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乔生  郑岑 《科学发展》2010,(5):69-76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一直是个世界性难题,呼啸而来的金融危机更将中小企业逼入窘境。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与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劳动就业问题密切相关,而疏通融资渠道、完善担保制度对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及江苏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立法及其发展,比较关日韩三国关于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法律制度,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制度的完善提出立法建议,以期为中小企业走出困境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2.
中小企业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而崛起,正在中国的市场经济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虽然中小板在融资方面确实给部分中小企业的发展解了燃眉之急,但它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却是巨大的,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主要原因仍然为会计诚信问题,虽然从一开始深交所方面就提出了把中小板建成诚信板、透明板、成长板的目标,但从实际情况看,投资者不能不遗憾地看到,中小板仍然还是一个“失信板”,各种有违诚信的事情时有发生。因此,中小板的诚信制度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需发展中小银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众说纷纭,如中小企业信用整体不佳、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商业银行贷款门槛过高、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品种少等等。笔者认为,我国目前没有建立起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现行金融结构与社会经济中的企业、产业性质不相匹配才是造成中小企业外源融资困难的根本原因。中小企业外源融资形式中小企业外源融资有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形式:(一)直接融资。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规模等方面的条件制约和债券市场本身发展的滞后,中小企业发行债券进行融资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另…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学术诚信缺失的表现主要是作业抄袭、考试作弊和论文剽窃。其原因有学生对学术诚信认识不清晰,专业知识能力不足,学校相关制度执行力不足等。改进的措施是学校应该加强制度建设,进行学术诚信教育;教师应该提高教学质量,采用更为灵活的考核方式,加强学术不诚信行为惩处的执行力度;学生应该提高认识,约束自己的行为,相互监督。  相似文献   

5.
王凤志 《职业时空》2009,5(10):11-12
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但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出现了大量的诚信缺失现象。针对企业诚信缺失的现状,主要从企业诚信道德环境的创建、企业的经营环节和制度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构建企业诚信的伦理途径。  相似文献   

6.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现在部分大学生在就业时却出现了种种诚信缺失的现象。究其原因,有市场经济的不良影响,社会和学校诚信缺失,高校诚信教育重视不够,监督约束机制缺乏和大学生自我修养不够。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教师以身作则的意识,理论结合实践进行诚信道德教育,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制度。  相似文献   

7.
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深化金融改革的前提。征信制度是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与关键环节.是市场经济成熟的重要标志。征信体系建设是中小企业融资的核心基础,完善征信体系建设也是优化社会信用环境、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诚信是人的一种理性行为,它的存在是符合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的。那现实社会中不讲诚信的人尤其高校大学生基于何种原因不讲诚信?问题产生的症结又在哪里呢?本文基于教育学与心理学视角,通过对大学生诚信缺失行为的心理动机的调查和对大学生诚信缺失心理因素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诚信是人的一种理性行为,它的存在是符合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的。那现实社会中不讲诚信的人尤其高校大学生基于何种原因不讲诚信?问题产生的症结又在哪里呢?本文基于教育学与心理学视角.通过对大学生诚信缺失行为的心理动机的调查和对大学生诚信缺失心理因素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诚信危机的根源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一个人的重要品质,是道德之首。本文从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出发,从思想、经济、教育、制度、社会等五个方面来剖析大学生群体出现诚信危机的根源,并从政府、高校、银行、家庭、社会及大学生个人等六个方面对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出应对之策。一、当前大学生诚信  相似文献   

11.
纪崴 《职业时空》2003,(2):42-43
现阶段的中小企业正处于一个规模扩张时期,从粗犷的扩大生产规模转到提高科技含量、提高经营管理的集约型生产上来。这一时期的中小企业面临着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管理混乱等困难,而在对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中,70 %以上的企业将资金短缺列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首要因素。这时的中小企业仅依靠自有资本的原始积累无法满足对资金的需求,必须拓展融资渠道,依靠直接、间接融资等方式来解决资金供给小于需求的问题。我国的中小企业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和通过银行贷款间接融资都存在着障碍。本文不考虑政策面和外环境所应采取的措…  相似文献   

12.
中小企业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市场经济建设中功不可没,伴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纵深发展,中小企业在经济大舞台上还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然而,在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当前,备受关注的融资难问题依然严重。企业融资渠道窄,融资体制不健全,信用等级不明晰,都给企业真正实现融资埋下了种种隐患。公司金融理论的研究目的之一,在于结合企业的基本情况,为融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张胜材 《现代妇女》2014,(3):154-15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迅猛发展,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生力军。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在许多方面受到极大地不公平对待,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融资方面,融资难已成为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本文从多个视角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徐黎 《职业时空》2004,(5):34-3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融资难仍是当前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融资租赁具有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独特优势,非常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的需要。融资租赁的基本内容融资租赁是企业根据自身设备投资的需要向租赁公司提出设备租赁的要求,租赁公司负责融资并采购相应的设备,然后交付承租企业使用,承租企业按期交付租金,租赁期满时承租企业享有停租、续租或留购设备的选择权。融资租赁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融资方式,是集融资与融物、金融…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小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最新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现有中小企业3980万户,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9%,占全部企业销售收入、利税、就业人数、出口额的比率分别为60%、40%、75%、60%,中小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然而,我国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的问题。因此,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机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小企业金融政策已经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可以用“双缺口”来概括。所谓“双缺口”就是“权益资本融资缺口”和“债务资本融资缺…  相似文献   

16.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生力军,但融资困难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就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及原因进行剖析,着重从企业、银行、政策、法律四个方面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制约因素进行剖析,并提出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优化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的兴衰直接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一个完整、高效的融资担保体系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文章对廊坊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廊坊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诚信意识较为淡薄,诚信缺失现象较严重。分析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意识缺失的表现及原因,就高校如何培养学生诚信意识进行了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之本,立德之源,是大学生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越过了社会的道德底线。我们观察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的诚信现状,从学校、家庭、社会与自身分析诚信缺失的原因,把握大学生诚信的重要性,加强自我诚信教育与学校的诚信教育,全力构建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有效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王东 《职业时空》2008,4(8):7-7
在人类社会已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中小企业成了各国经济的基础和社会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成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繁荣稳定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已经逐步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是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中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其中融资问题己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即中小企业无法根据自身企业发展的需要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要求来筹集资金并相应地调整企业的融资结构。造成融资困难的原因很多,既有国家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银行方面的原因,更有企业自身方面的原因,尤其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不健全更是制约了中小企业进行融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