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语敬语从内容上可分为尊他敬语和自谦敬语两种形式,两者都表示对他人的敬意。敬语语法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是一个难点,尤其对于课堂学习时间少于专业日语学习者的大学二外日语学习者来说,掌握起来更加困难。以二外日语教材《新世纪日本语教程初级》课本上讲解的敬语语法的表达方法为立足点,通过例句来分析自谦敬语的具体运用,让二外日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敬语的使用技巧。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部分,同时语言也受到文化的影响。中日两国自古以来就有很多的经济文化交流,这些交流在汉语和日语这两种语言上留下印记。因为中日两国的历史渊源,中日敬语之间有很多共同点。与此同时,因为各自不同的语言结构和历史、文化因素,中日两种语言中的敬语又有着自身的特点。本文尝试对中日敬语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为以日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的汉语语言学习和中日文化交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当它作用于人与人的交际关系时,就是相互反应的中介;当它作用于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时,它是认识事物的工具;当它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和容器(许国璋)。外语学习中只有了解了语言的特点,语言的习俗文化,才能更加准确贴切的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意识,日语作为粘着语,有其本身的特点,敬语就是其中之一,只有较好的学习理解了敬语的使用,才能较好的理解日本人的敬语意识,才能开启日语学习之门。  相似文献   

4.
日本人在交际中最擅长使用敬语,而敬语又是日语中最高的语言形式。导游在接团的过程当中更应该运用合理、恰当的敬语。这样,既能显示对日本游客的友好态度,又能体现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日语中的敬语通常有这么几类:恭敬语,尊敬语,自谦语,美化语。导游可以根据不同的对象、时间、场景,灵活地运用敬语。本文将主要分析这四类敬语,让导游人员依据分类,灵活运用,达到友好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日语中的敬语体系传承自中国,但相较现代日语完整的敬语体系,汉语中的敬语已不复系统性,仅存在于较书面语的客套话中。通过对现代汉日敬语不平衡现状的比较及原因分析,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近代中日两国文化发展道路的不同,从而更深刻地了解两国文化。  相似文献   

6.
日本文化厅从平成7年开始每年都实施“关于国语的问卷调查”。平成17年以敬语意识为中心进行了调查。近九成的人“分类使用了”不同场合的语言,大约4人里面有5人用敬语,过半的人觉得日语难,有8成的人选择了“根据场合和对手来使用敬语”这方面比较难,然后有近四成的人选择了“写信等时候敬语的使用方法”很难。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历来注重礼貌,在交际中会使用敬语.之前,有学者(郑春梅,1969;任晓丽,1982)曾经研究过敬语在日语和韩语及英语中的使用情况.近年来也有学者(刘宏丽,1990)开始探讨汉语中敬语的使用,但主要还是对古汉语的敬语使用研究为主.本文将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于现代汉语中敬语的分类做一个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高校日语语言教学的目的,不是单纯地只为让学生通过考试、拿到文凭、顺利毕业,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以日语为工具,从事与日语相关的各项工作。日语作为日本的语言,它和日本文化紧密相连,它的表达方式、表达习惯、表达特点等都充分体现出了日本文化的特质。在日语教学中,有计划性有针对性地导入日本文化,可以增进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加强学生对日语语言的认识、提高日语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日语在归类上疏于黏着语,在日语表达中虚词的使用占到很大的比例,如果没有虚词的帮助,就不能构成句子的成分,这是日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一大特点,除此之外日语的语序、语态构成也有其他语言有着明显的区别。由于受到本国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暧昧成为了日语重要的表达方式,此外繁杂与不合逻辑也是日语表达方式多样性的重要表现,本文将通过对日语表达方式和特点的分析,希望对日语学习者和相关研究人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董丽丽 《现代交际》2010,(12):36-37
在日语学习中,随着接触到的句型和表现形式的增多,我们会碰到很多解释成"应该"的惯用法,这对于学习者来讲是一个比较难于突破的障碍。在这里,笔者将就日语中的被解释成"应该"的"ことだ·べきだ·ものだ"三者的用法通过举例说明,进行比较、分析。这不仅对于学生在日语学习中有所帮助,而且对那些有兴趣研究日语语言的人做一定的参考。因为任何一门语言都在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日语的特点就是在改变的过程中最难于改变的是它的音韵,其次就是语法。想要深入学习一门语言,研究其语系、语源,就要抓住这门语言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惯用语是指在语言的日常使用中被固定下来的语句,这种语句一般具有特殊的意思和语感。中国与日本在地理位置上为邻国,这促使中日自古就有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因此,汉语与日语在惯用语上具有很大的相同之处,由于各自语言的语法、词性的不同致使汉语与日语的惯用语还存在许多不同之处。笔者针对汉语和日语的惯用语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普及,各种网络语言应运而生。网络语言是指网民在帖子上或聊天系统上常用的符号或语言,很多起源于网络的语言都在不断的涌入固有的语言模式中,逐渐成为了日语文化的一部分。文章对日语文化中网络语言的构成类型与特征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3.
敬语是韩语的重要内容,韩语中的敬语体系十分发达,在使用时,很容易出现各种类型的错误,韩语敬语用法极为复杂和微妙,不要说外国人,就连韩国人也不能尽善尽美地掌握。本文就敬语在韩语中的重要地位、韩语敬语的界定、词汇形式进行分析,并探讨韩语敬语的正确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田静 《现代交际》2013,(1):35-36
外来语是指在日本的国语中使用的来源于外国语言的词汇。外来语是各种语言共有的普遍现象。但是近几年日语的外来语使用泛滥现象急速上升,不仅给国外的日语学习者,对日本自身的国民带来的困扰也不少。作者对日语外来语的现状进行说明,剖析了外来语增加的原因及影响以及学习时的注意点。  相似文献   

15.
从委婉表达看日本人的语言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婉表达,是日语中一种重要的交际策略,在人际关系的协调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日语中常见的委婉表达方式主要有故意省略、暗示、主观表达客观化、模糊替代断定、委婉表达禁忌等几种。揭开委婉表达的面纱,我们会发现其背后所隐藏的"以和为贵""耻""以心传心""体恤他人和内敛自我""逃避责任"等日本人独特的语言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6.
刘非 《现代交际》2011,(12):232+231-232,231
在现有的日语教学环节中,教师把大量的时间放在词义和语法的解释、句型的演练、笔试能力的培养上,而忽略语境、语用等问题,这就很容易造成语言脱离其母体环境,即语言的文化环境,从而导致学生在输入环节上,即听、说,因为文化知识的欠缺而出现信息接收偏差,输出环节上,说、写内容和方式不得体表达。究其主要原因是没有真正掌握日语的文化内涵,使得语言交际得不到顺利完成。在实际应用型日语人才的培养上,应着眼于实际应用能力的养成,这就要求无论学校还是教师都要认识到语言教学中文化渗透的重要性,尽量还原语言文化环境,更多的融入文化因素,进行多元化教学。  相似文献   

17.
语言学习策略是指是学生为了发展二语技能而使用的具体行动、行为、步骤或技术。本文分析了日语学习各种策略的优缺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试提出更好的日语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8.
周有成 《职业》2011,(18):89-90
沟通,本意指开沟使两水相通,后指两方能通连。"人际沟通,就是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传递信息的过程。"沟通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它能正确地传递信息,增进彼此的相互了解,消除隔阂。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人际沟通有何作用以及如何实施呢?  相似文献   

19.
日语和中文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日语属于黏着语,汉语则属于孤立语,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在刚接触日语的时候,很多初学者认为,日语是一种入门简单随着学习难度逐渐加深的语言。虽然日语语言中有很多的汉字来源于汉语,但值得注意的是,经过日本人的使用习惯的变化以及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多汉字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对于担任日语初级阶段的教学工作者来说,如何在日语打基础阶段让学习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习得正确的学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每位初级阶段日语教学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20.
陈献婉 《职业》2012,(17):157-158
尽管日本人和中国人所讲的语言完全不同,但日语的书写系统却是来自于汉语。日语汉字在整个日语体系里占有一定的比例,而且具有复杂的变化和构造。汉字起源于中国,对中国人来讲,这是学习日文得天独厚的有利之处。但很多汉语为母语的初学者往往误认为日语汉字是汉语的繁体字,意思是一样的,又误认为日语汉字发音没有规律等等。日文里的汉字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容易记忆和理解,很多汉字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和学习,否则会在翻译和理解上出现很多错误。日文里的汉字使用广泛,种类繁多,很难掌握,所以在日语词汇的讲解中,要特别注意汉字的讲解和归纳,引导初学者正确理解日语汉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