神奇走向说教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聊斋志异>中的果报故事不能简单地以宣扬封建迷信视之,它是作者的有意为之,包含着劝善惩恶的积极内涵,由最初的自神其教转变成为作者弘扬和阐释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形象化文本.同时,因果报应不仅成为故事所要叙述的主要内容,而且成为小说的一种情节结构模式,在小说叙事方面起到了结构作品、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西诗学的研究中"理"与"理念"均为重要观念.本文以叶燮<原诗>中的理与西方诗学中从柏拉图至黑格尔为代表的理念进行比较研究,指出叶氏诗学中的理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概念,其实是与意象相通的情理;而西方诗学中的理念则表现为对于抽象存在意义的追求,从柏拉图到黑格尔都有诗为理念及其显现的精彩论述,但最终仍然走向理性中心;二者之间的差异基于中西诗学的核心思想与文化观念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