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轶贤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
“主义譬如一面旗帜”党的指导思想就是指引我们党前进的一面旗帜。文章论述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几个哲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瑞森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4(1)
通过历史与逻辑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历史必然性,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问题和根本经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及其相互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显著特点和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3.
浦玉忠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3,40(5)
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构想具有三大理论特色:它既是实现社会主义之客观道路的通俗表达,也是有中国特色之现代化进程的独特描述,更是对适应当代要求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定位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宋开文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4):16-18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开拓创新必须做到“三个解放出来”。“三个解放出来”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历史使命的根本要求,是开拓创新的根本要求,是当前解放思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刘先春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理论。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必须充分认识邓小平理论作为全党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并且用这一理论统一思想,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荣开明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5)
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意义、形成、发展、层次结构和基本特点,是深入学习贯彻该理论体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亟需解决的几个基本问题。本文从新的角度对此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任平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本文对有关邓小平发展哲学研究的四个重大理论问题作了较深入的探索。作者认为:(1)邓小平发展哲学是对全球发展经验和发展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和核心纲领,是当代化、中国化、实践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2)邓小平发展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关于“发展的合理性问题”;(3)“如何实现合理地发展”构成了其基本内容和理论体系的逻辑主线,她展现为八个方面、三大重点;(4)邓小平发展哲学在全球发展观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9.
曹秀荣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2,(1)
马克思主义的先哲们,在总结妇女运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并不断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妇女解放运动的理论,并据此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江泽民总书记精辟地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五项基本内容,对妇女社会地位的演变、妇女的社会作用、妇女的社会权利和妇女争取解放的途径等基本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分析和概括.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并从属于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理论范畴,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社会观看待妇女问题、指导妇女运动的具体体现;是妇女运动的出发点和根本点,是妇女运动的领导者必须遵循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村包围城市理论,还是改革开放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点以及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等,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认识,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表现.因此,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1.
朱海波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4)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实际上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邓小平是从社会功能和整体的角度来谈社会主义本质的,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提高了人们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水平,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实践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2.
苏伟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6)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重要哲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科学思想,列宁、毛泽东做出了理论新贡献.邓小平则正确处理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老祖宗"与"新情况"的关系问题,在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同时,也将"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认识论思想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
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分析和探讨邓小平理论和21世纪社会主义的关系。从时代的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等方面,阐述了在20世纪中国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在21世纪仍然有旺盛的生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1世纪生机勃勃向前发展的最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
梁爱强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2):24-2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特征概括起来有五个方面:继承性、创新性、民族性、开放性和时代性。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对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武装全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及党对其认识和概括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为标志的,其历史起点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和概括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日臻完善的过程;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和概括既反映了理论创新的传承性又体现了理论创新的时代性,既源于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又成功地指导着改革开放实践的健康发展,既包容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创新成果又为将来党进行新的理论创新预留了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刘林元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1):1-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处于低潮、马克思主义受到挑战的国际大背景下,领导中国走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新的国情和实践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的两份历史遗产即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晚年错误,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起点,其基本理论特征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精髓论,实现了革命逻辑向建设逻辑的转换,坚持与时俱进,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作出突破性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7.
王庆仁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6(3):10-16
邓小平同志全面、深刻地分析了我国行政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系统、明确地阐述了我国行政改革的目标和内容,并且坚定、谨慎地提出了我国行政改革的原则,这是邓小平同志对我国行政改革作出的重大理论贡献。认真研究邓小平同志的行政改革思想,并用以指导行政管理实践,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化行政改革、改善行政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孙青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33-35
本文通过分析学习的主体和学习的客体的特点,探讨激发学生学习邓小平理论的内主动性,从而形成邓小平理论学习热潮的形式和方法.结合实践,进一步探讨了各种学习形式、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9.
章国平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1,20(1):67-69
邓小平理论概括课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用邓小平理论构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支柱是这门课的教学目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着力讲解清楚邓小平同志的人格魅力、他是如何回答在中国这样一个比较贫穷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之所以以成其为理论的原因等几个方面内容,才能使邓小平理论的“三进”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