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茂 《人才瞭望》2008,(7):34-35
企业并购(M&A)是企业兼并和收购的统称,其目的在于通过规模经济、优势互补等协同效应带来1+1〉2的效果.因而并购也就成为资本所有者战略决策中的核心内容之一。然而,在并购整合过程中.决策者往往把过多的精力倾注于资产、债务、品牌、生产经营、市场等方面的整合.对于在人力资源领域所经历的变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得企业出现业绩下滑,经营困难等问题。重视并购对人力资源造成的影响,并对相关问题加以解决是企业并购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潘艳 《人才瞭望》2017,(12):220-221
伴随着国内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以及各项体制逐步完善,许多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扩大市场范围,企业期盼低成本和高效率,并购恰好可以弥补传统企业发展模式的缺陷,然而在实际的企业并购过程中机会与风险并存,企业并购作为一项复杂的投资活动,存在太多不可规避的风险,一旦预估失败就会使企业面临巨大风险,而财务工作贯穿于并购始终是企业并购的重中之重,对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研究是极为必要和重要的,因此笔者首选分析企业并购的现状,进而分析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成因,提出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3.
企业海外并购中文化整合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把并购成为企业应对市场竞争、加强资源整合的重要手段,和进行资本扩张、资源重新配置的有效方式。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真正成功的比例还不到1/10,其中绝大部分失败归因于并购后的文化整合。文化整合成为并购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近年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企业并购的狂潮,其规模和数量达到了历史空前水平。诚然,并购作为资本运营的重要形式,为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升华企业管理能力、培植规模经营、营造市场竞争环境都发挥了不可否认的作用。但调查显示70%多的并购效果平平甚至以失败告终,成效显著者不到30%。  相似文献   

5.
韩平肖 《人才瞭望》2006,(11):37-38
7月25日,国美电器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以52.68亿港元并购永乐,并购后,原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黄光裕继续担任新集团主席,永乐总裁陈晓成为新公司CEO。然而,就在黄光裕和员工在为并购成功欢庆之时,四五个永乐的店长把自己的资料递到了苏宁——在永乐与国美正式宣告合并的前一刻,他们选择了集体出走。  相似文献   

6.
在企业的并购过程中,涉及人力资源管理,有两个方面的问题是非常值得管理者关注和探究的,一个是在企业的并购过程中如何阻止被并购企业的核心员工的流失,另一个是企业并购完成之后,如何辞退不合格的员工而又尽可能少的带来负面影响。本研究中,我们对前一个问题进行综合而系统的探讨,即在企业的并购过程中,如何阻止被并购企业核心员工的流失。在探讨如何阻止之前,我们应当首先对核心员工有一个清晰明确的界定,而且有必要对企业并购过程中核心员工的流失原因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探寻核心员工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并没有阻碍企业的并购重组步伐,却为有实力的企业提供了低成本的并购机会。文化整合难度大已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的首要原因。企业海外并购的经验和教训表明,被并购企业对并购方的能力认同、经营理念尊重与愿景沟通共同决定了文化整合的难度。中国企业对企业文化的理解有待加深。面对重重障碍,我们要并购前了解收购方与被收购方潜在的文化差异和冲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冲突、风险的大小,尽可能包容文化差异,强调双方文化的共性,把提高被并购企业对其的风格认同作为其文化整合的重点,确立目标管理变革体系,步步为营,注重过渡阶段的培训,取得海外战役的胜利。  相似文献   

8.
企业并购必然导致新的员工群体的形成,或者说员工群体进行行新的组合。并购实践表明,并购交易完成后,最重要的整合阶段如果不力,被并购企业的员工则会产生明显的压力感、紧张感和焦虑感,严重时会出现并购综合征(Merge Syndrome),即由紧张、不安、焦虑而产生的自我保护、信任度下降等负面的心理状态以及由此引发的生理变化。这种并购综合征如果不能得到释放排解,就必然会对员工的行为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制造业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活动中,各种因素都在对并购绩效产生作用,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在参考相关文献结论的基础上,影响我国制造业企业绩效变化的可量化的因素包括:企业性质、支付方式、关联方交易、国际经验、并购规模、交易价格。其他不可量化的因素包括:并购后自愿整合程度、东道国的制度约束、市场预期情况、汇率和利率风险等。  相似文献   

10.
跨国公司的并购是一把双刃剑。它拓宽了国内企业的融资渠道,但是在外资并购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成熟,法律体系不健全,对企业并购的国际惯例缺乏了解,因此存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现代企业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并购中,如何整合并购双方的人力资源是并购企业所要解决的首要课题。企业并购是否真正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地整合双方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实施在企业并购的三个阶段面临不同层次的挑战和任务,下面将从初步规划阶段、交涉谈判阶段、交易执行阶段分别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一、企业并购中人力资本管理的新特点以美国为代表的企业兼并收购活动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如今已发展到了第五个阶段。企业兼并收购表现出许多鲜明的特征,就是国内的和跨国间的企业并购规模越来越大,并购主要发生在同行业中,是一种战略上的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由此所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美国并购专家约瑟夫·克拉林格的研究表明,同样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从事后分析来看,只有大约35%的兼并和收购能够达到预定目标。其中人力资本因素成为企业并购能否成功的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1.人力资本管理成为企业并购活动的中心一份权威的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并购活动层出不穷,但是达到预期并购结果的企业却很少,这是因为没有正确处理好人力资源整合问题。由此可见,人力资源整合问题的有效解决能够促进并购的成果。本文主要探讨了人力资源整合的重要性,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宋江带着二十几员猛将和大队人马.与原来晁盖系执掌下的梁山合并。就像无数类似的公司并购一样,一开始看上去是合并,可是,不久以后当事人就会发现.其实这是一次收购。  相似文献   

15.
《国际人才交流》2011,(10):57-57
9月14日~15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商务厅在济南联合举办山东省赴美并购合作培训班。培训班邀请了美国商务部、德勤会计师事务所(香港)、普赖尔·卡什曼律师事务所、摩根斯坦利公司、布瑞奇技术及资本投资公司的官员和专家前来授课。山东省内外贸管理部门有关负责人和有海外并购意向的企业高管共120多人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16.
从80年代初,我开始介入对政府和公司的管理人员的培训。在过去的15年中,我培训了13,000人,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的500名管理人员。在过去的4年中,在扬科利普集团,我们培训了来美国参加管理培训的1,000多名中国的管理人员。在本篇文章中,我将简要介绍一下美国管理培训的一些特点,然后探讨一下中国管理人员如何在美国进行有效的培训。在美国,政府机构和私人公司非常注重培训他们的管理人员、在我工作的一些大的、著名的公司,包括AT&T,IBM和摩特罗拉公司,对中层和高层管理人员每年进行3—6个星期的正规培训是很普便的事情。他们投…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源整合是指组织通过运糟组织制度、维缀激励、组织文化等手段,与组织内成员在目标、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相互磨合:相互适应、相要促进、共同提升,形成高凝聚力的团队过程。企业并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诸多问题来影响企业并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从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绝大多数是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来分析跨国并购风险的,很少从被投资者的角度来分析,即使有些国内学者从国家利益的角度,论述过制定《反垄断法》的必要性,但仍显得十分片面。二、从企业角度分析跨国并购的垄断风险2.1经济效益和市场支配力概括来说企业的并购行为可以造成的后果有三种:一是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企业并购过程中财务风险的成因,并对财务风险的防范提出建议,以降低并购中的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20.
浅论企业并购中的避税与反避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企业并购避税方式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探讨完善我国企业并购反避税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