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小虎 《齐鲁学刊》2003,1(5):112-115
从马克思主义辩证逻辑史的角度研究毛泽东辩证逻辑思想,对于丰富马克思主义辩证逻辑的思想宝库和指导人们现实的思维与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毛泽东提出现实矛盾范畴,深化了科学的逻辑范畴理论;倡导比较研究逻辑方法,为辩证逻辑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制定逻辑应用的操作程序,推动了辩证逻辑的普及。  相似文献   

2.
范畴体系的逻辑基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切科学的理论体系,包括辩证逻辑的理论体系在内,都是范畴的逻辑体系。虽然这些体系各各特殊,但它们都有共同的特征和普遍的性质。为了提供建立科学理论范畴体系的共同原则,首先必须研究范畴体系的一般逻辑理论。例如,范畴体系的逻辑要素、逻辑结构、逻辑功能等,都应从理论上加以探讨。一般说来,每一个范畴体系都有一个中心范畴,对其他范畴起着规定和影响的作用。这个中心范畴,就是这个范畴体系中最基本的范畴,我们称它为逻辑基项。建立一个范畴体系,必须首先确定它的逻辑基项。  相似文献   

3.
中国逻辑史研究的方法很多,但训诂的方法是最重要的方法。如果没有清代乾嘉考据学的兴起,也许就没有中国逻辑史之比较研究的兴起,就没有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兴起。反观中国逻辑史研究百余年的历史,我们不能不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逻辑史研究中还存在着一定的训诂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助于还中国逻辑史以本来面目,重建中国逻辑史的新体系,同样,重视中国逻辑史研究中的训诂问题也可以使中国逻辑史研究和训诂学研究在某些方面实现交叉学科研究的会通,从而进一步促进这个研究领域的拓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立足百余年来中国逻辑史比较研究的现状,对比较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反思,从比较的对象、比较的内容、比较的文化视野、比较研究中的训诂问题、比较研究的方法问题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基本的看法.主张以非形式逻辑作为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逻辑理论和思想,倡导加强逻辑与文化之间的互动研究,认为应该把中国古代的逻辑理论与思想同亚里士多的逻辑思想中的非形式逻辑部分进行比较研究;在比较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古书的正确训释,以免随心所欲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5.
总体范畴是西方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中轴线。卢卡奇和萨特对总体范畴的理论目的、总体与异化、总体与历史实践、总体范畴的理论归宿等问题做了既相似又相异的深刻论述。分析和研究他们的阐述有利于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 ,也为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提供了新的入手点。  相似文献   

6.
科学公理亦称科学观念,它是科学理论的逻辑前提或概念框架.本文论述了科学公理的两大范畴即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的涵义和形成.  相似文献   

7.
在同义词的界定问题上,我们不赞同从逻辑范畴角度或自然范畴角度进行,同时也认为应当避免标准的多元,防止因看似的周全导致的语言范畴与自然范畴、逻辑范畴的混淆,主张从语言范畴角度给出一个统一明确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抽象和具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对重要范畴,在《资本论》的逻辑中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它们是一对具有内在联系的矛盾统一的范畴。本文着重论述《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关于具体范畴的两种含义(实在具体和思维具体),以及它们和抽象范畴的辩证关系,这对于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辩证逻辑方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哲学的观点看,邓小平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论述属于认识论范畴,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论述属于方法论范畴,关于“三个有利于”标准问题的论述属于价值论范畴。邓小平理论以社会主义本质为起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介,以“三个有利于”为归宿,是一个层次分明的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相统一的体系,逻辑前提是他的科学世界观。  相似文献   

10.
真理有抽象和具体之分,逻辑亦应如此。抽象逻辑是求抽象真理的方法,具体逻辑是求具体真理的方法。至今虽无抽象逻辑和具体逻辑之名称,但它们实际上已经存在。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就是抽象逻辑。二者都是求抽象真理。演绎逻辑在抽象的概念世界中驰骋;具体逻辑亦早已存在。它存在于3具体实践之中,存在于那些在实践辉煌的实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脑子中。逻辑理论是内心的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验的理论化。理论的关键在于范畴的确立和阐明,理性认识的进展在理论中表现为逻辑范畴的进展。现在,抽象逻辑的范畴系列大体上已得到确立和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