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中共重庆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在2009年度全市教育工作会上强调今年教育改革发展的五大目标和十项重点工作中共市委、市政府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重庆教育的发展的目标,就是要建成长江上游教育中心和西部教育高地。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必须加快实现"三个普及",即2012年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双高普九"、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20年"普及大学"。  相似文献   

2.
中共市委、市政府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重庆教育的发展的目标,就是要建成长江上游教育中心和西部教育高地.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必须加快实现"三个普及",即2012年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双高普九"、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20年"普及大学".  相似文献   

3.
●在全国两会上,重庆率先归还“普九”欠账的做法受到温家宝、曾培炎、陈至立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两个100亿元分别投入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这意味着,重庆教育即将翻开新篇章。面对重庆教育发展取得的优异成绩,中共重庆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黄奇帆说:作为分管教育的副市长,我下一步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就是竭尽我的智慧和力量,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政策措施,推动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那就是2007年实现全市高质量的“普九”,到2010年实现“普十二”即普及高中教育,到2015年实现普及大学教育即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4.
《领导决策信息》2014,(17):30-31
2012年7月,教育部下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本报告参照《“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国内有关地区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实践基础,从教育普及度、教育公平度、教育保障度、教育质量度、教育贡献度和教育满意度6个方面选择17项指标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家西部“两基”攻坚总体规划和市人民政府统一安排,巫溪县必须于2006年实现“两基”日标。圆满完成达标任务,既是一项政治任务,是巫溪教育事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机遇,更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集中检验。  相似文献   

6.
声势浩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贵州省赤水市已经推行了三年,这三年里,广大的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中小学教师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育评价、教育管理等方面都作了可贵的探索。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是在寻求“教育的理想”,实现“理想的教育”。1、“课程改革”要实现的“教育理想”是:通过教育改革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果把这个“教育理想”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否成功”的衡量标准,我们这三年的改革做得还很不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失败的”和“很不够的”,“失败的”和“很不够的”改革还…  相似文献   

7.
2005年是我市完成教育“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是全市教育事业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全市教育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围绕建设长江上游教育中心和西部教育高地的奋斗目标,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大力推进“八大重点教育工程”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教育的全面、健康、协调发展,圆满完成了教育工作年度目标任务。一、二00五年教育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一)深入开展了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校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1、全面完成了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8.
教学评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十一五”时期我国教育的“三大任务”,概括起来六个字:普及、发展、提高,即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党和政府,是全国人民交给我们的一项神圣使命,高教战线的同志们一定要紧紧抓住提高质量这一主要任务,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9.
建设多媒体电脑室、语音室、校园网、城域网……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标志。事实上,很多功能场室、城域网、校园网的使用情况并不乐观,这些投入并没有给教学带来多大改观,反而成为了学校里的“花瓶”摆设。如何能有效地连接起“应用”与“建设”环节,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者们所关注的课题。 “校校有网站人人有主页”活动是广东省为解决这一课题提出的新思路,即在教学实践中提升教育信息化的使用水准。目前这项活动已在广东得到迅速普及与推广,广东教育信息化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应用特色”。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主席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用八个字表述教育的重要意义:“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这里 ,将“国运”与“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 ,即“教育兴国运兴” ,“教育衰国运衰” ,可见教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多么重要。1999年6月8日 ,朱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对加快发展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作了深刻的阐述 ,他指出:“从根本上来说 ,要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 ,显著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迎接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 ,就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真正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当前看 ,加快教育发展更具有极大…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人民享有接受教育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肓。”这就给教育工作特别是高中阶段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下面结合本人工作实际,谈一下对高中教育发展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教育腐败”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非理论化的概念,统指教育界和办学过程中种种不健康的、异化或变质的状态。由于教育费用的昂贵和就业困难,导致大学生农村生源逐年减少。一种“新读书无用论”正在西部一些地区滋生。研究生收费叫停是明智之举,今后凡增加教育经费均应实行听证。“教育产业化”、商品化,意味着对公民平等受教育权利的否定,拉大贫富之间受教育机会的差距,甚至导致贫穷世袭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奉节县大力实施“科教兴夔”战略,始终坚持把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经过不懈努力,全面实施“两基”以来,全县总投资3亿多元,新建校合63.5万平方米,扩建运动场27.2万平方米,中小学修建面分别达到100%、92%,于2000年9月顺利通过市政府验收,普及程度达到了国家规定标准,并于2001年6月被评为“两基”工作全国先进县。2001年农村税费改革和机构改革后,区级行政建制撤销,农村教育  相似文献   

14.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充分体现,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全体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和牢记的宗旨。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要努力建立起发达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开放的学习型社会。高标准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速度的推进高中阶段教育,高水平的发展高等教  相似文献   

15.
一、加强机构建设,构建“三级四层面”的教育督导网络工作运行机制1989年江津县人民政府决定在县教育局内设立“江津县教育督导室”。1992年江津市人民政府为了加强政府对教育的监督,确保教育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以政府名义下发文件更名为“江津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1999年为了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室的领导工作,增配副主任一人。教育督导室常规办公设施齐备,环境舒适,配置有计算机,并  相似文献   

16.
网络时代给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互联网的普及,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了深刻变化,也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和行为方式。本文对信息化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展开探讨,提出通过开展“五个一”心灵工程建设,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17.
经过10多年的艰苦奋斗,渝北区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任务,实现全区教育第一次历史性跨越。进入新的世纪,面对新的机遇,实现渝北教育第二次历史性跨越的任务又提到了面前。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0-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对“新医改”后中国医疗卫生效率进行测度,分析互联网普及与交通便利化对医疗卫生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医疗卫生效率呈现“东部最高,中、西部次之,东北最低”的分布特征,中国医疗卫生服务效率均在逐渐提升,总体区域差异逐渐降低。互联网普及与交通便利化对于医疗卫生效率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互联网普及对东中西部医疗卫生效率的促进作用显著,对东北地区促进作用不显著,交通便利化对东部和中部的促进作用显著,而对西部和东北地区作用不显著。互联网普及度对医疗卫生效率存在单一门槛,而交通便利化对医疗卫生效率存在双重门槛。  相似文献   

19.
贫困山区、三峡库区的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面临巨大困难。为了破解这个难题,万州区电教馆选择了科学研究,边研究边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观,理论联系实际,实践丰富理论,历时三年,初步探索出了贫困地区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成功之路。 作为长江三峡库区中心的重庆市万州区,经济比较落后,城乡差别较大,其中原天城、五桥移民开发区属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教育底子薄,移民任务大,困难多。要迎头赶教育信息化的步伐,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摆在全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大中小学校、各级领导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区电化教育馆是管理、指导全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业务机构。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压力也大。我们选择了科研,科研就是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于2002年以《万州教育信息化建设创新研究》为题向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申报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的子课题。经过精心设计、科学论证和历时三年的努力实践,初步探索出了贫困地区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20.
为每一个学生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既是教育公平的最高形式和真谛,也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和追求.村小虽小,但教育的使命和责任不小.本文拟以云阳县村小建设发展实践为例,探究重庆在打造长江上游教育中心和西部教育高地大背景下,如何盘活“末端”教育,改变村小边缘化的现状,做好村小小而巧、小而美、小而精的发展文章,实现区域教育内涵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