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毛泽东诗词融入高校"概论"课教学蕴涵十分重要且独特的多维价值,主要表现在:为"概论"课教学进一步拓展教学资料,丰富教学内容;凸显更加清新自然、丰富灵动且接地气的语言特色,提升"概论"课教学语言及内容的可接受度;以增强文化自信意识为主线,从内心深处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大学生对于"概论"课教学内容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为了适应普通高校教学之需和推动史学理论学科建设,史学界出现了一个史学概论教材编写的繁荣景象。在短短的十年间,出版并被相关高校确定为历史学本科生甚至延伸为研究生教学的指定参考书,计有11本之多,代表性的史学理论教材有:葛懋春、谢本书主编的《历史科学概论》、白寿彝主编的《史学概论》和田昌五、居建文编著的《历史学概论》,被多所高校选定为大学本科史学理论课程教材,影响很大。无论是从横向还是从纵向来对比分析三本著作,它们虽都以"史学概论"相命名,都采用了综合模式的逻辑体系,但是在内容和整体特色方面却存在着很大不同。他们的特色的差异,来自于他们各自对"史学概论"的研究对象、任务、学科定位等问题具有不同的理解和差异性阐释;对此进行深入研究,还必须进入史家主体的精神世界,仔细探究史家主体的经历、学历和他们对史学以及史学概论学科体系的理解。无论是从它们具体的逻辑体系及其囊括的内容,还是从它们所确立的史学概论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学科定位来看,其特色之不同就在于,理论视角不同,体系设计不同,编写者的精神世界不同,对历史学的理解也不同,因此,映现在史学概论体系上所进行的探索当然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体现着史学思想的多维度和史学方法的多样性;但他们在追求真理、探究学术,为构建中国风格的史学概论体系所体现的文化炽热却又是那样的相同和别无二致。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模式由封闭走向开放具有必然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开放性教学模式的构建应主要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开放着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开放性教学应处理好新与旧、放与收、内与外等关系.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核心课程.但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容乐观,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实践教学环节的缺失和不健全.研究型大学创新"概论"课实践教学,首先要突出实践性,其次要强调系统性,最后要建立稳定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刘振强 《社会科学论坛》2008,14(10):167-169
近些年来,学者们对如何提高"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简称"概论"课)实效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就目前情况来看,还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是高校的一门重要的政治理论课。从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师素质三个角度探讨激发学生学习"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的兴趣,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理论要"进学生头脑",必须找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堂教学切入点.当前,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理论疑点、难点问题可以成为<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堂教学切入点.以此作为<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堂教学切入点,可以唤起大学生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热情,实现邓小平理论"进学生头脑"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协调改革研究课程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泽润  陈长旭  吴葵 《云梦学刊》2007,28(4):135-138
"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对于提高大学生语言理论素养和现代汉语使用能力功不可没。目前"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这两门课程的课程教学存在许多问题,进一步的改革措施有:把两门课程结合起来协调改革、合理安排教学计划、统一术语、适应现代生活、语料互补等。  相似文献   

9.
进行网络课程建设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从目前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网络课程建设和使用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促进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丰富了教学形式,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对于提高本课程的教学实效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网络教学平台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也是一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品教材,然而,其对于理论与政策关系的把握有待改进。从课程的主题、任务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来看,《概论》应当突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政策层面内容的宣传是绝对必要的,但如果没有度的把握则有可能淡化理论教育的宗旨。  相似文献   

11.
西学东渐不仅客观上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历史前提,而且引发了中国哲学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变革,推动了中国哲学从古代传统向近代传统的转变,从而使得最初在西方哲学传统中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通过中国化而对接上中国哲学传统和转化成中国哲学,并由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中国现代哲学的建构中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提供了可能。因此,可以说,没有西学东渐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深入研究西学东渐及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系,就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西学东渐之间的密切联系绝不意味着它是西学东渐史的一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本身并不属于西学东渐的范畴。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们通常所说的各种西学具有不同的理论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西学东渐具有不同的目的和社会性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西学东渐具有不同的结果和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文化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哲学也在进行着痛苦而又意义深远的蜕变,而促成这一蜕变的工具就是自西方引入的现代化成果--科学和逻辑方法,当时的哲学家都纷纷利用这一工具,致力于重释中国哲学和重构哲学体系的工作.冯友兰无疑是赋予中国哲学以现代化形态的一个成功个案,这个成功离不开他的哲学方法论,是冯友兰在学习现代方法(特别是逻辑分析方法)基础上,借鉴和吸收了西方诸多哲学家建构形上学的合理因素,并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著名杂志《经济学与哲学》的主要创办人丹尼尔·豪斯曼,是国际顶尖级的经济哲学家,也是经济哲学中新穆勒学派的领军人物。他在经济哲学方面的成就主要体现在经济学方法论、经济学和哲学之间的界限以及经济学、道德哲学和公共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他为经济哲学研究开拓的新境界,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哲学研究也有重大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近代自然科学成果被介绍到中国之后,中国学者将其视为对中国传统思想资源具有特别功能和特殊价值的学术研究方法。对科学作为学术研究方法意识的形成和科学在中国传统哲学研究中的应用两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发现,科学认知范式在开掘中国传统哲学资源中的科学价值、建立新的学科、推动中国传统哲学转型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但对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人文精神可能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突破传统哲学教科书体系的基础上,进入了重新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的阶段。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的建构与反思,是从整体上把握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它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繁荣创新和中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其中的一些重大理论成果进行了比较集中的梳理,由此反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正在理论和实践中酝酿。  相似文献   

16.
概括而言,作为现代学科的中国哲学,走过了一条以“哲学在中国”为逻辑起点并不断向“中国的哲学”生成的道路。百年来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成就,就是展示了一种不尽同于西方哲学主流传统的哲学形态。面向未来的中国哲学,应当根本改变迄今为止在相当程度上依然将西方哲学等同于人类哲学之共相的状况:一方面,还西方哲学作为人类哲学殊相之一的本来面目;另一方面,通过深入、系统地开掘出中国哲学不尽同于西方哲学的智慧精神以进一步丰富哲学的内涵,不仅凸显并同时涵容中西哲学之基本精神以及作为人类哲学之共相的哲学特质,而且在人类哲学之一般的高度上,确立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平等齐一的人类哲学殊相之一的地位。为达此目标,中西哲学之间应当达成双向互动的“诠释圆环”。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哲学的政治生命源远流长,先秦以来的思想家大都在哲理阐发的过程中关注现实政治“,学而优则仕”的价值理念促使入仕者的理论世界与政治实践对接。随着日新月异的历史变迁,中国传统哲学逐渐以开放的襟怀融外在思想为内在智慧。从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层面来看,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为实现千百年来的政治理想而进行的实践活动,符合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时代精神。“以人为本”理念是“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时代阐发,力图和谐地处理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矛盾和问题,为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建构开启与时俱进的价值视域。  相似文献   

18.
章太炎主观唯心主义的认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太炎在20 世纪初期由早期唯物观向唯心观的转变中吸收中国传统哲学、印度佛教和西方近代哲学的思想营养,对近代哲学、唯识论及种子说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并由此构建起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19.
西方哲学实际上从苏格拉底开始就已经开始对知识和伦理进行反思,而这一反思在柏拉图时代已经清晰地奠定了一个知识论的传统,而这正是中国哲学传统所缺乏的。因此,当今中西文化融合的时代引进西方的这种先验思辩精神,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内视点与想象是现代主义诗歌的基本语言表述模式。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新诗引入内视点与想象,并将其融进现代汉语语境,创立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独特语言诗学理念,为中国新诗的创作与阅读提供了新鲜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