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DP质量指数不同于GDP统计方法的地方在于前者置身于生态经济学与绿色经济学的后工业社会经济学语境中,突破了传统经济学单纯数量级别统计的方法,使得经济学获得审美与伦理等方面的回归和还原,是从理性经济人向理性生态人转化的重要事件。本文特别从热力学定律与一般系统论等方法论方面分析了GDP质量指数统计方法的合理性及其对于传统经济学经济人假设划时代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传统上 ,经济学研究依赖于一个基本假设 ,即人们受自我利益驱动 ,有能力做出理性判断和决策。就如西方传统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认为 ,人本来就是自私的 ,但出于自私目的进行的市场交易可以达到最佳的市场效果。所以 ,传统经济学家都认为研究人的心理和情绪是不科学的。然而 ,丹尼尔·卡纳曼 (DanielKahneman)从心理学角度出发 ,研究发现人的经济行为往往是非理性的 ,弗农·史密斯(VernonL.Smith)又利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证明这种非理性行为是真实的。为了表彰卡纳曼和史密斯在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Economics)和实验经济学(Experime…  相似文献   

3.
《制度经济学》是美国旧制度经济学家康芒斯的主要著作之一,作为制度经济学方面有特色的威斯康星传统的奠基人和旧制度学派的著名代表人之一,康芒斯在这部著作中阐述了他不同于凡勃伦的经济学思想。康芒斯的制度经济学被认为是法律、经济学和伦理学的广泛综合。”这个使法律、经济学、伦理学发生相互关系,因而使之可以进行广泛综合的基本单位就是“交易”。康芒斯正是通过对“交易”概念的提炼和深入分析,使法律与经济学具有了相互关联性,并提出了关于制度的独特解释。康芒斯是一个经济学理论家,同时还是一个经济学实践家,他把自己的理论运用于实践,又在实践中阐明和发展理论。与凡勃伦制度经济学和当时的主流经济学相区别,康芒斯提出了自己有特色的经济学理论。  相似文献   

4.
犯罪决策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为经济学发展了新古典经济学对人和人性的假设,更适合用来对复杂的犯罪决策进行分析。本文利用行为经济学中的行为人异质性、有限理性、有限意志等原理来分析犯罪决策。  相似文献   

5.
左亓 《决策》2014,(8):88-88
"理性人"假设是指人们决策时,在其可作的选择中,总会选择他认为最好的那个。经济学家将"理性人"假设,作为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和考察一切经济现象的出发点。由于这种假设基于对人的准确抽象,因而具备很强的现实解释力,有助于人们认清现象,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马鸣 《经营管理者》2013,(18):114-114
"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都是世界各国政府在新的世纪,寻找取代已经暴露出种种不适应性的传统行政模式的新范式,所进行的积极思考和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但是二者虽初衷一致却有本质的不同,本文对他们的核心主张进行了比较,得出结论是二者区别在理论基础、主导理性、对公共利益的理解上、对公民的回应态度上、对政府的责任和实现途径方面的理解、以及各自假定的组织结构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经济行为主体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之一,部分学者认为经济行为主体是个人,而部分学者则认为经济行为主体是超个人的社会或阶级。马克思重新认识社会中的个人,认为"现实中的个人"就是个人,我们进行社会实践的出发点就是"现实中的个人"。马克思所谓的"现实中的个人"具有自立和理性行为的特征,可以通过改变行为来改变社会关系,并维护自身的利益。本文主要论述马克思经济学的经济行为主体,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相似文献   

8.
关于"人"的假设是经济学中最本质、最重要的哲学基础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三个主要的经济学派,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关于"人"的假设并提出了作者对于经济学中人的假设及其行为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金碚 《管理世界》2019,35(2):7-23
在学术范式上,现代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是沿着牛顿力学或机械论的隐喻发展起来的,即有意无意地将经济体和市场体系想象为某种程度上同牛顿所理解的物理世界相类似,终而形成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学术范式体系的基本构架。现代经济学的主流学术范式的缺陷或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关于经济活动的空间性质的假定;第二,关于人的行为的个人主义抽象目标假定。在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微观—宏观范式中,引入域观范式,可以形成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域观经济学三大体系构架。其中,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主要以经济理性为范式支柱,而域观经济学则以经济理性、价值文化和制度形态三维框架为范式支柱。中国的独特国情,可以有力助推经济学的范式创新,使商域经济学得以建立和发展。而且,中国所面临的需要解决的经济发展问题,也对经济学范式创新提出了紧迫性需要。中国经济学的升华可以有两个主要的突破方向,获取高水平经济学成就的学术路线可以有两种现实选择:攀登经济学的高地山巅,和开拓经济学范式变革的创新蓝海,都是中国经济学发展需要努力的方向。而对于经济学的经世济民使命而言,后一个努力方向恐怕更具现实紧迫性和更可能做出重大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10.
黎慧 《经营管理者》2009,(23):212-212
福利经济学作为一门以通过生产财富促进人类幸福、社会公平为最终目的的学科,最终将回归到对"人"的终极关怀上来。笔者从人性的角度入手,分析福利经济学中的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发现人性中以自利为核心的自然属性和以利他为核心的社会属性实质上是福利经济学中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潘光利 《经营管理者》2013,(24):211-211
《管理经济学》认为,企业经济利润的主要来源主要有三个:创新、风险、不完全竞争。我认为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应从五大方面来效提高利润—增收、节支、对市场秩序的维护、社会责任、不确定。  相似文献   

12.
理性人假定自亚当斯密以来构成了西方主流经济学最核心的理论基础。然而,理性人假说本身是有缺陷的,在可持续发展经济下利己经济人假说已失去了应有的阐释力。文章在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经济对经济学基础的理论诉求,提出了构建异质的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的理论设想。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学各种学派不断发展,现代主流经济学正面临着严重危机。很多经济学家认为现代主流经济学:在研究内容上,排挤伦理学内容而越来越狭隘化;在行为假设上,抽象为原子经济人而撇开对真实人性探讨;在数理建模上,日益机械进而形式数理化道路离现实越来越远;在意识形态上,崇尚单一个人主义而窒息思想自由;在知识结构上,强调统一专业训练而忽视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所需要知识多样性。正因如此,经济学思想越来越枯萎,不可避免地越来越衰落;在很大程度上,现代主流经济学正处在新危机之中,其理论发展越来越有赖于其他学科中过时思想以及出身于其他学科学者。那么,现代经济学如果摒弃"最优化范式"这一理论体系能否更好地发展呢?本文观点认为:在目前经济学发展阶段来看,只有在"理性人"这一前提假设下通过"最优化范式"对经济学进行研究和发展才是具有意义。本文就此观点进行反思和论证。  相似文献   

14.
高小青 《经营管理者》2009,(22):271-271
抢夺罪的客观方面在理论界素有争议,主要是存在于其客观方面。笔者认为其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不使用人身强制的暴力方法、行为公然进行且多为乘人不备但也不排除少数情况下被害人已有所防备,最后还必须要具有数额较大的条件,只有同时具备这几方面时才能正确将抢夺罪与抢劫罪、盗窃罪相区别。  相似文献   

15.
决策科学与经济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作仪 《管理学报》2008,5(1):20-24
介绍了决策问题与对策问题、优化问题的差异,分析了决策科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关系,探讨了决策科学与实验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的关系。认为决策科学与传统经济学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石,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则是对传统经济学和决策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和修正。  相似文献   

16.
风险规避与企业的产生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沿阿尔钦的风险规避(risk aversion)思想继续深入,认为企业的产生和发展是根源于所有参与人的风险规避动机,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关于企业、企业家和资本家的风险中性和风险偏好假设,使理性经济人假设保持一致,并证明风险规避动机促使企业产生和发展,最后还以企业产生的历史、今天的发展和企业的存在形式作为分析验证的佐证。其中关于风险的证明在金融经济学、资产定价模型理论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近来学术界关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的种种争论,指出了这些争论背后的原因;从学术研究出发点、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研究目标、研究逻辑与方法论等角度,就当前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文章认为,中国当前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水平还很落后,学术传统还很脆弱,再也经受不起折腾;正在步入正轨的中国经济学和管理学,需要理性、规范、脚踏实地的科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8.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由美国普 林斯顿大学教授丹尼尔·卡恩曼(美国和以色列双重国籍)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教授弗农·史密斯分享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丹尼尔·卡恩曼是因为“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特别是与在不确定状况下的决策制定有关的研究”而得奖。弗农·史密斯是因为“通过实验室试验进行经济方面的经验性分析,特别是对各种市场机制的研究”而得奖。  皇家科学院发表的新闻公报说,传统上,经济学研究主要建筑在人们受自身利益驱动和能作出理性决策的假设之上,而且经济学还被普遍视为是一种非实验性科学…  相似文献   

19.
王晓盛 《科学咨询》2023,(4):133-135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伦理学和芝诺以禁欲主义为核心的伦理思想是存在着明显的区别的,分析这种区别所表现出来的伦理范畴和他们各自的特点能为我们探究西方伦理思想提供丰富的材料和借鉴价值。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区别在于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伦理学肯定了人的欲望,认为道德就体现在人们有理性的生活中,他将快乐视为幸福和最高的善。芝诺以禁欲主义为核心的伦理思想则坚守清心寡欲的立场,认为欲望被克除才能在生活中汲取道德,只有具备了“不动心”的美德,才能达到至善和幸福。  相似文献   

20.
会计信息失真的经济学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可以从理性人假定、纳什均衡、风险报酬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几个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文章在原因分析后从完善相关法律加大处罚力度、订立激励与约束相容的报酬契约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