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神话、传说与民族精神是一种表与里的关系,民族神话、传说蕴含着民族文学的叙事密码和叙事精神。中国现代文学在理论上大力阐扬民族神话、传说的叙事精神,其意在恢复叙事效果上的“新鲜感”,实现叙事文风上的“古风”意韵,在叙事经验中抵达对“神思”的妙用。中国现代文学对民族神话、传说叙事精神的理论阐扬,实质上是“复元古”意识下的写作精神重构,沉潜地表达了对文化传统——民族精神的归心;在如何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成为时代潮流的当下,中国现代文学在理论上对民族神话、传说中深层次意蕴的发掘,于当代中国文学叙事的民族性建构,以及相关的文学批评等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2.
定格期神话指在“轴心期”的大背景下,各民族神话纷纷走向或走进历史,由口头传统首次转换为文字形式,渗淀于民族原典之中,从此相对定格、定型的民族神话。对定格期神话进行论证,有利于揭示民族精神,可以为审视、比较中西民族神话提供一个共同的逻辑支点。  相似文献   

3.
远古神话与民族文化精神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对于远古神话的理解有利于探究民族文化间精神的渊源及发展轨迹;而对于当今民族文化精神的把握又有益于我们理解古代神话.古代希腊神话、希伯莱神话和中国神话在"神与自然、神与人、神与神"的关系上既表现出神话的某些共有特性,又表现出不同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而这种文化精神又孕育、塑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4.
鲧禹治水神话和诺亚方舟神话分别是中西洪水神话文学中的两朵奇葩,二者在洪水的起因、结果以及反映洪水灾难等方面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因为产生于不同的年代,生长于不同的地域和文化土壤上,二则神话又有着许多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神的作用、面对灾难的态度、反映的思想观念等方面.文章在比较中感悟二者对中西方文化的影响,并在比较中找出对当今防治灾害有用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5.
从19世纪的美国文学背景出发,对小说《白鲸》所展现的美利坚民族文化色彩进行了详尽的解读,认为《白鲸》突破了19世纪以前的欧洲文化传统,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美国精神,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谱写了一部美利坚民族的新神话。  相似文献   

6.
作为西方文学源头的古希腊神话不仅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学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神话中所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更是对古希腊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完美诠释。人文主义崇尚人的价值与尊严,以实现人文精神为出发点和主旨。雅典娜作为希腊神话的十二大主神之一,追求人的幸福与尊严、智慧与和平,是体现古希腊神话人文价值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7.
中亚东干文学一方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因子,另一方面,由于处在前苏联多民族文学的文化语境中,它也深受俄罗斯文化的影响.在俄罗斯文化的历时传统与共时语境影响下,东干与俄罗斯战争文学在英雄主义主题、人道主义的叙事视角及悲剧的审美意蕴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同时,东干战争文学又受中国传统文化、伊斯兰教宗教文化与中国回族独特的民族心理的影响,凸显出一些独特的民族精神个性.  相似文献   

8.
美国南方文化是美国文化中最独特、影响最大的一支,南方文化精神赖以生存的南方神话和南方文学以及南方文学所建立的南方传奇几百年来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了南方文化的区域特点.评述南方神话和南方文学各自的发展进程和相互影响关系,从文化学角度透视南方神话和南方文学相互影响关系及意义.  相似文献   

9.
神话在各国各民族的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各国备民族文学研究的重要源头。中国和希腊是两个文明古国,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及文明演进过程和方式的不同,因此在神话的形象、内容、思想倾向及历史走向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表现了各具特色的民族精神和思想伦理观念。中国和古希腊神话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并对后世中西方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与日本民间由于风土环境及生产、生活方式的相似,在植物崇拜神话的母题情节及文化内涵方面有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本文从民族文化学及文学人类学角度对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与日本有关瓜、桃、竹等植物崇拜神话及始祖神话进行比较研究,并说明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当代美国印第安女作家莱斯利·西尔科的长篇小说《典礼》中的文化身份问题是印第安作家关注的共同主题.西尔科结合文化身份的"特性"与"建构"之双重含义,探讨了复兴民族传统和重构文化身份的问题,通过主人公治疗精神创伤、回归部落文明和重温部落仪式的经历,揭示了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对于身份探求的重要性.作品为现代化进程中的印第安种族指出生存的必由之路,即维护族裔文化,回归部落传统,正视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转型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遗产密不可分,但不是一回事。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上创造的文化的总和,而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中传承下来的最精华部分,是各民族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值得保护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传统文化可以变异、创新、重构,但遗产却只能保护其原有形态,不能重新创造。继承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是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时代的趋同性也提出了文化多元性的问题.这就迫使我们回答:古代文化经典是否可以,以及如何充当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的精神资源?2004年的读经讨论使得文化保守主义浮出水面,但也暴露出当代中国知识界将对于经典的文化正当性偷换为政治正当性,而后者很难具备完整的文化自我认同的作用.我们所考虑的经典,应该不仅仅是政治经典,而是应该包含所有的文化经典.这些经典作为传布古代生活形式的一种载体,是现代性的他者,是特殊的民族身份,但也具有普世价值.而将其普世价值发掘出来,又必然是一种根据经典文本内在结构规则的新的发明.这一意义上的文化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必然处于一种相互竞争、相互斗争、相互对话的博弈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4.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石林在大旅游时代来临之际,欲求得长足发展,关键是要突显阿诗玛为表征的民族文化,克服目前过于重视物质、设备的投入,较少注重精神、文化理念投入的弊病。真正营构一个富有民族特色和深厚内蕴的系统化的人文大环境,把美丽奇特的天下奇观石林打造成为充满亲情的、和谐的人间乐园。  相似文献   

15.
如何在美国语境中确立华裔男性的身份建构,这是当代美国华裔作家赵健秀的思考重点。在重建美国华裔男性形象的过程中,赵健秀的主要贡献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着重描写美国华裔中的父子关系,以父子关系来表现中美两种文化之间的碰撞和纠葛;二是充分刺用中国文化史上的英雄主义传统,通过对英雄主义传统的书写,寻找文化归属,确立华裔男性的身份问题。赵健秀和汤亭亭之间,不但是构成了冲突和对话,还具有互补的作用.他们的文学创作.共同书写了华裔在美国语境中的人生轨迹和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6.
东干族是中国西北回族迁往中亚而形成的一个民族群落,他们以"大分散,小聚居"的生存方式居住在吉尔吉斯和哈萨克等国,形成了独特的"乡庄"文化模式。东干作家通过文学的形式反映着本民族的生存。在东干文学里,"乡庄"不仅是一种地理空间和生存状态的存在,更是一种文化的存在、精神家园的存在,是东干人的民族文化之"根"。  相似文献   

17.
论母题方法在少数民族神话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题是神话叙事中最基本的分析元素.借助母题可以构建各民族神话间对话的平台,母题分析体系的核心是母题类型及其类型层级体系,使用母题方法的目的在于通过母题的提取、比较与分析,进一步揭示少数民族神话的个性、共性、叙事结构和文化内涵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和谐发展的目的在于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目标、构建统一的国家认同和培育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城市民族关系发展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坚持相互认同、相互包容和相互依存的和谐发展模式,重视城市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9.
当代社会的科技发展并不意味着神话和神话思维的终结,而神话和神话思维却以变形的方式潜藏于人类的物质生产和文化活动之中,继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在当代社会中,神话的典型表现是科技神话、国家神话、民族神话、英雄神话等样式,它们承袭了传统神话的符号和结构形式而有所变异发展,对文艺依然施加一定的积极作用和审美影响。  相似文献   

20.
科学的发展具有技术传统和精神传统,而且形成了社会建制。技术也是社会地建构起来的。科学技术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科技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晶,它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标尺。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要注重人文关怀。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一个同步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