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克思提出“消灭哲学”的口号,因此,西方学术界有学者认为,真正的马克思的理论是没有哲学的.对此,沃尔夫冈·豪格认为,马克思是有哲学的.首先,马克思哲学不是“机构哲学”或学院派哲学;其次,马克思哲学终结的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西方传统哲学,即西方形而上学;最后,马克思哲学是扬弃了黑格尔哲学和他自己早期哲学的哲学,即“扬弃了哲学”的哲学. 相似文献
2.
传统教科书模式系统地遮蔽了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资本批判、历史唯物主义建构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统一性,因而也就肢解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要超越这种片面的解释模式,亟需阐明哲学革命与资本批判的统一性,并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历史、逻辑与实质等根本性问题。从历史视角看,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核心内容是资本主义社会批判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问题意识不断生成、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相统一的科学方法不断成熟的过程。从逻辑视角看,马克思哲学革命内含新唯物主义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和资本主义批判三个理论层面,三者彼此交织,结合为一个理论整体。由此,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就是"哲学—政治经济学"总体性革命,其核心在于哲学革命与资本批判、历史唯物主义建构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统一。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根本意旨并不在于建立某种包罗万象的思辨哲学体系,而是在于开启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批判与内在超越的历史路径。 相似文献
3.
费尔巴哈的<未来哲学原理>是马克思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最直接和最主要的批判文本,通过对该文本"跟读"式解析可知:马克思的<提纲>首要与核心的观点是批判费尔巴哈的感觉哲学何以不懂得实践的、革命的、根本的意义;(1)费尔巴哈的哲学只知道实践的宗教形式却无视实践的社会本质;(2)费尔巴哈之所以不理解实践的社会本质和社会的实践本质,原因在于其哲学观、人学观始终无法超越近代市民社会的生活直观水平,因而无法提升到变革近代世界的历史辩证法的高度;(3)新唯物主义的基础不可能是感性的自然或个人,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历史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高广旭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5):74-77
费尔巴哈与马克思都从“类”的角度实现对黑格尔哲学的“唯物主义”颠倒。但两者的“类理俗’存在根本差异:在理论基础上,费尔巴哈从“感性直观”出发,马克思则从“感性活动”出发;在理论内涵上,费尔巴哈的人是“自然人的共同体”,马克思则认为人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理论归宿上,费尔巴哈着力于虚幻的“宗教批判”,马克思则强调现实的“社会批判”。 相似文献
5.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完整、成熟地概述了他的劳动概念。马克思在1844年发动并完成的哲学革命,从原则高度上彻底颠覆了近代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但这场哲学革命所达到的原则高度早在1843年对《法哲学原理》进行批判时就已提出,即必须推翻私有制。重视研究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对劳动概念的论述,有助于更好地把握1844年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以及由此带给当前社会现实改革与建设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关于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认为 ,要真正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我们必须直面存在于我们与马克思哲学之间的历史间距 ,承认理论的“可能性”高于理论的“现实性”这一理论演化规律 ;马克思哲学的最为杰出之处在于它开创了一种具有巨大潜能和生命力的思想“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为后人留下了充分的参与和创造空间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哲学研究者所面临的重大理论任务就在于充分发挥自身创造力 ,去挖掘和发挥马克思哲学在当代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规范”与“描述”对当代中国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作为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其建构具有基本的规范性,需要对其进行合理限度的规范的“定义”、“解释”和“论证”.在规范的限度之外,正是具体生动的描述的“定位”得以合理存在的生长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建构,需要保持“规范”和“描述”的有机统一.“规范”和“描述”的有机统一,形成相互补充、渗透和制约的态势,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建构的学术意义得以充分彰显.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哲学观和“哲学的终结”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马克思哲学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哲学或作为一种学科创制的哲学。对马克思来说 ,哲学从来就不是纯粹形而上学的思辨 ,不是什么重建本体论的努力 ,而是人类解放的精神武器。现代西方哲学主张“哲学的终结” ,但却始终未能超越哲学。“哲学的终结”反映了哲学的危机 ,更反映了社会和文化的危机。维特根斯坦否定哲学是因为哲学没有正确地使用语言而造成许多伪问题 ;海德格尔宣布哲学终结是因为哲学无法思考存在的前提 ;罗蒂提出后哲学文化是为了反对实证论的本质主义 ,去除哲学的真理垄断地位。刺激他们思考的科学主义、虚无主义和本质主义正是现代性的基本特征 ,这些特征不仅在人的思想中、更在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中有其根源。马克思把哲学危机看作一定时代危机的表现 ,批判哲学 ,必须批判哲学生存的现实 ;消灭哲学 ,必须消灭哲学依附的制度。马克思真正使哲学变成了社会改造实践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 ,马克思真正实现了对哲学的超越。 相似文献
9.
费尔巴哈在其直观唯物主义哲学中从现实的人出发把国家看作人与人之间在知识和能力上相互补充的产物,仍然停留在唯心史观的领地之中。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国家观的过程中通过“有差别的活动”这一命题而把国家看作人与人之间在利益与活动中相互补足的关系,首次提出了家庭和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唯物史观的命题,发现了形式和物质两个不同层次的国家及其两者之间的矛盾。马克思的这一命题不是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运用,而是在改造费尔巴哈国家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新的哲学原则。马克思随后通过对市民社会之物质生产劳动的深入研究,把实践活动作为能动的原则从社会历史领域拓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第一次建立了一种真正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0.
哲学的本性体现着人的本性,哲学就其理论旨趣而言是通过自为的方式体现人所达到的精神境界,哲学境界在历史的发展中体现为对“真实”的不同诠释,从对哲学境界的历史命运的内在逻辑把握可以理解哲学境界在当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西方近代哲学深陷作为"主体"的"意识"之中,而未对"意识"自身的根基加以应有的考察,黑格尔哲学是其最高代表也为超越之提供了方向.费尔巴哈对之展开了革命却不彻底,真实的世界仍无法"显现".马克思彻底完成了这一革命,并进而开拓了历史境域,开展了对真正人类历史时代求解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与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两个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党自我革命的纲领性文件.考察这两个历史问题决议可以发现,勇于承认错误是党自我革命的逻辑起点.自我革命的前置性条件是党内团结,这也是共产党人战胜一切困难的组织保障.从解决问题出发,两个历史问题决议的着力点是肃清问题产生的思想根源,而非针对个人的责任导向.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初心与使命,决定了在守正中寻求创新之道是自我革命的努力方向,而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法则是检视一切问题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3.
"历史唯物主义"概念是由恩格斯命名的,他和马克思用"科学"话语规定的新唯物主义同义,而"历史科学"是三种"科学"话语中最为学界所关注的。晚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表述的"历史科学和哲学科学"的总和,深化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意蕴,呈现出历史科学与纯粹实证科学的差别。梳理"哲学科学"的发生发展思路,探究晚年恩格斯这一规定的深刻意义,对我们深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特质及其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马克思曾高扬哲学的作用,但也提出要终结哲学。柯尔施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哲学,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的终结并非否定哲学,反倒是要强调哲学。他有关意识形态现实性的主张更是表明哲学的实存。尽管两人在对哲学,包括对"哲学的终结"的这种理解,即主张马克思思想是哲学,马克思哲学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实践的理论,是一致的,但马克思把这种理解建基于历史唯物主义上,从而在本质上超出了柯尔施的思想视域。 相似文献
16.
以胡适为代表的五四文学革命派认为,文学革命的实质就是文学工具的革命,文学革命的历史就是文学工具革命的历史.从实用主义理论出发,他们认为死文字不能产生活文学,要想有活的文学,必须有活的工具.他们还用历史的文学观念和进化的文学理论,对文学工具的“死”与“活”进行了辩证分析,从具体的比较之中,他们得出白话文一定会战胜文言文取得最后胜利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何萍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3)
20世纪的罗莎.卢森堡思想研究经历了由“回到马克思”到走向“马克思主义”范式的转换。这种范式的转换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历史联系。因此,考察一个世纪的罗莎.卢森堡思想研究,对于我们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创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反思中国的当下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概括而言,作为现代学科的中国哲学,走过了一条以“哲学在中国”为逻辑起点并不断向“中国的哲学”生成的道路。百年来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成就,就是展示了一种不尽同于西方哲学主流传统的哲学形态。面向未来的中国哲学,应当根本改变迄今为止在相当程度上依然将西方哲学等同于人类哲学之共相的状况:一方面,还西方哲学作为人类哲学殊相之一的本来面目;另一方面,通过深入、系统地开掘出中国哲学不尽同于西方哲学的智慧精神以进一步丰富哲学的内涵,不仅凸显并同时涵容中西哲学之基本精神以及作为人类哲学之共相的哲学特质,而且在人类哲学之一般的高度上,确立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平等齐一的人类哲学殊相之一的地位。为达此目标,中西哲学之间应当达成双向互动的“诠释圆环”。 相似文献
20.
《德伯家苔丝》塑造的苔丝形象,她即容忍,又以独有的方式与命运抗争,本文对女主人公的心路历程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