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北农耕文明的特征及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北是一个有着深厚农耕文化土壤的地区,陕北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虽然由于气候转冷及少数民族内迁使陕北经济由农业向农业与畜牧业双生共生的局面转变,但历史上多次有组织的农业移民的到来则使陕北文化始终保持着农耕文化特色,几百年的交通封闭与文化封闭又延缓了现代工业文明的步伐,从而使陕北至今保存着几乎是原生形态的农耕文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以农业经济为主农牧并重、聚族而居、家族文化代代相传,这些是陕北农耕文明的基本特征,而农耕文明是陕北文化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
对陕北宗教彩塑的研究,其目的在于透过古老的艺术形态,揭示传统文化的真谛,使其合理和优秀的成分得以继承和发扬。在传统大文化背景下,通过对地域文化和彩塑表现形式的分析与比较,体现出陕北宗教彩塑的纯朴美、雄浑美、装饰美特征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文情感。是写实性与写意性、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范,有着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加入WTO有利于发挥陕北农业的比较优势,加快陕北山川秀美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陕北改革,提高陕北农村的对外开放水平。但对农民陈旧落后的观念、农村经济体制、粮食生产、农民素质、农民就业等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此,必须采取加大农民学习WTO知识的力度、加快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小城镇建设、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对外开放、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农村教育发展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农村民间信贷是一种非正式的民间金融运行机制,其特点是在银行体系之外,在实际活动中双方直接见面。这种信贷在陕北农村地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其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它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根植于当地传统文化之中,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文化根源,其生成也是同其所处的经济背景紧密相关的。陕北农村各类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其面临的资金困境之间的矛盾是该地区农村民间信贷发展壮大的客观背景。各种经济和社会奈件等因素使得陕北农村地区的民间信贷不仅在当前存在,而且在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会一直延续下去。  相似文献   

5.
陕北能源资源的开发,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地区经济发展模式改变,从而推动社会变迁。陕北乡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居民脱离农业生产,职业开始多元化,乡村人口流动加剧,同时依附于农业的思想、文化规制以及生活方式遭到遗弃;陕北乡村经济模式的变革使得窑洞的传统匠作制度解体,而这些是陕北民居窑洞及其村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加之,城镇化的社会发展趋势,陕北窑洞及聚落不能满足陕北居民需要和适应社会发展趋向而面临被遗弃的威胁。  相似文献   

6.
延安时期外来的新女性以其新的女性形象和生活方式不自觉地影响着陕北乡村妇女的主体意识,同时在新女性大力宣传妇女解放理论、积极投身农村扫盲运动、对陕北乡村妇女进行放足、新法接生训练、充当边区政府和妇女群众的桥梁,积极为边区政府制定合理的妇女政策献计献策等一系列努力和带动下,陕北妇女开始走出家门,积极参政议政、参加生产劳动、学习文化,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发生了翻天当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民间艺术文化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深刻地体现了民族文化传统的精神、观念、习俗、情感以及审美情趣,是现代人了解、理解民族文化传统最好的文化资源。如何抢救、保护、传承民间艺术文化是我国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课题。运用文化生态的系统性观点和整体性方法为研究民间艺术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本文以陕北民间艺术文化为例。通过对陕北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其失衡状况的阐述,提出了构建陕北文化生态圈的路径。以期保护、传承陕北民间艺术文化。  相似文献   

8.
陕北窑洞窗户的形制及内部图案与当地民俗密切关联,是陕北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艺术价值,在陕北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变化、新材料的应用,它的形制、图案业已被简单化甚至被抛弃,它所承载的丰富的传统文化也濒临消失.应通过保留传统的框架结构、应用现代工业材料、保留窗户关键部位的装饰图案等措施,使其在满足高质量的居住需求的同时,保持形制和风貌的完整,以传承陕北独特的民间文化.  相似文献   

9.
传统陕北秧歌作为一项民俗活动,在演出场面、表演队形、表演风格、采用音乐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审美形式。传统陕北民间秧歌的现代转型使其同时为民间文化事象和民众活动方式而存在。转型后的现代陕北秧歌在对民众的审美教育和精神团结、行为范导和社会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将陕北秧歌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开发出来,将十分有利于现代和谐这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影响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主要问题。在转型期中国农村的家庭、邻里、村庄成员之间和村际间四个方面的人际关系发生裂变 ,出现了多向度、多层面的变化态势。经济因素、心理因素、政治导向与示范是导致这种裂变的主要原因。文化道德、法律规范、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机制的共同作用是重建中国农村良性人际关系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陕北地理位置偏僻,农民文化程度低,针对陕北农民教育的现状,为加快陕北经济发展步伐,应采取分散投资、实行专款专用,利用“农远工程”,实施“三进村”行动,依托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系统,因地制宜、实施农民教育等措施,以提升陕北经济的知识含量,促进农民增收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刘文西人物画作品中所塑造的陕北农民是"主人翁的形象"、"快乐的形象"、"和谐的形象"。刘文西笔下的陕北农民无论是在劳动、休息、娱乐还是在与领袖亲密的交谈中,始终都保持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刘文西善于捕捉动态的细节来体现生动感人的场景,他的作品不仅是陕北农民自信和坚毅精神的写照,同时,也鼓舞着新时代的中国农民追求更加美好的未来生活。  相似文献   

13.
关于建立陕北特色图书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用定藏"是图书馆建设的基本原则,陕北独特的物产资源与旅游资源、独特的文化艺术,以及作为革命老区的独特的政治传统,使建立陕北特色图书馆成为开发和发展陕北的前提和基础,而陕北特色图书馆建设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走数据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1975—1985年转型时期陕北农村人口的再生产和家庭关系,文章将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视为一种历史文本,以双水村为样本,通过数据统计与文本阅读,分别讨论生活资料、土地制度、国家政策、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认为:人民公社时期和承包责任制后生活资料、土地制度和国家政策对陕北农村的生育情况有不同的影响;农村教育成本很高,但农民始终尊重教育,女性生活空间也因此向外延伸;家庭关系和农村文化秩序产生诸多变化,这也正是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代际伦理已出现了危机,通过价值变迁的角度来考察代际伦理变化的内在机制,可清楚显示我国农村代际伦理出现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传统与现代价值的断裂。由此表明,构建和谐农村需要重塑正确的农民价值,最终完善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相渗透、互相促进,联系密切。在知识经济时代,陕北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文化对处在其文化圈内的陕北经济有着重要的推动和制约作用,为进一步促进陕北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树立文化经济发展新理念、加速文化创新、深入发展区域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旅游产业,让文化融入经济、服务经济,实现陕北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婚礼习俗至迟在春秋时期就已经相当程式化,儒家经典《仪礼》和《礼记》的有关篇章中,就已规定了缔结婚姻的六道程序,即“六礼”。春秋以来至今,中国婚礼习俗随时代、因地域而多有变异,或繁或简,却不失六礼之本。陕北地区男女婚姻沿袭旧俗,繁文缛节,保留了古代婚礼过程的许多基本仪式。择亲、定亲、迎亲三个过程并未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太大的变化,宄其原因它符合民众人际关系的需要和隆重为福的趋吉心理。  相似文献   

18.
陕北文化的分期及其基本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北文化是陕北人历数千年而创造的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陕北文化的发生、发展,可以按照历史的自然演进序列划分为远古到秦汉、魏晋到宋辽金元以及明清时期三个阶段,每一阶段又可细分为若干历史时期。陕北文化的基本特质表现为文化的开放性和多元性,浓重的军事文化色彩,以及文化中的原始性和历史延续性。这些基本特质赋予了陕北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和丰富绚烂的神奇魅力。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从论述陕北生态地理环境演化和陕北人种构成入手,分析了陕北历史文化的精神品格,认为:陕北文学是陕北历史文化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在它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中,最有价值、最震撼人心的是陕北文学所蕴含的悲苦意识的审美风范。  相似文献   

20.
陕北地名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名学是关涉地理、历史、语言、民族等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本文就陕北地名与陕北方言、陕北地名与陕北历史上北方兄弟民族谈了三个问题:一、地名,世代口耳相传,不跟一般字音一起发生历史音变,具有着较大的稳定性,陕北有些地名便保留着古音,不失为研究汉语及陕北方言发展历史的一个重要方面。二、地名,是各民族文化起源、行政管理的真实记录,因此被征服民族的文化借字残留在征服者的语言里的,大部分是地名。陕北在历史上许多北方兄弟民族与华夏族杂处错居,至今尚残留着一些以他们的语言或姓氏命名的地名。三、陕北已出版或待出版的一些地名志,在用字、读音、含义上不乏讹误之处,本文举例性地作了说明、正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