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计划经济的国家大工厂”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特殊的起始模式,科学公有制思想的本质规定在其中得到有限的实现。倪学鑫的《“国家大工厂”公有制模式的历史定位》一文,对这种公有制模式进行了阐释,认为这种公有制模式的产生有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性,但不具有社会发展的一般必然性,人类不可能由这种公有制模式过渡到共产主义自由个性杜会。文章强调,人们不得不放弃这种公有制模式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以国家组织的行政性联系取代了现代社会化生产的全面联系,这既是它能够在生产力相对落后国家的特定时期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原因,又是它无…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遭到人们批判的俄国民粹主义的"主观社会学"有其合理内核,即高扬了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调了人类在改造世界中所起的能动作用,以及个人在社会发展中所应该担负的职责.其唯心主义失足之处在于错误地把历史决定论指认为机械决定论,不理解历史必然性的展开是由一系列具有自由意志的主体实现的,而且这种实现是建立在对必然性的认识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范围内城市化成为不可改变的趋势。一方面,城市有着经济聚集优势、社会聚集优势,且符合人的本性和追求。另一方面,城市化又面对社会生活模式转换中的困扰,以及社会生活中滋生的问题。这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二难推理"。在"二难推理"中观察城市化进程,会有矛盾和对立,甚至导致"不可知"论。然而用科学发展观中的"统筹"理念认识城市化进程,就可以看到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必然性和城市化进程对于实现人类社会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从统筹的理念出发,科学地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一是要统筹农民工进城,二是要统筹城市布局与规划,三是要统筹未来城市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浙江模式"是市场经济模式,其中包含了许多制度创新,但其实质是一种"制序演进".本文运用法与经济学方法,通过对浙江传统文化的考证分析,剖析了这种制度创新的内在动力,得出了以"浙江精神"为内核的"浙江模式"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同时又具有可以借鉴性和可推广性的结论,对"浙江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影响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5.
贾后明 《江汉论坛》2007,3(12):22-25
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公有制是为了实现发展社会生产力、劳动者成为社会生产的主人和社会公平分配等目标.但在实践中,公有制目标与具体实现形式之间存在矛盾.判断一种产权形式包括股份制形式是否具有公有性的关键是看这种形式能否体现公有制目标,只要坚持公有制目标并不断扬弃实现形式,公有制在演进过程中可以实现二者的融合与统一.  相似文献   

6.
<正>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个人消费品分配原则出现多元化.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范围内,依然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但要适应商品经济条件实行分配模式转换.本文试就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模式问题进行理论探讨.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按劳分配模式转换的必然性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有计划有控制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公有制为基础,不仅在运行上要实现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统一,而且在分配上要实现按劳分配和商品经济的统一.实现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有机统一以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实现按劳分配和商品经济的有机统一,则必然要改革按劳分配体制,即按  相似文献   

7.
股份制和所有制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股份制是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或资产经营形式,它不属于特定所有制或经济制度范畴.股份制既可以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现形式,也可以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同"公有制形式"等同起来,不要把公有制实现形式同公有制性质等同起来.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的"合力论"是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机制的认识论概括,它是一个具有辩证张力的理论表述:第一,"合力论"直接描述的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现象,因此是一个古典政治经济学模型.在其中,盲目性构成历史进程的主要特征,历史的必然性以偶然性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第二,它同时是历史进程的"内在的一般规律",在其中蕴含了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自由(即合目的性的实现).恩格斯表述的张力源自辩证思维,这种思维本身也提出对经典作家理论表述进行历史理解的要求.从这一要求出发,我们必须反思恩格斯借助"合力论"所回答的社会历史问题,其前提是否仍然存在,因此结论是否仍然有效.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对于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已日益被提上了政府的议事日程。在政策模式的选择上,香港走的是一条"后福利社会"的道路。"后福利社会"这种模式是在考虑了弱势群体的需要和权利及传统华人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相对于"福利社会"这一模式而言,更加强调个人职责和多元供给。受这种模式的影响,香港对于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是由政府与第三部门共同推动的,并实现了形式上的多样化,即货币福利与福利服务的齐头并进。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这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所达到的基本共识。但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能否结合?结合中是否存在着矛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对这些问题,人们至今尚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因此,弄清这些问题,仍然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理论问题。一、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必然性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对社会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它与公有制没有根本的矛盾冲突,二者的结合具有客观必然性。首先,结合的前提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性质上的非等同性。这种…  相似文献   

11.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解决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带来的资源供给不足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必然选择.在企业经营模式上,要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要求,就必须转变传统的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经营模式,建立绿色营销模式.通过绿色营销模式,实现"两型"社会的发展要求.以消费者为价值取向的企业主导型绿色营销模式,是契合"两型"社会发展要求的一种营销选择与完备形态.  相似文献   

12.
保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必须抛弃从数量上来理解公有制为主体的传统观念,尽快实现由"数量型公有制主体"向"功能型和质量型公有制主体"转变.其主要路径:保持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制应在基础产业占绝对支配地位;国有经济应在主导产业和有关重要行业占支配地位;公有制应在多层次的动态的所有制结构中保持其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3.
消费社会语境中的"广告神话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社会"已成为学界描述和揭示当代社会现象和进行大众文化研究的一项重要理论资源和工具,在消费社会的语境中,构建一种"广告神话学"的阅读模式,不啻是对罗兰·巴特<神话>一书的延伸细读,并且确能通过这种模式发现消费社会的内在逻辑是经由符号性的操作而实现的,而广告的"神话"本质就是"去政治化".  相似文献   

14.
现代性有两种版本,一种是资本主义现代性,一种是社会主义现代性.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最高价值追求是"个体自由",其理论旗帜是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现代性的最高价值追求是"社会和谐",其理论旗帜是马克思主叉.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预设了现代性价值由"实体之自由"发展到"关系之和谐"的历史必然性.正是这一必然性,为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实践中重建社会主义现代性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5.
像"准妈妈"这类"准:+N"的语义模式是当代汉语中新出现的一种词汇现象.这种词汇模式表述的基本语义是"程度上还不完全是N,但可以当作N来看待".这种模式要求它的陈述对象处在"未N而必N"的语叉状态下,表达一种"对N的预期并先行在整个模式中提及N"的语义特点.凡是处在这种语义状态下并且具有这种语义特点的"N",都可以成为这种词汇模式的作用对象.此外,这种模式中的"N",必须具有由"非"到"是"发展变化的可行性和趋势,必须对于说话人、听话人或话题主体具有特别的意义,并且有"先行提及"的必要.研究这种模式的语义特点,总结其使用规律,对于正确理解和运用这种词汇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也是特殊的社会群体.如何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美满、更幸福,真正实现"老有所养"已成为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医院可以养老,养老院可以治病",这种"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很适合老年人晚年养老生活.安排好老年人晚年的养老生活,对于稳定社会,解除子女后顾之忧,不但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必将产生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学界对<庄子>"无以故灭命"之"故"主要释义为"造作"、"巧故"、"智巧"、"人为"、"分别之心"、"有心而为"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都体现了<庄子>的主旨,却遮蔽了"故"之深蕴奥义,失去了文本原句应有之义.从训诂方面、篇章结构方面及<庄子>的哲学思想来分析,"故"应当释为"困苦"、"苦难"、"变故"、"意外的事变"、"不幸的灾祸"等,指遭遇的偶然现象,与不可知的、不可抗拒的绝对必然性"命"相对应."无以故灭命"即不要以一切困苦、苦难、意外的事变或不幸的灾祸等纯属偶然的现象,来否认自然之命的必然性,进而丧失了与道或命同体的状态,这种释义既表现了<秋水>篇的相对论观点和<庄子>"齐"原理,同时在一定意义上也体现了<庄子>哲学的顺命观.  相似文献   

18.
依托自然资源求发展的思维定式,把众多资源型城市导入不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如何使这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由传统的资源依赖型、单一的经济结构发展模式向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多元化的、以信息科技资源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变,是当前一个紧迫而重大的课题.用"三种生产理论"指导这种转型,是填补"两种生产理论"指导缺陷的必然.实现从以"两种生产理论"为指导到以"三种生产理论"为指导的转化,前提是对自然资源价值的重新认定,重点则是对城市环境资源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中国战国之前有过"亚细亚公有制",此为井田制.而此以后,中国土地私有,出现大地产庄园经济、地主租佃经济、小农自耕经济等三种模式.至于明清,地主租佃制与小农自耕制成为土地制度主体.中国古代生产方式并非全然属于"亚细亚公有社会",至少说不典型."亚细亚公有社会"特点仅存于印度、俄国等国.  相似文献   

20.
"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论不能成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在我国理论界颇有影响的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论,主要从两个层次(全民、政府)和一个落脚点(人的"自私本性")来论证"缺位的必然性",并进而提出"变革国家所有制"的主张.本文也沿着这种"两层一点"的思路进行分析研究,但得出了与"缺位论"相左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