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
2.
介绍黄河三角洲的区域概况,并对生态占用研究方法进行描述。应用此方法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2008年的生态占用和生态容量进行量化分析和计算。利用生态占用计算结果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社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测度,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黄河三角洲的生态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功能定位及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国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1):29-34
高效生态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总体功能定位。在传统的模式下,高效与生态在概念、评价主体、评价标准等方面都存在着矛盾,而从生产技术、消费心理和经济政策等方面,两者又能够统一起来。只有把发展循环经济和产业集群结合起来,并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等多种手段,高效生态的目标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变得愈加重要。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各地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可以看出,各地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存在显著差异。为此,应当加大财政资金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促进技术转移,提高高新产业的综合产出能力。 相似文献
5.
徐丽红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28-33
针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财源拓展问题,认为除了依靠联合国、中国政府、山东省政府的拨款优惠政策扶植外,还需要量身打造与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财源途径与对策。指出鉴于其处于黄河入海口的地理优势,财源拓展的着力点应该面向大海;其高效生态发展规划内容定位,应该把生态农业作为基础产业,把清洁环保循环的新兴产业作为主力军,并将生态农业与生态工业园区与旅游业相聚合,实现旅游业与经济文化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6.
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划为3个不同的区域,筛选出人均耕地、森林覆盖率、秸秆综合利用率、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比重、单位耕地面积农药使用量、种植业产值比、林果业产值比、畜牧业产值比、渔业产值比、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重、油料播种面积比重和蔬菜播种面积比重12项指标构成高效生态农业区划指标体系。整理得到3个区域高效生态农业区划指标平均值,以此所反映的各区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情况为依据,结合各区生态农业自然资源特点和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对3个区域的高效生态农业建设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杰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6)
我国在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正在以历史上最脆弱、最严峻的生态环境,供养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进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直接关系着我国未来农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建设我国农业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选择,本文提出与促进三大主导产业、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发展相呼应,开展省级循环经济试点的总体思路,并从规划设计循环经济发展框架、培育扶持试点、发挥政府作用、建立完善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制定配套的法规政策、开展国际合作等6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欣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5):204-205,208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了党的行动纲领,这是我们党对片面注重发展而对生态环境和资源造成破坏的行为进行反思的结果,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认识。要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推行循环经济是必然的选择。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能够以尽可能低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要推行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我们应该主要从经济、科技和法律三个层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加强黄河三角洲与周边经济区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三朋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3):34-38
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长三角、珠三角的发展为黄三角的腾飞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应避免的教训.尤其是在如何处理与周边经济区的关系问题上,应明确,划定区域不是为了画地为牢,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在有力协调内部关系的基础上,与周边地区实现合作发展共赢,推进黄河三角洲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并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无论对我国现实的还是未来的经济增长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存在“滞后”效应 ,而知识经济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推动效应。建立国家知识基础结构、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施有效的政策扶持是发展知识经济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2.
公共财政: 我国市场经济财政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雪梅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4):56-59
从公共财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入手, 论述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建立与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公共财政的出发点是"市场失灵", 其核心是"公共产品"理论, 关键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正确界定财政的职能范围.公共财政是我国财政建设的必然选择.同时, 论证了建立公共财政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如何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新芳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2):30-34
高效生态农业建设是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重点,也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具备一些有利条件,但也面临许多问题,如农民生态农业观念淡薄、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农业缺乏技术支撑和社会支持等。为此,应发挥农民在高效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选择适合黄河三角洲地区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思路,把农业结构调整、改善生产条件、发展无公害农业与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大力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14.
陆轶之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1):41-44
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应走包容性发展之路。包容性发展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包容性发展强调社会成员参与的公平性。人们应该公平地获得就业机会以及劳动报酬和其他各种社会待遇与保障的权利。包容性发展是对全体人民群众友善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生态农业与农村循环经济的一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俊杰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2):22-25
生态农业是比较典型的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生态农业与建设农村循环经济具有目标一致性,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都要求人们在生产和生活方面与自然环境、生态系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的机制,实现节约资源和重复利用能源的目的.通过加强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模式,促进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