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汉语禁忌语和委婉语是一种常见的民俗语言现象,渗透在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禁忌的产生及发展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的使用心理,本文试从大众心理承受能力、尊重心理和愉悦心理探讨禁忌语和委婉语的历史发展流变,以期在社会交际中,把握语言禁忌发展问题的主趋势.  相似文献   

2.
阿拉伯语和汉语被公认为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从语言思维的共性角度看,阿拉伯语和汉语虽然有许多共同之处,但由于这两种语言非属同一语系,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又受到地理社会环境、文化宗教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自的民族特点和语言风格。因此,对阿汉语言现象的异同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我们从事这两种语言的翻译工作是不无裨益的。本文拟就这方面作些简单的比较探讨。  相似文献   

3.
英语禁忌语的研究一直是语言研究领域中的一块禁地。本文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禁忌语的使用,而且在进行大胆归类的同时,揭示出其广泛应用于日常交谈里的种种原因。  相似文献   

4.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比喻型成语的应用体现了汉语言文化的魅力。文章通过实例分析了小说中此类成语的应用以及罗慕士英译此类成语的策略。灵活使用直译、换喻体、换修辞方法、舍弃部分喻体、意译等方法,有利于汉语言文化的传播以及目的语读者更好地领略汉语言文化的美。  相似文献   

5.
周永攀 《现代妇女》2014,(2):178-178
外贸英语是一种跨文化的语际交流,它要求译者具备熟练的语言知识、外贸业务知识并熟悉多种文化。在进行外贸英语翻译时应特别注意文化差异,必须在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中找到一个切合点。本文从词句两方面对外贸英语翻译中英汉语言及思维差异现象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探讨其在对外贸英语翻译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外贸英语翻译过程中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英汉翻译过程中,观察研究两种语言的对比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民族文化、思维方式及地域气候等方面的差异,语言差异也随之产生,研究英汉语言对比对当代语言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本中翻译的显化现象,着重从概念功能显化与语篇功能显化两个方面展开,对比翻译中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对新形势下的中央文献英译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7.
跨文化交际中汉语言的运用时有发生语用失误的现象,其原因在于背景文化的差异导致留学生无形违背交际原则,或者尚未考虑到汉语言语义的复杂性。本文着重探讨了跨文化交际中汉语语言交际语用失误的表现及影响因素,研究目的在于更深层地了解汉语语言交际的要求及其承载的文化。以辅助跨文化交际中汉语言使用者更好地完成交际要求。  相似文献   

8.
汉民族把对禁忌对象的崇拜或者恐惧融入到语言符号中,以至于对这种语言符号深感崇拜或者恐惧,从而使得语言符号的能指等同于所指,或者说能指的功能等同于所指的功能。本文从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禁忌语产生的原因做了阐述。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令我们对日常的禁忌语有更为深层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的不同折射着文化间的差异。词汇,是语言的最基本要素,不同文化间差异的最重要载体。本文从英汉语言中丰富的动物词汇着手,分析英汉动物词汇在文化内涵方面的差异,并探讨其对跨文化交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英汉禁忌语异同的视角,探讨和发现蕴含在禁忌语表层下的中西方文化中社会习俗、宗教政治、价值观念等深层文化内涵的相似与不同,以便顺利交流信息,避免误会与矛盾。  相似文献   

11.
郭静 《现代交际》2010,(4):64-64,6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具有很强的民族性与兼容性,本文通过对英汉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对比,指出在语言和文化的发展中所蕴含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12.
汉英语言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或色彩的词语都很丰富。颜色词是每一个民族文化和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有独特的语言功能和文化象征意义,反映着一个民族独到的色彩意思和文化传统。学习英汉语言中颜色词语的文化象征意义及其文化差异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跨文化交际,建立起更多的常规关系,从而说明语言学习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本文详细介绍了颜色词在中西文化对比下如何翻译。  相似文献   

13.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发展与民族意识形成的一种学术载体,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综合性文化知识。汉语言文学是一种语言性知识,主要培养学生对国语知识的有效掌握,学生不仅要掌握不同的体裁知识,还要具有一定的汉语言写作能力,从而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为了在整体上提高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合理改善。  相似文献   

14.
经过上千年的传承以及发展,现如今汉语言已经成为一种完善且成熟的语言体系。因此,在汉语言基础上演变并发展而出的汉语言文学广博精深且精妙绝伦。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根基,汉语言文学在网络语言的侵袭之下,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与危机。为了能够适应当下较快的生活节奏,汉语言文学的改革与转型势在必行。本文主要探究新时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在网络语言侵袭下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消极影响,并对网络语言在汉语言文学发展中的意义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外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缺一不可。本文拟通过分析目前二外越南语教学的现状,提出二外越南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的方法、原则,实行语言与文化并重的一体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死亡"是人类最不愿面对的话题之一,但同时这又是一种人类无法抗拒的自然现象.在日常的交际活动中为了不使"死亡"这一语言禁忌突兀的出现,相应的委婉语便应运而生.本文即从社会地位、年龄和性别特征、宗教信仰以及价值取向四个方面对俄汉"死亡"委婉语作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7.
英汉语言、文化相互翻译并非易事,英汉两种语言在修辞、词法、句法上都有很大差别,英汉两种文化在历史、地理、宗教、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天壤之别。因此,使语言相应通顺,文化相互理解,势必需要翻译过程中有所变通、创造,于是这种变通、创造方法便被逐渐总结归纳出来,形成了各种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8.
黄靖 《现代交际》2012,(1):32+31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形成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实现的,因而其往往承载着一定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动物词汇作为语言学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除了其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外,还承载了特定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英汉语言中的动物词汇,揭示中西方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意在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提高他们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承上启下、连贯东西,它与多民族文化的接触长期、全面而深入.这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必定要反映在语言上,特别是语言的词汇层面中.每一次文化交流大潮过后,都会在交流各方的语言中沉淀下一层交流的印证--借词.在阿拉伯语和其他民族的语言中都沉积下了大量的借词.本文专门讨论阿拉伯语输出的借词.  相似文献   

20.
郝勇 《职业时空》2008,4(10):185-185
一个科学的、完整的语言学习体系,必须把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把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对比贯穿于语言教学的全过程,这一点已逐渐成为语言学习者和教学者的共识。在目前的英语学习中,更多的是进行目的语文化的导入,一部分老师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有相当的了解,其实不然。笔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应进行双向文化导入,也就是使整个语言教学过程变成是对目的语和母语文化不断加深理解和认同的过程。因此,语言学习中应进行双向文化导入,从而使语言学习与实际应用不致于脱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