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近年来物联网的创新发展已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但将物联网与协同创新结合的研究尚处在萌芽阶段.对有关物联网与协同创新的文献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其中包括物联网协同创新的内涵、障碍、机制与模式等.研究发现:关于物联网协同创新的障碍研究主要聚焦于供应链的协同管理和产业链的协同障碍,物联网协同创新需加强该产业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各子系统内部主体之间协同创新的研究.今后的研究重点应着手从物联网协同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激励机制、利益与风险机制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前不久,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座谈会在南京举行。副省长曹卫星出席会议并讲话,东南大学常务副校长胡敏强在会上作了专题发言,介绍了东南大学开展国家"2011计划"和江苏高校协同创新工作的做法与经验。此次座谈会上还公布了第二批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名单。由东南大学牵头组建的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创新中心、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入选了第二批立项建设的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并获正式授牌。  相似文献   

3.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创新的重要形式。近年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链、激励评价、科技与金融结合、资源开放共享机制逐渐完善,但支持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法律制度、组织协调机制、信息沟通机制、激励约束机制、投融资机制尚不健全。需要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信任评审、协同组织内部管理、创新运行互动协调、协同创新投融资等机制和优化协同创新外部环境,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根植于生态文化,生态文化在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基于协同创新理论,构建产业集群与生态文化协同创新概念模型,从三个维度、三个层次以及内外生变量等角度研究了产业集群与生态文化协同创新作用机理,分析了产业集群与生态文化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在内涵式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主题的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应抓住有利时机,通过深化协同创新来破解外延式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地方高校图书馆凭借文献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成为协同创新系统中的重要一环,通过构建面向协同创新的知识服务体系,积极发挥自身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学科信息服务、协同育人服务和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等协同服务策略助力地方高校的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知识场视角探讨导致联盟企业选择离合创新策略的影响因素;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联盟企业协同创新与离合创新模式的演化复制动态方程,分析其创新行为演化均衡点的稳定性及演化规律;对影响战略联盟稳定性的企业离合倾向与离合收益,以及协同收益分配系数等进行比较静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离合倾向、协同收益分配系数、协同收益以及采用协同创新策略与离合创新策略的初始比例等都会对联盟稳定性产生影响,据此提出联盟管控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校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主阵地,如何适应"双创时代"人才需求开展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取向.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要嵌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以打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全新模式.要积极剖析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缺陷,优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平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打造多方协同人才培养系统;更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能力本位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8.
学会的基本属性和活动方式与协同创新要求相契合,使其能够在推动协同创新、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协同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会在政府、科学家、企业、金融资本等创新活动主体间扮演沟通联系人、协调者、润滑剂的角色,构建跨学科、跨大类学科甚至跨文理界限的学会联盟是协同创新活动发展的必然。为提升学会学术研究、协同创新能力,政府部门、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部门、私人基金会等应支持学会建设向着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方向发展,学会应进一步推动实体化建设,面向市场,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江苏在有效转变政府职能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新途径,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以人为本、公民本位理念的指导下,江苏牢固确立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并发挥主导作用,不断创新和优化政府公共服务,确保了政府整体行为取向真正注重和强化公共服务;江苏将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创新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统筹谋划,从革除某些不适应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入手,不断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在"阳光政府"打造,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平台构建,提升管理质量,政社共治、官民协同的政府管理格局形成等方面形成了具有江苏特色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0.
围绕协同创新这一主题,从三个方面进行梳理研究。首先,对协同创新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用协同创新的理论分析协同创新互惠性机制及融合发展的理论驱动因素;从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分析协同创新的政策驱动因素;从协同创新的外部驱动力和内部驱动力分析协同创新的实践驱动因素。其次,构建基于国家重大研发工程为核心的协同创新模式、基于领军企业为核心的协同创新模式和基于“一带一路”的开放式协同创新模式等。第三,基于协同创新前因后果的研究思路,提出结论与政策建议。研究表明,协同创新是提升科技创新效率和培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产学研协同创新不仅有助于区域经济内的知识流动,也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苏北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苏北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对于苏北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形成产业链构建与商业模式创新动态匹配的良性模式。物联网产业链由信息感知、网络传输和应用服务等环节构成,表现为较强的产业关联效应、模块化特征以及从“闭环式”向“开环式”发展的趋势。物联网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是联动产业链与市场应用的关键环节,创新类型有平台型、合作型、自营型、定制型。IBM“智慧交通”的案例验证了清晰的商业模式是构建产业链的关键,否则将出现产业链结构性的“阻塞”以及应用市场阶段性的“过剩或短缺”。  相似文献   

13.
产学研协同创新日益受到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首先对比传统创新模式和外部协作创新模式,分析企业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动机。在此基础上,构建由产业实体+非产业实体构成的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提出把组成产品的基本单元——功能模块作为企业与外部资源交互的载体,进而构建一个面向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运行生态圈模型,并分析核心企业依托以模块为单元的交互载体实现与外部产学研资源交互协作的运作机理。最后,结合海尔集团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案例进一步验证本文提出理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林业人才培养存在人才培养理念不适应市场需求,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需求脱轨,人才培养模式亟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通过协同创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应做好协同创新的顶层设计,推动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建立协同培养人才新机制,实施国际化协同合作培养等。同时,通过建立面向市场需求的人才反馈机制,完善创新人才的校企协同培养机制,探索多种模式协同培养人才机制,营造协同培养人才的政策保障机制等,有效促进卓越林业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环境中,农业成为重要的区域合作领域。京津冀农业产业协同创新是实现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本研究结合京津冀一体化情境及农业发展现状,研究了农业产业协同创新问题。研究认为,京津冀农业产业协同创新应建立在共同的利益诉求基础上,通过区域统一规划,促成区域内组织间深度合作,以及创新资源的自由流通和共享,进而实现区域农业发展战略目标。本研究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战略、组织和资源三重协同的农业产业协同创新模型,并对京津冀开展农业产业协同创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军民融合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已经成为中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基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现实要求,界定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的内涵。针对发展战略目标,从顶层设计角度对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系进行系统分析,力图打破军队科研体系、国防科技工业科研生产体系和民用经济创新体系界限,梳理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过程,协调各类相关主体,优化配置各领域的创新资源,满足军队需求,并促进国家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由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和创新法制构成,体制、机制、法制的创新融合有利于国防科技工业科研生产体系与军队科研体系、民用经济创新体系的协同发展,有利于发挥政府在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有利于提高市场配置创新资源及创新成果的效率,推动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17.
智力资本协同对企业创新网络的发展意义重大。智力资本具有无形性、复杂性、依附性、难计量性等特点,可划分为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三大类。企业创新网络中的智力资本以知识转移与吸收为主要形式、以科技创新为主线、以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为依托、其关系资本和结构资本的作用更为明显。企业创新网络智力资本协同主要包括企业智力资本内部协同、企业之间的智力资本协同以及知识流动的网络管理三个方面。通过构建企业创新网络智力资本的协同机制,可以发现通过积极打造龙头企业、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培育科技服务平台、构建知识转移的激励机制等手段能有效实现企业创新网络的智力资本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国家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构建协同创新体系的重要时刻,研究吉林省产学研协同创新问题意义重大。本文通过研究吉林省产学研协同创新现状,从政府、中介服务机构、高校和企业不同层面分析了吉林省产学研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并对作为行政管理部门的政府、以及作为协同创新主体的高校和企业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以专利视角探究产学研协同创新和产业经济发展突出问题。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情况,结合专利协同创新理论和专利合作网络,选择沈阳市两个代表性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智能机器人作为研究样本,构建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及产业链合作伙伴的专利合作网络并进行可视化分析,进而得出产业合作申请发明专利技术分布及演化轨迹。在此基础上,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互动及运行机理,最后给出结论与建议,以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