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众 《今日南国》2014,(8):22-22
1900年6月21日,农历五月廿五,当时中国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做了一件空前绝后的大事——向全世界宣战.这是一件令史界匪夷所思的事情,因为30年前,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的时候,慈禧太后的丈夫咸丰皇帝就是被洋鬼子们逼着一路小跑到了热河承德避暑山庄,然后一命呜呼的.记忆犹新的慈禧不会不记得洋人的厉害,更不会忘记仅仅发生在5年前的甲午惨败.难道年逾花甲的她真的疯了,或是老年痴呆?  相似文献   

2.
夜明珠一直是传说中的神奇宝石.据说清朝慈禧太后死后,含在口中的就是一颗世间罕见的夜明珠,也是因为这颗珠子才保证了慈禧太后的尸身不腐.那么,夜明珠真的存在吗?慈禧太后嘴里的夜明珠到底是什么? 被盗的夜明珠 1928年,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的孙殿英率军队炸开了定东陵,将陵墓内的稀世珍宝盗抢一空.慈禧口含的那颗夜明珠也未能幸免.据说,盗匪们打开慈禧的棺椁时,见她面目如生,好像在睡觉一样.孙殿英回忆说:“这是因为她的口中含有一颗很大的夜明珠.这珠分开是两块,合拢起来则透出一道绿色寒光,夜间在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盗匪用刺刀撬开慈禧的嘴,取走了夜明珠.  相似文献   

3.
在德国小城西比希,市民们无不对79岁学成博士的约翰娜·玛克司夫人赞叹不已,她还当选为该城“最伟大女性”。 玛克司夫人退休前长期在一家公司任职。退休之后,不甘寂寞的她在报上看到科隆大学招收老年大学生的广告,便报名成为正式大学生,当时她已  相似文献   

4.
慈禧太后(1835~1908),又称“西太后”、“那拉太后”。这位当年被捧称为“老佛爷”的女性,即使在现代中国也是家喻户晓的人物。1861年,成丰皇帝病死热河,她的儿子载淳继承皇位(即同治皇帝),她被尊为圣母皇太后。次年,同治上徽号称“慈禧太后”。  相似文献   

5.
慈禧太后(1835—1908),又叫西太后,是清朝末年将近半个世纪掌握实权的最高统治者。她是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以及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反动集团头子,是崇洋媚外、投靠外国侵略者、卖国投降的帝国主义走狗。同时,她又是一个多次篡夺朝廷大权的野心家、阴谋家。回顾一下慈禧太后三次篡权的历史,可以进一步看出江青吹捧慈禧太后、利用历史进行篡党夺权的险恶用心。  相似文献   

6.
慈禧太后在戊戌维新运动中的表现与她在晚清主导的三次变革中的表现是一致的,慈禧太后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守旧派,她总体上是倾向于缓进变革而反对激进变革的.但这种变革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她的专制统治的需要,否则就会受到严厉的禁止.她残酷地镇压戊戌变法运动就是这一基本思想的反映.  相似文献   

7.
高晶  赵锐 《金陵瞭望》2010,(26):87-88
近年来.南京女作家雪静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不久前.省“五个一工程奖”颁奖.她的官场小说《夫人们》再获殊荣.她成为连续两届获省“五个一工程奖”的南京作家。  相似文献   

8.
张群 《华人时刊》2007,(7):22-26
她是一位退休女职工,没有任何特殊社会背景,一个偶然的机缘,却使她与百名共和国将军结下书画缘。仅仅6年时间,就收藏到这些当年驰骋疆场、指挥千军万马的共和国将军们的书画作品160余幅,并与共和国元帅、将军、老红军及他们的夫人合影100多次,创下  相似文献   

9.
夏爱华 《社区》2010,(36):37-37
年逾古稀的慈禧太后,容颜不老,看上去仿佛是一位刚刚步入中年的贵妇。说起来,慈禧太后堪称是一位美容专家,驻颜有术。她脸上曾起过痤疮,还患过久难治愈的面部痉挛症,但这一切都不曾难倒她。她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食疗养生、内调外养。所以当她步入老年时,肌肤仍然白嫩光滑,吹弹可破。脸颊如同少女一般,细腻鲜润。她喜欢使用中国传统的脂粉,从来不用法国香水等"洋货"。  相似文献   

10.
玛格丽特·桑格(Sanger,Margaret,1883—1966,旧译为山格夫人、山额夫人、珊格尔夫人等)是美国节育运动的创始人,世界计划生育运动的领袖。她于1921年创办“美国节制生育联盟”,于1927年在日内瓦组织了第一次世界人口会议,于1952年在新德里成立了“国际计划生育联合会”,并长期担任第一任主席。桑格夫人曾于1922和1935年两次来中国传播节育。她的理论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知识界引起了一场热烈的争论,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图综合分析桑格夫人的节育思想,探讨其对中国的影响,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计划生育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娱乐广场     
《山西老年》2010,(1):30-31
故事斋慈禧看戏慈禧太后喜爱看京戏。有时,她兴趣来了,也会穿上戏衣,偕同李莲英或其他太监舞弄一番。但她性情古怪,专横跋扈,高兴时可以大加赏  相似文献   

12.
习惯     
卡罗尔决定为她的邻居史密斯夫人做点事情,以表示友好。于是,她精心烘烤了一个馅饼来到了邻居家门前。当史密斯夫人打开房门,望着卡罗尔手里拿着的馅饼,她惊喜万分,激动地说道:“是给我的吗?你太体贴、太热心了!谢谢你!”看到史密斯夫人这么喜欢她的馅饼,卡罗尔打算下周再  相似文献   

13.
潇洒自在游     
旅游热日日攀升,惹得人心里痒痒,可几次提出南游都被夫人否决。退而不休的夫人支持我又不放心我独往独来,可苦等她两年的口子太长了,只有每天早晚软磨硬泡了,她到底心慈手软批准了,但有条件:必须按照她规定的路线,只准去河南的洛阳、龙门和少林寺,限期一周返京,并发差旅费2000元。  相似文献   

14.
《北方人》2008,(5)
从小就经常听大人们总念叨什么"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其实,这只是那个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引子1900年8月16日,(光绪二十六年7月20日)八国联军攻到了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仓皇出逃,北京城可就乱开了。  相似文献   

15.
环球万花筒     
安倍夫人被中国学生善意嘲笑“太落伍” 随丈夫来京出席APEC会议期间,日本第一夫人安倍昭惠展开平民外交,她和60名中国学生以自助餐等形式进行交流.交流期间得知中国学生对日剧最感兴趣时,安倍昭惠表示自己“正在看2013年播的日剧《半泽直树》”,结果被正在追最新日剧《昼颜》的现场中国学生们善意嘲笑“太落伍”,表现出些许吃惊的安倍昭惠只好尴尬地大笑回应.  相似文献   

16.
自她的丈夫于去年逝世以来,撒切尔夫人看上去日益虚弱和孤独。她的注意力游移恍惚,她的记忆力时断时续。本文记述撒切尔夫人退出政治舞台后的点滴私人生活。  相似文献   

17.
撒切尔夫人是英国迄今为止唯一的女首相,在她长达11年半之久的执政期间(1979年至1990年),以固执强硬、独断专权著称于世,人们称其为“铁夫人”。那么,撒切尔夫人是如何专权的?为什么会形成撒切尔夫人专权?我们又怎样评价撒切尔夫人专权?笔者拟对此作一...  相似文献   

18.
关于慈禧太后的身世,据说史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承认其确系长治市郊区上秦村人,她的童年生活充满神秘色彩。笔者广泛搜集材料,并有幸研读了徐万斌先生的《慈禧确是长治人》一文,由此初步勾勒出慈禧太后童年时在长治的生活历程。现讲与读者共享。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十月初十,慈禧出生于长治县西坡村的南道上刑部街注:据说西坡村出过个刑部大人,所以这个地名叫刑部街,父亲王增昌,母亲李氏,慈禧乳名王小慊。小慊自幼聪明伶俐。在她3岁时,西坡村遭到百年不遇的大旱灾,颗粒无收,村民仅靠糠菜树皮度日。无奈之下,王增昌只好携妻女沿村乞讨。途…  相似文献   

19.
第一个接到奥运会邀请书的是清光绪皇帝(1896年),因慈禧太后和幕僚们不懂“田径”一词的涵义而未去参加。 第一个奥运会中的中国委员是王正延(1922年),他曾是中国驻美国大使。  相似文献   

20.
尚品     
1温莎夫人的手链为了赢得沃利斯·沃菲尔德·辛普森的欢心,温莎公爵不仅放弃了王位,而且还送给她很多名贵首饰。2007年11月14日,索斯比拍卖行将举办一场"索斯比华丽珠宝"专场拍卖会。到时,温莎夫人的祖母绿手链也会被拍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