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曦  杨志鹏 《职业》2022,(9):26-28
2019年5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提出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保持就业稳定、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举措,作为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襄阳技师学院以服务襄阳经济发展和引领区域职业教育改革为宗旨,坚持疫情防控工作与学院常规工作统筹规划,建设发展与解困图强同步推进,全方位开展技能培训及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评价等业务,全面提升本地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职业技能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政府政策、培训评价、技能大师团队建设等层面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朱毅贤 《职业》2017,(22):57-58
龙岩技师学院是由龙岩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综合性职业院校,设有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交通工程、现代服务、传媒艺术与轻工、经贸与管理等6个系29个专业,在校学生5168人,每年毕业生1500多人,是福建省培养高技能人才规模最大的技工院校.近年,80%以上毕业生在区域内就业创业,一大批在外地就业的毕业生回乡创业,为区域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2012年,学院荣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入选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创新创业能力是技工院校毕业生的核心,学院按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开展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毕业生就业创业是学校的重要工作,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学院始终坚持把"进得来、学得好、出得去、好就业、能创业"作为办学理念,着力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着眼生产一线技能人才培养,鼓励学生基层就业创业.优化专业结构,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突出技能教学特点,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就业创业教育,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大力推动以技能就业带动技能创业,探索技能创业之路.  相似文献   

3.
王术良 《职业》2011,(23):44-45
技师学院的功能定位,决定了技能培养和就业质量的重要性。校企合作是实现高效技能培养和过硬就业质量的极佳途径。  相似文献   

4.
李光磊  闫震  王健 《职业》2023,(22):64-66
本文以定州技师学院机电专业产教融合推进过程为例,在现有产教融合的基础上,分享实践经验,总结不足,并根据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进行实践探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期达到以点带面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技师学院学生高质量就业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黄龙 《职业》2013,(9):40-41
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面临的共性问题。本文通过对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就业质量千里行调研的分析,从课程改革、实践环节、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素质培养等几个方面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现阶段各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发展高职教育、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率的保障。按该模式培养的学生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好、就业质量高,基本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结合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的教学改革过程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张良智  张丽芳 《职业》2023,(7):85-87
山东劳动技师学院积极推动实现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深入贯彻落实新《职业教育法》精神,坚持就业导向办学理念,聚焦高技能人才培养,围绕产业办专业,立足需求育人才,积极回应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职业价值观选择、社会需求标准获取、职业能力提升和校内完成求职等方面诉求,主动对接社会用人标准,指导学生制定职业规划,将就业导向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升了高技能人才供需匹配度。2022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42%,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省劳技、学技术、就业好”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8.
李炬 《公关世界》2024,(4):169-171
高职院校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按照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生产、面向服务要求,培养具备一定理论知识、掌握一定实践技能、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为提升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从能力本位视角出发,衔接好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需求,动态更新教学内容与方法,实现专业、产业、岗位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9.
顾燕萍 《职业》2012,(2):148
随着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日趋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技能大赛也完全融入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过程中。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的有序开展,为广大学生提供了熟练技能与展现智慧的平台,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和就业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大。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学院的帮扶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学院开展的就业帮扶工作中,以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为导向,结合本院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特点,通过对学生就业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及分析,学院对学生就业帮扶工作作出了调整和改进,通过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在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胡红燕 《职业》2023,(20):55-58
2022年3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十四五”末实现“百千万”目标,明确了技工院校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性,帮助学生从学校到就业岗位紧密衔接。为实现《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本文通过对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关键点进行提炼,探索技工院校培养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的路径,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纪克玲 《职业》2013,(36):34-35
多年来,笔者学院以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全面推进一体化教学,改进教学评价模式,逐步探索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习交替、订单培养、定标培养、顶岗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真正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了服务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要生存发展,必须对职业技术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劳动力市场需求有清醒的认识。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构建校企合作新机制。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技能培养为根本,积极探索校企全程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大力吸收社会的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主动上门服务,强化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增强办学活力,共同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全新途径和方式,实现了互利互惠、校企"双赢"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亓文秀 《职业》2023,(15):47-49
以数字化为契机推动数字化赋能技工教育,是技工院校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路径。本文从国家政策布局、经济转型发展、数字化技能需求等方面分析了数字化赋能新时代技工教育的时代意蕴,从人才培养内容、学习方式、人才评价方式等方面阐述了新时代技工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趋势,从完善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多主体协同育人、开发学习资源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王丽华 《职业》2022,(17):39-41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刻不容缓。苏州技师学院不断创新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引进先进理念,在人才培养中不断探索与实践,采用“5+1”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6.
何晓琴 《职业》2016,(8):137-138
本文从科学定位,确保提高就业质量的根源和六措并举,推进校企合作深度两大方面,总结了温州技师学院校企合作创新实践的做法,以期为其他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及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作为依托于数字技术的一门新兴艺术类学科,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需紧跟数字时代发展脚步不断更新变化,由于该专业起步较晚,人才培养模式还有待完善、创新。笔者以长春科技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及教学实践为例,分析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探讨适合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刘世峰 《职业》2024,(3):32-35
<正>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及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将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融为一体,培养德技并修、技艺精湛的技能劳动者和能工巧匠的人才培养方式,是推进校企融合、提质培优的重要途径,是技工院校服务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务实举措。开展工学一体化工作是实现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将带动形成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新局面。推进工学一体化工作是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9.
蒋南琪 《公关世界》2023,(9):120-121
“三全育人”融入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借助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理念和方法,为毕业生就业指导质量的提升助力。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还存在指导内容与学生需求不匹配,指导工作不够细致,缺少与社会企业互动,缺少实践技能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毕业生顺利毕业。因此,高校有必要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思路进行调整,将“三全育人”理念融入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全过程,既要做好前期人才培养思路调整,也要做好后期就业服务跟踪。  相似文献   

20.
实践教学是高校日语专业中必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非常重要。针对我校日语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与问题,应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积极拓展实践基地,大力培养日语"双师型"实践教学团队,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日语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