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边缘化的中国穆斯林族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缘化的中国穆斯林族群是指那些生活在蒙藏等民族地区的回族及蒙古族穆斯林 ,由于他们人口少 ,长期与该地区占绝对多数的主体民族生活在一起 ,他们之间相互通婚 ,在主体民族强势文化影响下 ,接受主体民族的语言、服饰及生活方式 ,但仍保持了伊斯兰教信仰。学术界一般称他们为藏回、蒙古回回、傣回、彝回等 ,这些边缘化的穆斯林生活方式及历史来源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 ,认识还不尽统一。笔者结合田野调查同时吸收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伊斯兰教在美国的传播、美国穆斯林人口与社会网络、宗教对话与社会关系重建等问题的叙述和分析,获得了以下初步认识:第一,伊斯兰教在美洲大陆的早期传播几乎与哥伦布横跨大西洋的航海活动同步,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演变。第二,伊斯兰教是当今美国发展最快的宗教之一,较高的生育率、移民和宗教皈依等将会使美国穆斯林人口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第三,美国穆斯林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他们的受教育程度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接近,已成为本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第四,美国穆斯林温和包容,他们以清真寺和社团组织为平台,致力于宗教对话和各种社会服务活动,努力重塑穆斯林的公共形象。第五,受各种复杂因素的持续影响,美国社会对穆斯林的偏见很难在短期内消除。如何实现穆斯林与主流社会的良性互动,不仅取决于穆斯林群体的自我调适,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他群体特别是主流社会对他们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作者认为,在当今市场化和都市化的进程中存在着族群歧视问题,这种歧视往往是主要 或多数民族对少数民族的歧视。而歧视对族群交往的影响是双方的,在经济上,族群甲对族群乙的歧 视,不仅会减少族群乙的收入,同时也会减少他们两者的收入。现实中存在着少数族群的报复性歧视, 这种歧视的结果使少数族群的境况更加恶化。作者认为少数族群是数量上的少数,更是经济上的少数, 并对解决歧视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一个族群而言,有关族群历史的记忆对构建一个族群稳固的身份认同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中国穆斯林网站BBS社群的实证研究,梳理在网络空间这样一个特殊的场域中,网络穆斯林社群成员反复提及的历史记忆要素,构建的历史记忆影像及其与族群认同之间的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5.
族群认同问题是民族问题中的核心问题。对于国际社会中处于多数的多民族国家而言,如何有效构建统一的国家认同和社会认同将是关乎国家团结统一的关键性问题。我们是谁?我们属于谁?随着族群生存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族群的认同总是会发生某种程度上的波动性变化,进行自我身份的再认知和认同的自我调整,这种情况在移民国家更为明显。在美国身份认同政治氛围高涨的情况下,本文通过对美国少数族群双重认同的形成、互动轨迹、影响因素及配合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解析双重认同存在的根源,以为多民族国家加强对少数族群认同的认识和国家认同的建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俄罗斯阿穆尔州居民的伊斯兰教印象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及其分析。该研究力求以点带面展现出俄罗斯非穆斯林地区居民对伊斯兰教的印象,以及城市中宗教间、民族间的基本关系。研究成果将为未来其他地区的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研究经验,并起到理论与实践指导作用,有助于提高俄罗斯(乃至世界)伊斯兰学研究水平,探索各地区民族、宗教矛盾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作为传播族群文化的工具,少数族群传媒在维系族群认同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学者研究少数族群的认同问题提供了新的切入点。许多美国学者采用民族学和新闻传播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大量的交叉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肯定了少数族群传媒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采取本土化的手段以争取更大的话语权的策略,提出了其为加强与主流社会的交流必须再编码和再传播的观点,并认为双重认同的特点并不妨碍其在政治上认同美国,有助于本族群融入主流社会。但也存在意识形态浓郁,对新闻传播规律缺乏了解,以及因为语言障碍而无法实现多种媒体纵横向比较研究等缺陷。  相似文献   

8.
对于理解中国西北「回」、「藏」族群文化长期互动关系的发展过程而言,分布在青海东部化隆、循化等地境内卡力岗山区的「藏语穆斯林」现象,确实能够提供出一个具有结合当代族群史与民族学(人类学)学科研究特色的观察案例。如果从族群溯源研究的观点看来,此一观察应该具备以下三个论述面向:一、在历史记忆的展现方式上,「昔藏今回」或是回民祖源的争议,都必须面对藏文化如何与穆斯林文化并存适应的事实;二、从花寺门宦太爷马来迟于清乾隆年间至卡力岗传播伊斯兰教的传说开始,经过格底目、苏非主义等老教到今日伊赫瓦尼新教,当地宗教意识的变迁意义及其对于穆斯林我群意识所产生的形塑过程;三、当代大陆民族识别下,回族与藏族的法定少数民族身份,对于「藏语穆斯林」的族群认同意识的巩固,及其所引发的族群边缘研究意义的讨论。而这种以卡力岗「藏语穆斯林」的族群溯源研究的论述模式,亦有助于扩大并深化当代中国西北族群与社会文化史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大理茈碧回村的村民信仰伊斯兰教,为了维护信仰,村民分别男女两性开展宗教活动,增强族群认同;虽然村民在活动中不结伴,但他们却是团结在伊斯兰教信仰和回族认同下的群体.在团结中强化着回族认同.  相似文献   

10.
巫达 《民族学刊》2012,3(1):9-14,91
从社会人类学的视角对都市族群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和理论回顾,并对我国都市族群研究的可能性方向和研究方法进行探索,指出我国都市族群研究至少包括三个领域:(一)海(境)外华人在中国都市的族群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表述研究;(二)少数民族融入大都市之后的族群、文化与社会认同表述研究;(三)新移民进入都市之后的族群性地域认同研究。都市族群研究内容包括认同建构研究、文化表述研究、大都市人意识与身份的形成过程研究。在研究中应注意族群内心情感问题、族群形成过程问题、认同的理性选择问题和历史记忆在认同建构中的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11.
1999年 9月 ,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在这次会议上 ,江泽民同志代表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向国内外庄严宣告在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西部 1 2个省市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并作为中国 2 1世纪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西部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大西北获得了重振昔日丝绸之路辉煌的勃勃生机。时隔不久 ,当 2 1世纪第一个百花争艳的春天降临首都北京的时候 ,在楚文化的发祥地生长起来的年轻的回族博士许宪隆将他的长达 2 0余万字的学术专著———《诸马军阀集团与西北穆斯林社会…  相似文献   

12.
华涛 《回族研究》2006,(1):24-27
近十几年来,文明对话成为一个全世界的热门话题。如果在英文Google上检索一下“Dialogue be-tween Civilizations”(2005年10月5日星期三4:30pm),相关条目达104万①。而用中文Google在全部中文网页检索“文明对话”,相关条目为110万(同时间)。值得注意的是不仅这些条目大多与伊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家族的概念及其特征、穆斯林家族社会组织的特点、穆斯林家族社会的信仰、穆斯林的习俗对家族的制度和维护,并就中国家族文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少数民族人权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保护与实现问题。对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保护,有多种多样的价值。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保护,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了和谐社会理念内涵的基础上,试析新形势下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护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用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来指导民族文化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缅甸是东南亚民族情况最为复杂的国家之一.缅甸究竟有多少个民族,各民族现有人口状况如何,是一个一直没有弄清楚的问题.为此,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缅甸民族的种类和数量作了科学的分析、分类和厘正,并对当代缅甸各民族现有人口状况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Islamophobia 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problem across the Western world. Australia is no exception. The emergence of far right groups and a political environment that allows anti-Islamic discourse has created an increasingly unwelcome environment for Muslims, even though multiculturalism has long been a fundamental marker of Australian daily life. The rise of Islamophobia has been damaging to Australia.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ise of anti-Islamic sentiments in Australia and the increasing marginalization of Muslim youth, showing that Islamophobia not only breaks the bond between Muslim youth and Australian society, it also polarizes relations within Australian Muslim communities.  相似文献   

17.
Fostering of civil society is vital in multiethnic, multicultural, multi-religious and post-conflict societies such as that of Bosnia-Herzegovina. Therefore,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ole of Muslim women's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NGOs) in fostering of civil society in Bosnia-Herzegovina. In this regard, this paper puts in the perspective present role of Muslim women's NGOs by providing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and a survey of NGOs in Bosnia-Herzegovina.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Muslim women's NGOs, the author examines main criteria of civil society functions such as control of political power, monitoring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elections, promoting of anti-corruption awareness, advocating values of human rights, tolerance and understanding, offering civic training, promoting civic education and public issues through media, and promoting conflict resolution and interfaith dialogue. By analyzing civil society functions, this paper answers a question of Muslim women's NGOs involvement in socio-political aspects of a democratic state and fostering of civil society in Bosnia-Herzegovina. The author uses ethnographic methodology, written sources and interviews in analyzing two leading Muslim Women's NGOs such as Nahla Education Center for Women and Kewser-Zehra Association of Muslim Women. 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 indicate that although Muslim women's NGOs in theory do not emphasize on several civil society actors, especially those of political and legal nature, they are significantly involved throughout their various activities in socio-political aspects of the democratic state and as such they have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ward fostering of civil society in Bosnia-Herzegovina.  相似文献   

18.
关于缅甸与泰国跨国民族的种类,目前尚无定论。本文作者通过爬梳资料和实地考察,认为缅、泰跨国民族至少有18个,主要属于汉藏语系、南亚语系和南岛语系的六个语族,并对这18个跨国民族的分布与人口等情况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清真产业的概念,分析其形成机理,认为它是伊斯兰教文化嵌入产业化过程的结果,伊斯兰教是其形成的制度基础和基本前提,并决定了其边界范围.充分认识并发挥伊斯兰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和作用、重视技术进步和促进穆斯林企业成长是发展清真产业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Few studies explore the impact conversion to Islam has on a Western individual’s social identity configuration.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six Western Muslim converts—three from Montreal, two from Berlin, and one from Copenhagen—who experienced difficulties relating to their national identities prior to conversion, exploring how it developed afterwards. A qualitative interview guide was adapted in a semi-structured format to the demands of each individual, and interviews were analyzed applying thematic content analysis. The participants reveal how they revised their social identity configuration upon conversion, ultimately reversing their antagonistic relationship to their national identity. Their narratives relate how political realities are embedded in the percep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Muslim identity, necessitating a revaluation of their national identity as a form of social critique.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how socio-political experiences of discrimination and race are all significantly implicated in the process of conversion and Muslim identity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