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党和政府提出了“抓大放小”的方针,而“放小”的实质,是通过“放开”达到“搞活”的目的。对于广大公有中小企业的“放开搞活”,笔者认为引入民营企业的经营机制是一个切合实际的有效途径。一、民营经济发展与“放活搞好”公有中小企业近年来,民营经济发展相当迅速,在区街经济中,大量民营性质的挂靠企业和新崛起的股份合作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已具有相当实力和规模,甚至成为当地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柱,这就为“放活搞好”广大公有中小企业提供了极其有利的外部条件。公有中小企业在改制中,可通过引入民营资本…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国有企业进入市场的思考郭莲花近几年黑龙江省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相对滞后于中小企业,发展的速度明显落后于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原因主要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仍在试点阶段。“抓大放小”原则促使地方小国有企业采取租赁、承包、转让等方式明确了产权责任,经营...  相似文献   

3.
针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中央提出“抓大放小”的战略原则。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长期实践表明:承包制、租赁制对搞好国有企业有三重无法克服的障碍:一是强化政府权力个人和企业经营者的关系,为寻租行为提供了广阔的时空条件和政策环境;二是普遍性的行为短期化和内部人...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国企经历了“放权让利”“两权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三个阶段的改革,在所有制结构、分配方式、经营机制、政企关系、管理体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存在三个层次的问题与矛盾。本文在考察国有企业改革历程和现状的基础上,对“多兼并,少破产”“抓大放小”“政企分开”“三改一加强”等思路进行了反思,提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安锐 《唐都学刊》1997,13(1):19-22
我们国家把“抓大放小”作为今年企业改革的政策导向,是一种新的改革思路。然而,对“抓大放小”的理解存在歧义。本文就“抓大放小”的内含、实质,以及对实践的指导功能等作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6.
胡采萍 《探求》2000,(Z1):33-34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十五届四中全会则进一步强调国有企业改革要“坚持‘抓大放小”’。“抓大”,就是要求国有资本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领域和重点行业集中;“放小”,就是放开一般性竞争行业和领域,允许各种经济成分平等竞争,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卿 《探求》2000,(Z1):30-31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从放权让利、承包经营责任制、股份制、“抓大放小”至今,所走过的道路并不平坦。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实践经验,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面对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压力,国有企业如何更好地生存、发展呢?本人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应积极以技术创新的实践去改变国有企业的面貌。……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明确提出用“三有利”作为判断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结合广州市实际,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也必须坚持“三有利”标准,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力度,做到“四个结合”。一、企业改革要与优化经济结构紧密结当前,造成广州市国企改革困难的原因是多种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及组织结构不合理。而要优化经济结构,必须坚持“抓大放小”的改革思路。“抓大”就是集中力量搞好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具有经济规模,处于行业排头…  相似文献   

9.
在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向重点大型企业派驻稽察特派员,在国企“抓大放小”的改革中建立多层次网络状的监督稽察制度,以加强和完善对国企人力资本的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堵塞侵吞国有资产的行径,防范经理人员行为扭曲,避免国有资产在管理漏洞中的流失,是...  相似文献   

10.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抓大放小”都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在内容上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根据我的理解,这两种改革思路的侧重点是不同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其典型形式是股份制。“抓大放小”,一方面是抓住作为“中国的脊梁”、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500—1000个国有大中型企业,着力将其搞好;另一方面就是放开中小企业,让它们到市场经济的大海中去搏击风浪,求生存、求发展。 回顾近年来的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我认为,在理论上,现代企业制度是比较理想的。它通过明晰的产权、科学的管理结构、有效的激励与革新机制,可以卓有成效地搞活国有企业。但从我国当前实际状况来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存在许多困难,其中有些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但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有些困难却是当前一时难以克服的。而“抓大放小”,相对来说就简单易行,而且也抓住了重点,抓住了主流,不失为当前改革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现代企业制度试行过程中的困难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至少要经历这么几个步骤:清产核资、界定产权、资产评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进行金融体制、保险体制的改革,解决企业的债权债务问题、企业办社会问题,还要建立完善的中介机构,例如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经  相似文献   

1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在这个重大改革中,如何坚持党对国有企业政治领导权的问题,不仅关系到这场改革是否成功,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能否巩固。一、坚持党对国有企业政治领导权是不可动摇的原则“党对国有企业在政治上的领导权决不能丧失”,这是江泽民同志1995年对湖南省委的一份关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报告所作的重要指示,也是党中央反复强调的一个重大原则。这一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澄清了长达数年之久的企业“两心之争”所产生的种种疑虑,为搞好企业党建工作和经营管理,奠定了政治基础,提供了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做了系统的分析和思考,提出把抓大放小作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的工作着力点,把放开搞活中小企业的步子迈得更大一些;大力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加速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坚持从实际出发,选择有效的管理、营运、监督模式;强化对企业的改组、改造和管理,努力实现改革与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的有机结合;加快社会保障体制建设,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3.
对国有银行商业化根本障碍——金融软约束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文共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说明了金融软约束是商业化的根本障碍。此部分从阻碍国有银行商业化进程的四种表现入手,引出了导致这些问题的深层次的根本问题———金融软约束。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造成软约束的根本原因。主要从现实改革中的问题、“国有”基本特征、经济规律、社会环境和宏观经济改革等方面分析了软约束问题严重存在的原因。特别是作者在“国有基本特征”和“一般经济规律”两方面比较深入透彻地分析了这一问题,并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商业化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国家一味‘放权’,而在于实行产权多元化、交易化”和“国有银行的纯粹国家独有性质不改变,金融软约束问题就难以解决”的论断。第三部分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提出了建立金融约束环境的总体思路与对策。笔者以为,今后金融组织体制改革应借鉴国有企业的“抓大放小”改革方略进行总体上的结构调整。在此基础上,笔者着重就抓住国有银行的商业化,如何对产权、所有制、组织等进行结构调整,进而建立起金融硬约束环境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在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过程中,必须实行“下岗分流、减员增效”。这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跨越的“卡夫丁峡谷”。过好这一关,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减员必须增效,也即除了由于富余人员下岗所减少的人工成本之外,还要形成一种增效机制;二是必须使下岗或减员平稳进行...  相似文献   

15.
杨传新 《探求》2000,(2):61
党的十五大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思路是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决定坚持了这个思路。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学术界是基本一致的。至于“改组”问题,人们对此确有不同理解。按十五大的精神,“改组”“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即我们说的“抓大”、“放小”。 当前有一种说法,“放小”就是“放弃”,对这种理解笔者不敢苟同,就此谈三点看法。 一是“抓大”、“放小”指的是国有企业范围内的改革。“放小”的目的是为了激活国…  相似文献   

16.
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对国有企业职工队伍的管理和建设,是当前搞好国有企业的一个重要、迫切的问题。本文拟从对花都市国有企业职工队伍存在问题的分析出发,谈谈如何加强国有企业职工队伍的建设。一、当前花都市国有企业职工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国有企业职工队伍结构不合理。花都市国有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后,企业职工由原来的“国家职工”变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职工”,劳动者脱离了国家计划分配就业的“终身制”,有了自己的择业权。企业也不再由国家计划安排接收劳动力,而是根据企业需要录用职工,这对从宏观上调…  相似文献   

17.
杨帆 《探求》2000,(1):11-12
虽然十五届四中全会已经提出国有企业要退出一些产业和领域的方针,但有关国有企业退出机制的研究成果却不多见。人们对国有企业要退出一部分产业和行业已没有太大的争议,但退到哪里?怎么退?退的前提、范围、标准和后果是什么?这些都应该尽量地探讨清楚。 一、“退”到哪里和怎么“退” 有人说“国企退出”就是退到私有制,就是只退不进。其实不然,是有退有进;“退”是为了“进,“退”是另一种“进”。况且“私有”并不是拯救“国有”唯一的法宝。每个国有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在“产权道路”上,退到“私有”、“股份”、“合作”,…  相似文献   

18.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是关键。因此,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探索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当今需要的是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等综合指标进行普遍调查,结合具体国情,对值得和能够与否搞活的国有企业进行细分,明确所要解决问题的目标,然后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适当运用必要的行政手段,把国有企业推向产权市场,在争取国家和政府搞活企业的同时,走“市场搞活企业”、“企业搞活企业”、“职工搞活企业”的新路子。为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解决的是国有资产的产权,“由谁代表”的问题。具体的操作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它应该是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把国有企业的改革置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地位,并提出“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随着这一理论的提出,国有企业的改革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的企业将面临从生产经营型向生...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劳动就业、提供多种产品和多种形式服务、吸收科技成果及培养经营管理人才诸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贯彻“抓大放小”的方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